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石油企業產業鏈的構建思考
時間:2022-06-11 05:22:00
導語:議石油企業產業鏈的構建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的石油產業目前基本上實現了上下游一體化,在一定程度上還完善了其產業結構,但是由于這種一體化活動并不是市場發展的結果,產業鏈形成的非市場化必然會導致不合理的產業鏈出現。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分析了我國石油企業產業鏈構建中的缺陷,并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石油企業產業鏈政策建議
隨著經濟全球化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的趨勢日益加快,我國石油企業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而對中國的石油企業而言,要想盡可能多地參與分享國際石油的資源和市場,保障國內石油供應,從而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就必須以國際跨國石油公司為發展標桿,實行產業鏈構建戰略,提高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然而,我國石油產業雖然經過了一系列的并購、重組活動,目前可以說基本上實現了上下游的一體化,另外,通過幾次調整,在一定程度還完善了其產業結構,但是由于這種一體化活動并不是市場發展的結果,而是國家按照地理位置劃分而人為形成的,因此對于我國石油產業而言,產業鏈形成的非市場化必然會導致不合理的產業鏈。這就要求我們深入分析當前我國石油企業產業鏈目前存在的不合理狀態,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以期更好更快地促進我國石油企業產業的發展。
一、我國石油企業產業鏈的構建缺陷
1、上下游結構不合理
近幾年,在全球石油行業中,國外大的跨國石油公司的業務構成情況為:上游、下游以及中游化工業務占用公司總資本的比例大概保持在70:21:9左右。造成這一差別的主要原因是石油行業中化工業務的周期性波動遠比上游油氣勘探開發業務要明顯,另外,前者的投資回報率相對較低,所以國外幾大石油公司會自發地增加勘探開發等上游業務在整個公司業務構成中的比例,控制調整煉油業務。在我國,石油企業的上下游投資比例卻極不合理:中石油和中石化都各自擁有自己的石油采掘業、石油煉制和化工業行業,兩大公司與國外公司一樣,其最主要的業務也是在上游,區別僅僅在于中石油的上游投資比例要比中石化的高許多,與國外石油公司的比例差不多,中石化的上游投資比例僅保持在50%左右。具體而言,中石油上游投資規模較為突出,但下游業務卻缺乏適度規模,尤其是在煉油和化工方面與國外幾大石油公司之間存在明顯差距;中石化的上游的投資比例要明顯低于中下游的投資比例,從而導致上游生產規模明顯低于中下游的生產規模,其中開采與勘探資本支出占公司總支出的一半左右,這主要是由于中下游煉化加工業需要的原油大部分依靠海外市場的進口,縱向一體化程度相對中石油要低。
2、產業鏈構建的國際化特征不明顯
國外跨國石油公司的發展,基本上在企業開始生產階段或者由于占領殖民地、海外并購等因素,都實施了國際化戰略,使產業鏈延伸到了全球絕大地方。這種國際化戰略不但可以使公司獲得大量的原油來源、帶來豐厚的利潤,還可以減輕由于國際油價劇烈波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與國外這種國際化戰略形成明顯對比的是,我國的石油企業在海外石油市場中,則采用的是忽視中下游而重視上游的戰略。雖然之前我國的石油企業也曾提出過要有效利用好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戰略,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國外石油市場的利用還遠遠不夠,目前在國外市場上,我國石油企業大多只是將從國外石油市場上買到的石油直接運回國內,即扮演的只是“國際采油隊”的角色。當然,這種戰略的實施與我國國內有巨大的石油需求缺口這一國情相符,但這種發展戰略也存在缺陷:一是容易使原油運輸面臨遭受西方敵對勢力的風險,二是將會導致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對國內油價的影響彈性有更大的風險。
二、我國石油企業產業鏈的合理構建建議
1、橫向規?;c縱向一體化并舉
任何一個公司實現了橫向規模化或是縱向一體化,都應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而對于中國石油產業,應該堅持兩者并舉的做法,才能逐步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保障企業和國家雙贏的理想效果。
