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假日消費的外部性研討
時間:2022-05-12 03:45:00
導語:節假日消費的外部性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假日經濟是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一個新話題。他的產生可以給經濟生活帶來擴大消費需求,增加效用水平,降低機會成本,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拉升經濟增長水平等積極影響。同時,假日經濟也存在某些負面影響。本文運用外部性分析,對假日經濟的利與弊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外部性;假日經濟;假日旅游
Abstract:Holidayeconomyistheeconomiclifeofanewtopic.Hecouldhavebroughteconomiclifetoexpandconsumerdemand,increasedeffectiveness,loweropportunitycost,promotetheupgradingoftheconsumptionstructure,accelerateindustrialrestructuring,elevatinglevelsofeconomicgrowthandotherpositiveeffects.Meanwhile,theholidayeconomyhascertainnegativeimpacts.Inthispaper,usingexternalanalysisoftheprosandconsofeconomicholidayforadetailedanalysis.
Keywords:Externality;Holidayeconomy;HolidayTourism
一、介紹假日經濟的外部性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為了得到我們喜愛的一件東西,通常就不得不放棄另一件我門喜愛的東西。做出決策要求我們在一個目標與另一個目標之間權衡取舍。例如假日經濟,國家想要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就必須面臨著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污染。此時,國家就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二者之間權衡取舍。從而,我們不得不提到假日經濟的外部性(externality)。
當一個人從事一種影響旁觀者福利,而對這種影響既不付報酬又得不到報酬的活動時,就產生了外部性。如果對旁觀者的影響是不利的,就稱為“負外部性”,如果這種影響是有利的,就稱為“正外部性”。
假日經濟是指人們利用節假日集中購物、集中消費的行為,帶動供給、帶動市場、帶動經濟發展的一種系統經濟模式。有人形象地稱之為:因為有一部分人休息,而使另一部分人獲得工作的機會。假日經濟屬于消費經濟范疇。假日經濟的主要特征是消費,假日經濟具有的文化特征是休閑與旅游,假日經濟具有的空間特征是流動與聚合,包括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從時間上來講,集中在雙休日與三個"七天"的節日高峰。
假日經濟的產業體系涵蓋面非常廣,幾乎涉及了第三產業中的大部分行業。除作為假日經濟支柱行業的旅游業外,商業、餐飲業、娛樂業、體育產業、交通運輸業、影視業、展覽業、廣告業,甚至是彩票都是假日經濟的一部分。
假日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是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閑暇時間日益增多的情況逐漸形成的。近年來,為拉動經濟發展,政府提出了"鼓勵消費、擴大內需"的經濟政策。在此前提下,推出了"五、一"、"十、一"、"春節"三個七天的假期,使我國每年的公休假日達到114天,為居民消費、休閑度假提供了充裕的時間,從而也奠定了假日經濟堅實的基礎。
二、假日經濟在中國的發展情況
近來假日經濟在中國異軍突起,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一個新的增長點。從我國現階段的“假日經濟”來看,主要還是以旅游消費為主。假日經濟的出現對我國疲軟的消費市場產生了巨大的拉動作用。認識假日經濟,研究假日經濟,較好地解決假日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是至關重要的。應盡快建立一個完善、協調、成熟、有序的假日旅游市場體系,使假日經濟更好地為國民經濟服務。開發假日旅游資源,在管理和服務領域利用一切機會創造出新型的內容和形式,已成為今后我國假日經濟的發展方向。假日增多是社會進步的象征。幾年前,中國曾發生過是“加工資”還是“加假日”的爭論,最后是“加假日”占了上風。“寧加假日不加工資”,顯示了中國人思想觀念的一大轉變.分析家認為“假日經濟”勃興的原因有三:一是人們有了錢,解決了基本的吃穿住問題之后,即自動向更高消費水平邁進;二是有“閑”,有時間享受生活;更重要的是,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擴大,中國百姓的視野寬廣了,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隨之發生變化。
