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私營經濟性質及政策論文
時間:2022-12-10 11:17:00
導語:解析私營經濟性質及政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階段我國私營經濟所體現的經濟關系,不能簡單地等同于資本主義經濟。我國的私營經濟具有嶄新的特點,它根本有別于資本主義經濟,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政府必須采取有效的政策,幫助其提高市場競爭力,積極鼓勵、支持和引導私營經濟的發展、壯大,從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生產力發展。
關鍵詞:私營經濟;性質;勞動價值論;政策引導
伴隨著私營經濟的發展,是人們對私營經濟的激烈的爭論。從過去的”資本主義尾巴”、“拾遺補缺”、“有益補充”到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到黨的十六大強調“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每前進一步。都伴隨著思想的解放和認識的深化。時至今日,如何結合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對私營經濟的性質等問題作出合理的理論詮釋,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對現階段我國私營經濟的性質,歷來存在爭議。有人認為,私營經濟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理由是我國現階段的私營經濟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雇主與雇工的關系以及分配關系與資本主義經濟具有相同之處。也有人認為,私營經濟是帶有不同程度社會主義因素的半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或是一種混合型經濟。
以上觀點的核心意思是,我國的私營經濟和馬克思所批判的資本主義經濟具有相同的性質.是剝削經濟的一種形態。因此.私營企業主占有的是工人的剩余勞動,私營企業主的部分收入,即扣除他的管理勞動報酬后的收入,是剝削收入。這種觀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有理,其實不然。說私營經濟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或半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這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實踐過程產生諸多矛盾。容易導致實踐中對私營經濟發展的片面否定和實際政策上的歧視,不利于私營經濟在現實社會發展中積極作用的發揮。究其根源,在于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淪作了教條式的理解,忽視了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的私營經濟所處的具體社會生產環境的考察。
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理論是在資本主義制度最基本的特征時提出來的。它認為,資本主義的細胞即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重性,商品的兩重性是由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即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決定的。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價值。因此,只有活勞動或生產性勞動才創造價值。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在此基礎上,馬克思揭示了剩余價值理論,并最終闡明了資本主義制度產生、發展、滅亡的歷史必然性。應該說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科學的理論。但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商品、勞動、價值的內涵和具體的表現形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艾F在,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當時所面對和研究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應該結合新的實際,深化對社會主義社會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研究和認識。”
以此為指導來分析我國現實經濟關系中的私營經濟,就不難發現,我國現階段私營經濟所體現的經濟關系.根本不同于資本主義社會的資本家經濟,也不同于馬克思在研究勞動價值論時所依托的商品關系,兩者存在本質的區別:
1.從屬的社會生產方式不同
現階段的私營經濟從屬于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個體私營經濟在歷史上從來都是從屬于私有制經濟。以往的私有制經濟都是剝削經濟。在資本主義社會,它從屬于資本主義經濟。現階段的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種經濟形態,它從屬于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從根本上說,在我國,公有制經濟起著主導的作用。它滲透在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主導著經濟運行的全過程,制約著私營經濟的發展,帶動著包括私營經濟在內的其他經濟方式一起推動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
我國實行的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這樣的經濟條件和環境下,私營經濟受社會主義市場的調控和影響,也依賴于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因此,我國的私營經濟不可能像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私營經濟那樣操縱和控制市場而成為市場的主宰。而只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輔助力量,并非主導型經濟。
2.勞動者的地位不同
私營經濟中的雇用關系與資本主義的雇用關系有著本質的不同。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者自主地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勞動力成為一種特殊商品——這是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征之一。由于生產資料的資本家私人占有制,勞動者作為勞動力的所有者,只能靠出賣勞動力生存。勞動力商品一經賣出.其使用權就屬于資本家,形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雇傭勞動關系。這種雇傭關系是根本性對抗的關系。雖然這種雇傭勞動關系在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究其實質仍然是一致的。