所謂橫向規?;?,是指發生在企業間的兼并和收購,其實質是產權買賣。在企業競爭中,較之產品經營和生產經營,產權經營是高層次的。所謂產權買賣就是收購、參股、兼并其他企業的產權,參與招投標、拍賣等形式,將部分資源擴大。通過產權買賣,將產品、項目、勞務和資本相結合,將原油、成品油的進出口貿易與合資、合作、國際招投標等跨國與跨區域經營相結合,實現企業經營的多樣化、多元化和多渠道化。所謂縱向一體化,是指沿產業鏈占據若干環節的業務布局,在前向和后向兩個方向上擴展現有經營業務的一種發展戰略。
國外幾大石油公司將業務重心基本上都放在業務利潤更高的上游勘探與開采業務,從而使得國際油價波動對這些公司的影響不敏感,而相反,對于那些重視中下游煉油和化工業務的石油企業而言,更容易受到國際油價波動風險的影響。所以,對我國石油企業而言,今后一方面要重視進行橫向兼并和收購,從外部進行資產結構和戰略重組的同時,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縱向一體化的結構優化,拓展上游業務,提高企業的綜合抗風險能力和對市場的控制能力。
2、調整海外石油產業鏈
在國際市場上,應當改變以往忽視中下游而重視上游的戰略,下一步應主動向產業鏈的中下游拓展。只有進入海外石油工業的中下游領域,我國的石油企業才能躋身全球石油供應的主流系統,從而可以極大程度地穩定我國的石油供應,避免價格受海外市場的劇烈波動帶來的影響。除此之外,在進入國際市場后,應該積極有效地開展“一體化經營”,不僅要建成海外石油勘探開發基地,建成規模化的石油生產和供應基地,還應該注重海外項目分散與多國化,并帶動設備出口、技術出口和勞務輸出。通過向國外輸出“一攬子資源”不僅可以獲得必要的資金與市場,還可以轉移和消化國內過剩行業的生產能力,以此促進國內產業、產品結構的升級,力爭提升我國石油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3、政府支持
根據石油行業的特點,毋庸置疑,要想實現對其產業鏈的合理構建,需要投入大額資金以及一些先進技術信息等客觀條件的支撐,而這些往往是個別企業所無法承擔的,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從政府層面來完善這些客觀條件。比如,可以通過大力發展資本金融市場等為石油企業提供資金,以及加大石油行業的項目研發,提升其技術水平。
此外,出于實現潛在網絡經濟的考慮,政府應該支持石油企業在銷售環節的大規模兼并和收購舉措。當前,由于我國成品油價格的市場機制還沒有完全放開,因此銷售終端的大規模兼并和收購,并不會影響市場的成品油零售價格,相反還會使整個社會享受到網絡經濟所帶來的好處。如果今后一旦成品油的定價機制被放開,政府依然可以通過反壟斷法等來限制石油企業的零售環節。
4、保持適度壟斷
石油行業,由于其獨特性,具有自然壟斷的特點?;诖耍覀冋J為,對石油這一特殊行業而言,政府不應該為了消除壟斷而打破石油企業的一體化經營模式,應盡量減少在該行業產業鏈各環節的競爭。雖然,壟斷對整個社會而言意味著低效率,會產生尋租行為等,但是一旦國家鼓勵在產業鏈各環節進行競爭,則會影響該行業的一體化所獲得的好處,即一體化企業所具有的風險分擔機制和內部利益轉移機制所帶來的利益。這是因為石油價格的波動比較大,而一體化企業可以通過企業內部產業鏈的相關環節進行內部利益或損失的轉移,從而有效降低對其中某個環節所帶來的損失,達到風險共擔的作用,一旦打破這種一體化模式,雖然能降低壟斷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這些好處卻將無法獲得,比如一旦市場波動導致中間某個獨立環節出現該企業自身所難以承受的巨額虧損,甚至有可能不得不破產清算時,那么對整個產業鏈來說,損失將會更大,行業效率將明顯受到影響。此外,這樣做甚至還會影響到我國石油企業參與海外市場的競爭力,面臨更大的海外市場風險。而石油石化行業對國家的經濟安全和能源安全都擔負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一旦石油企業面臨巨大的價格波動風險或海外市場風險,將無疑會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對石油企業而言,還是要保持適度的壟斷。
5、實行歸核化戰略,突出主業
歸核化是指那些多元化經營的企業將其主要業務放在具有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領域上,強調資源向核心業務靠攏,業務向企業的核心能力集中。其基本思想是將那些非核心業務剝離,將虧損資產分化,但是歸核化并不是簡單地否定多元化,不等同于專業化,歸核化后的企業仍然是多元化的,歸核化后,企業的業務之間關聯程度將會明顯提高,經營效益將變好,從而會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進而增強國際競爭力。對當前我國的石油企業而言,無論從成長經歷,企業規模還是經濟效益,都與國外跨國石油公司存在明顯的差距,更談不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我們必須認清這種差距,在目前整體不如別人的同時,我國石油企業可以采取歸核化戰略,將主要業務放在具有核心優勢的產業上,以此來提升企業的經濟實力以及國際競爭優勢。此外,實行歸核化戰略還有助于使國內石油企業與國外石油企業組成戰略聯盟,從而分享其在國外石油市場的資源優勢,加快國內石油企業走出去。
- 上一篇:加強規范教育宣傳工作的若干建議
- 下一篇:市政人口工作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