三、假日經濟帶來的利益
假日經濟是在國家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政策作用下發展起來的。假日經濟的出現對于我國長期疲軟的消費市場產生了無可比擬的拉動作用。假日旅游是假日經濟的主角,假日旅游對假日經濟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假日經濟不等于旅游經濟。假日經濟是由各種需求、供給和資源配置所引起的經濟行為,其消費條件是既要有錢,又要有閑,還要有文化。消費層次越高,其文化特征越濃,文化含量越大,其消費外延越廣。
假日經濟有力地促進了國家社會的經濟發展,也給國家政府,商家,消費者帶來良好的經濟利益。此時,政府加大對商家的稅收,商家迎來比平時更多的消費者,而消費者可借此假日享受更多的打折優惠。可見假日經濟給社會各界帶來了如此豐厚的利益。假日經濟的發展,對促進整個經濟發展將產業重要作用。假日經濟的出現,對于啟動市場,擴大內需有著深遠的意義。
四、假日經濟也存在某些弊端
假日經濟使人們對旅游資源有了創新發展,政府也為此轉向以需求管理為導向的宏觀調控。但是,假日經濟中過于集中的消費(或旅游),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和資源配置不合理,在對國外消費趨勢和我國發達城市消費的分析后,提出要將假日經濟引導到市場更廣闊的休閑消費,休閑經濟中來。
假日經濟使國家擴大內需,促進了國家的經濟發展,但與此同時,假日經濟也存在著許多弊端。
在各行各業生意都興隆的同時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如交通擁擠、住宿告急、服務下降等等令不少消費者抱怨“擠車難、住宿難、吃飯難、游玩難”。再看看我們的服務水平,不少出租車司機“坐地起價”,不是拒載就是宰客;旅游景區層層留下“買路錢”。
有些經濟學家認為假日經濟中最大的弊端則是環境問題。在假日經濟,假日旅游蓬勃發展的今天,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不可忽視。假日經濟既破壞了旅游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自然資源基礎,也降低了旅游質量。不合理的假日旅游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這威脅著旅游業長遠的發展,也影響了假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國旅游業發展迅速,假日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但與此同時,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
有人認為,良好環境是基本人權,不應該因為經濟方面的考慮而貶低。環境如此之重要,以至于無論代價多大,都應要盡可能保護它,但從經濟學角度來分析,很少有人贊同這種觀點。人們面臨權衡取舍。但是,必須把它們的價值與起機會成本相比,也就是說,與為了得到它們而必須放棄的東西相比。完全消除污染是不可能的。想要完全消除污染就要把許多使我們享有高生活水平的技術進步顛倒過來。很少有人愿意為了使環境盡可能清潔而接受不去享受自己的生活。環境保護為假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基礎,創造了條件。假日經濟的健康發展,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必須重視環境問題。
五、解決辦法
對于中國“假日經濟”的發展方向,經濟專家建議,要盡快改善假日服務質量,尤其是與“假日經濟”緊密相連的交通、旅游、餐飲等行業。此外要倡導一種新的消費習俗,變必要消費為沖動性消費,使假日消費成為一種不是為生活必需的,而是一種時尚的消費。
而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休閑消費方式,是假日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旅游的方式把假日經濟的各種消費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綜合體現。只有合理調整假期,調節市場,充分發揮現有旅游設施和交通運輸的作用,使旅游行業與其他行業的配置更加合理,才能使假日經濟這一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得以更好的發展,進而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的降發展。
總而言之,“假日經濟”已開始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好的開頭固然令人欣喜,好上加好。在次,本人呼呈,“假日經濟”商機無限,請善待下一個“假日經濟”!
[參考文獻]
[1](美)曼昆著<<經濟學原理>>;梁小民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8
[2]<<中國經濟時報>>.2006
- 上一篇:從留學情形中探討的經濟學
- 下一篇:從經濟學看音像盜版情形
精品范文
10節假日促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