在我國.雇工和雇主間不存在被統治被壓迫的問題。他們在政治上、法律上有著完全平等的社會地位.都是國家的主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者不僅僅是勞動力的所有者,在經濟上也不完全是一無所有,而且還是勞動要素的所有者。作為勞動要素所有者,他們是全民所有制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有的還是集體所有制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是社會真正的主人翁。因此,目前我國私營經濟企業中的雇主與雇傭勞動者的關系不表現為對抗關系。
3.剩余價值的分配不同
剩余價值理論,是馬克思揭示資本主義剝削秘密的基本理論。無償占有雇傭勞動者創造的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本質特征,也是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為了鞏固、維護資本主義剝削制度,有一整套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以確保資本主義的秩序和資產階級的利益。
在我國,由于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私營經濟的發展中還存在雇傭勞動關系。因此,存在和無償占有剩余價值,這是不可避免的。但這種剩余價值,與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剩余價值不能同日而語,其存在和分割受到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環境的約束和社會主義國家法律制度的制約、調節。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在進行分配前國家必須進行必要的扣除。這一扣除通常包含著國防、教育、科研、衛生、環保等國家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和進行經濟建設、滿足社會保障的需要。誠然,在資本主義社會,在剩余價值分配之前也存在同樣的扣除。但相同形式之下,其本質卻大為不同。資本主義國家的上述扣除,本質上是為了維護資產階級的階級統治,鞏固資本主義的需要。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這個扣除則完全的用于社會、屬于人民的,是與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和建設者的根本利益一致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資本的來源不同
在資本主義社會里,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是用“血與火的文字”寫成的,資本的“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在我國。私營經濟的大發展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其資本的來源與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有著根本的不同。從我國私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歷程來看,私營經濟的財產積累是在黨的政策框架內,用汗水和智慧積累起來的,是財產收益權和勞動收益權的體現。浙江省的抽樣凋查顯示:私營企業原始資本的來源分布如下:56.0%是勞動經營所得,20,6%來源于親朋好友,16.5%是向銀行,集體和信用社借貸,有4.2%的原始資本來源于繼承家業,來源于海外的原始資本占1.7%??梢哉f,我國私營經濟的資本來源主要的渠道有三:一是勞動者自身的積蓄和滾動發展;二是銀行的資本和借貸;三是各類國有和集體企業的改制。其中,有問題的抑或是非法的資本來源也存在,但是總體上講,我國私營企業主的資本和財富是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靠自己艱苦奮斗,逐漸積累形成的。我國私營經濟的資本積累走的是一條從勞動到積累、從積累到資本的合法之路。
此外,我國的私營企業主階層也大都從工人、農民、軍人和干部等這些原有社會階層中分化出來。浙江省的抽樣調查表明:私營企業主中,70.5%來源于工人、農民、軍人和干部,8.8%由個體工商戶脫胎而來,125%是原國有、集體企業的供銷員??梢哉f,90%以上的私營企業主原來就是社會主義勞動者。作為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他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較強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觀念,一部分人還是共產黨員。他們總體上對推進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貢獻,私營經濟對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形成發揮了不可代替的特殊的重要作用。
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私營經濟具有嶄新的特點.它有別于資本主義經濟,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角度來看。要加快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必須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內盡可能地協調好各種社會矛盾,調動社會各個階層、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努力形成和造就社會發展的合力。基于私營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們必須也應該為私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創設好的政治和法律環境。正如黨的十六大報告強調指出的那樣,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個體、私營等各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生產力發展具有重要作用”。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憲法第十一條第二款“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國家對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督和管理?!毙薷臑椋骸皣冶Wo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督和管理?!辈⒚鞔_提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睆膰腋敬蠓ǖ膶用娼鉀Q了我國私營經濟發展的法律保障問題。
