機器翻譯技術特點論文

時間:2022-07-26 05:43:00

導語:機器翻譯技術特點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器翻譯技術特點論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機器翻譯內涵的基礎上,闡述了機器翻譯的歷史和現狀,探討了機器翻譯所面臨的問題及機器翻譯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機器翻譯;自然語言;發展趨勢

一、引言

《圣經.創世紀》中第十一章巴別塔:“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作起這事來,以后他們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我們下去,在那里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于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為耶和華在那里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這只是圣經故事,但告訴我們語言的不同確實是人們交流的極大障礙,因此人們一直在尋找打破語言障礙的途徑和辦法。翻譯則能克服語言障礙,使得不同語言人們之間能相互交流。譚載喜在他的《西方翻譯簡史》一書中提到我國的翻譯史時說:孔子周游列國,在各地言語發音不盡相同,彼此交流甚少的當時,也不得不通過象寄之才(即翻譯人員)以“達其意,通其欲”。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展,網絡信息的激增,國際社會交流愈加頻繁,機器翻譯已成為克服交流時所產生的語言障礙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機器翻譯的定義

計算機翻譯通常叫機器翻譯(MachineTranslation或MT),即全自動高質量機器翻譯(FullyAutomaticHighQualityMachineTranslation,簡稱FAHQMT或MT),就是人類利用計算機進行自然語言間的相互翻譯,利用軟件實現從一種自然語言文本到另一種自然語言文本的翻譯。

三、機器翻譯的歷史與現狀

在古希臘時代就有人提出利用機械裝置來進行語言翻譯的想法,其中之一是如何用機械手段來分析自然語言。17世紀,人們首次提出使用機械字典克服語言障礙的設想。1903年,古圖拉特(Couturat)和洛(Leau)在《通用語言的歷史》一書中指出,德國學者里格(W.Rieger)首次使用了“機器翻譯”(MachineTranslation)這個術語。1952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召開了第一屆國際機器翻譯會議,標志著機器翻譯正式邁出了第一步。1978年在中科院計算機所的一臺64K容量的計算機上成功地進行了20個標題的機器翻譯測試。1987年在日本箱根舉行了第一屆機器翻譯峰會(MTSummit),并決定以后每兩年輪流在亞、歐、美定期舉行。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微機的普及,相繼出現了多種翻譯軟件,例如金山公司的詞霸系列,實達銘泰的東方快車系列,Trados翻譯軟件等。到目前為止,由于計算機科學、語言學研究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硬件技術的大幅度提高以及人工智能在自然語言處理上的應用,機器翻譯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不過,機器翻譯的水平距理想的“全自動高質量(FAHQ)”的目標還有很遠的距離。

四、機器翻譯面臨的問題

4.1影響機器翻譯質量的核心是歧義的處理。在詞匯的層面上,詞匯的歧義主要是一詞多義,如英語單詞“note”可以指“筆記”、“短信”、“注釋”、“紙幣”等。以下是詞匯歧義的例子:

原文:Thank-younotesareheart-warming.機器譯文:感謝筆記溫暖人心。人工譯文:感謝信溫暖人心。在結構層面上,常見的結構歧義有and(和)結構,如nicegirlsandboys,它既可表示“好女孩和男孩”,也可表示“好女孩和好男孩”,這種歧義只有人工翻譯才能消除,計算機無法識別此歧義,可見歧義的處理是影響機器翻譯質量的關鍵。

4.2人類翻譯目標集中于目標語言,如果有必要的話,譯者會采用靈活的方式以使翻譯傳情達意,有的時候會使用意譯的方法,這是機器翻譯所無法達到的。以文學翻譯為例,文學翻譯是“傳達作者的全部意圖,即作者對在讀者思想感情上產生藝術作用的全部意圖……”。即使對于專業翻譯工作者來說,文學翻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是對于沒有任何認知能力的機器。筆者曾讓機器翻譯了下面句:以下是美國19世紀著名作家愛默森長篇散文Beauty中的原句。原文:"ButthisbeautyofNaturewhichisseenandfeltasbeauty,istheleastpart."—BeautyRalphWaldoEmerson機器譯文:但是這哪個看見并且作為美麗感到的自然的美麗,是最小部分。夏濟安譯文:可是凡是耳目所能辨認出來的美,只是自然之美的最低部分。以下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早期創作的一則優秀短篇小說《競選州長》中的原句。原文:"Ihauleddownmycolorsandsurrendered."—RunningForGovernorMarkTwain機器譯文:我沿著我的顏色拖并且投降。張有松譯文:我偃旗息鼓,甘拜下風。以上機器譯文荒唐可笑。由于機器沒有思維、推理、判斷能力,缺乏人工譯者的綜合知識和長期積淀下來的文化知識等,無法對原文產生全面的了解,做的只是機械轉碼,無法突破思維障礙。要獲得地道完整的譯文,必須對機器譯文進行人工修改、加工。

五、機器翻譯的發展趨勢

機器翻譯的質量雖然不能和人工翻譯相提并論,但有許多優勢是人工翻譯所不具備的。我國著名計算語言學與機器翻譯專家董振東說:“美國要開發一種口語翻譯機,專門用來審訊與美國人語言不通的塔利班俘虜。如果用人來做翻譯,由于語言不通,即使翻譯被塔利班收買,對美國人信口胡說,美國人也不會知道,而機器就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這機器現在有沒有發明出來,能到什么翻譯水平還不得而知,但這至少是一個相當好的發展領域。”因此,發揮機器翻譯的自身優勢是決定機器翻譯發展趨勢的重要因素之一。機器翻譯的發展趨勢是解決人工智能的技術問題。“假設要從人工智能上有所突破,那只能在神經網絡和模糊計算上尋找出路。”為了探索人工智能,使電腦模仿人腦,進行更多的智力勞動,模糊計算便應運而生。神經網絡和模糊計算都是通過對人腦的結構和推理方式的模擬來實現計算機的智能化。“只有人腦才能和人腦相比”——這看似廢話,對于機器翻譯來說,卻是技術上真正意義上的突破口。公務員之家:

六、結語

目前,機器翻譯的水平較50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要徹底克服語言障礙,使MT投入實際應用,還需數學家、計算機專家、人工智能專家、語言學家、心理學家、認知學家、邏輯學家等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從理論研究和應用開發上有所突破,相信機器翻譯會到達光明的彼岸。

參考文獻

[1]李娟,《圣經舊約名篇精選(英漢對照)》[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Hutehins,W.J.etal.AnIntroducti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