二、加大對私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引導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私營經濟不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私營經濟經營者還是社會主義建設者。這表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基礎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包括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在內的多種所有制經濟。顯然,發展私營經濟已不是簡單的增加供給、吸收就業、提供稅收等外在的一般性要求了,而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階段性質所規定的內在根本性要求。因此,如何進一步采取切實可行的具體的政策、措施,鼓勵、支持和引導私營經濟的發展,幫助解決他們在發展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就成為各級政府的當務之急。
1.深化體制改革,保持開明的政治氛圍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深化體制改革,首先要淡化所有制的區別.確立不同所有制經濟真正一視同仁.統一享受國民待遇的經濟關系。對私營經濟要進一步放寬政策,放手發展,不限制發展比例、不限制發展規模、不限制發展速度、不限制經營方式。從政治上、法律上保證私營經濟與公有經濟、外資經濟等享有相同的待遇,努力打造一個開明的政治氛圍。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依法保護力度,加大發展環境的整治力度,做到私營業主在經濟上有實惠、社會上有地位、政治上有榮譽。政府的有關部門及機構要針對私營經濟的發展建立一套長效的服務協調機制,及時處理私營經濟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創造平等經營的公正的外部環境。
2.轉變政府職能,營造良好的創業與創新環境
一個時期以來,各級政府往往過分地崇拜GDP,缺乏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從而過多地干預企業的經營運行。這種現象必須及時加以糾正。美國經濟學家盧卡斯指出,政府職責在于增強市場調節的力量,擴大市場調節的范圍,并據此不斷改革現行管理體制。政府必須真正轉變政府職能,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創業與創新的環境。政府不僅不應過多地干預市場運行,還要設法為增強市場調節功能創造條件。
政府部門要弱化其管理意識,強化其服務意識,提高其辦事效率,為私營經濟提供良好的服務。從目前私營企業發展的實際過程看,企業的商務成本中相當一部分是與政府職能及其運作效率直接相關的,甚至本身就取決于政府效率的高低。政府效率高、辦事官員廉潔,企業的商務成本就低。反之,企業的商務成本就高。要真正做到一切為經濟建設服務,政府必須進一步轉變職能,提高效率,從而降低企業的商務成本。要徹底改革原有體制下形成的“審批經濟”,杜絕政府部門對私營企業的權力尋租行為。公務員之家
3.完善金融政策,拓寬私營企業的投融資渠
金融方面的準入門檻過高,投融資的渠道偏窄,這是私營經濟尤其是中小私營企業反映非常強烈的發展瓶頸。
政府應進一步調整金融政策,適當放寬對私營經濟實際存在的金融管制和歧視,有針對性地開拓融資渠道,提高民間投資能力。鑒于中國地域遼闊,地區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傲大,應允許在一些市場經濟發達、私營企業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進行金融改革試點。努力提高民間資本的組織化程度,適度放寬民間資本組建投資公司、擔保公司、租賃公司、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乃至投資銀行業等方面的市場準入管制。在符合條件的地區,在統一監管的體系F,開展組建民資控股的地方銀行和區域性銀行試點.為中小私營企業信貸需求提供系統性擔保。既解決中小企業信貸擔保難的問題,又降低金融部門的信貸風險,建立私營中小企業急需的良性貸款與融資機制。
同時,改進政府對民間投資的管理機制,及時出臺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堅持任何領域在向外資開放之前首先對國內的民間資本開放。創造條件促進本國民間資本進入國家原來的壟斷行業和基礎產業。以信息透明來引導企業投資,避免盲目投資和過度競爭。制定地區產業政策引導民間投資,促進地區經濟平衡發展。
4加強宏觀調控,提升私營企業競爭力
引導與扶持私營經濟做大、做強,就要將私營經濟的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對私營經濟發展動態的監測和分析,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產業政策、發展規劃、投資重點和市場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建立促進私營經濟發展的工作協調機制和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部門之間的配合,形成促進私營經濟縫康發展的合力。
政府要為私營企業進入新興產業(或企業)集群創造條件。單個的私營企業在經營規模方面與國有企業或外資企業相比,總體上往往處于劣勢,但產業(或企業)集群的出現,為眾多規模上不具優勢的私營企業帶來良好的機遇。產業(或企業)集群,是市場對行業相同或具有配套關系但規模不同的企、止在市場定位的一種協同與安排。這種市場同與安排,避免了企業間的惡性競爭,帶來了企業間的互補與合作。這種企業在空間上的集聚,有助于它們進行面對面地溝通與競爭。同時在時間上的繼起,則有助于它們相互協調和在發展中的合作。以上兩方面的結合,將極大地提高集群體內每一個企業的競爭力。而如何加速產業(或企業)集群的形成,政府的政策鼓勵與相關配套服務起著重要的作用。
5、重視教育引導,激勵私營企業主的社會責任意識
一方面,要全面認識和深刻領會私營經濟發展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全社會大力宣傳私營經濟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貢獻。努力“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創業機制,營造鼓勵人們干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進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绷硪环矫?,要鼓勵、倡導和引導廣大私營企業主的社會責任感,幫助他們規范管理、依法經營。特別是要重視通過立法和嚴格執法,保護在私營企業就業的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如規范勞動時間、勞動強度,改善勞動條件等等,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和諧的勞動雇傭關系。以此,也為私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創造和諧的社會氛圍,促進私營經濟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科學發展。
- 上一篇:褥瘡貝復劑藥療臨床護理研究論文
- 下一篇:新經濟社會文學啟蒙思想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