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11-07 03:45:02

導語:政治經濟學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治經濟學教學改革研究

1應用型人才培養對象的現狀

我國高校招生人數分別為27.3萬(1977年)、108萬(1998年)、275萬(2002年)、335萬(2003年)、475萬(2005年)、567萬(2007年)、629萬(2009年)、657萬(2010年)、675萬(2011年)、686萬(2012年)、685萬(2013年)。這是我國社會生活中發生的一次重大的變革,是高等教育開始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是中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和對應用型人才大量需求的明顯標志,其現狀主要表現為:(1)大眾化教育帶來的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導致越來越多的受教育者的基礎出現了明顯降低的狀態;(2)新生的整體素質偏低,在抽象思維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性與學習自覺性等方面普遍較差;(3)這樣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從數量上來看,是當前中國高等教育的主體。因此,應用型本科學院必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為己用,并在制度上保障和促使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健康可持續發展。

2應用型本科學院政治經濟學教學目標定位

2.1應用型本科學院政治經濟學教學目的

政治經濟學教學目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正確認識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和樹立共產主義世界觀。(2)借鑒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生產力方面的成功經驗。(3)掌握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經濟理論。(4)掌握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般理論,更好地理解黨和政府的經濟政策。(5)為學好其它經濟學學科的打好基礎。

2.2政治經濟學教學應體現“應用型”特征

(1)應用型人才是指把成熟的技術和理論應用到實際生產和生活中去的知識應用型人才。(2)其培養目標為:圍繞著知識結構和能力來進行培養,打造動手能力強、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高、成熟的技術與基礎性理論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3)要求政治經濟教學內容上要體現出基本理論的應用,以提高學生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3應用型本科學院政治經濟學教學模式現狀

3.1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育要求

(1)在政治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與同中小學課堂教學教師一樣,根本不考慮已為成年人的大學生思維和興趣,依然采用“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并往往是“照本宣科”或者“照屏宣科”,導致大學生對政治經濟學的求知欲望和興趣被抑制,其學習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2)政治經濟學考核方式一般是還是采用應試教育下的閉卷考試,主要考核大學生對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的政治經濟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閉卷考試方式容易導致當今的大學生依靠考前“臨時抱佛腳”,以“囫圇吞棗”式的死記硬背而過關,考完試后就馬上忘記。

3.2缺乏案例的政治經濟學教學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育要求

應用型本科學院政治經濟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偶爾也嘗試將為數不多的案例納入政治經濟學教學內容,但仍然不能改變“滿堂灌”的政治經濟學教學模式,不能讓大學生真正參與到內容豐富、數量廣泛和應用能力培養明顯的案例教學過程,因而,這樣為數不多的案例教學當然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育要求。

3.3薄弱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育要求

(1)由于政治經濟學課時較少,應用型本科學院政治經濟學教師只能開展正常的課堂教學,很難組織并實施政治經濟學校內教學實踐;(2)由于政治經濟學社會實踐經費缺乏,應用型本科學院政治經濟學教師當然不能滿足大學生進行政治經濟學社會考察、調研等的求知欲望。

4應用型本科學院政治經濟學教學模式改革

4.1應用型本科學院政治經濟學課堂教學環節改革

(1)教學內容適應應用型本科學院人才培養要求處理好政治經濟學教學內容的普遍與特殊、基礎性與先進性、經典與現代等方面的辯證關系,將政治經濟學中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與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各個領域蓬勃發展的具體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為實現應用型本科學院人才培養目標而添磚加瓦。(2)案例教學滿足應用型人才培育要求搜集“斯巴達克起義”、”經濟學家的假設”、“價格歧視等”、“海爾是怎樣讓石頭漂起來”等案例,并建立相應的案例題庫。在上一次課結束時預先發放給大學生進行提前預習。在課堂教學中,將教師講授與大學生自學和研討相結合,實現提高大學生學習理論知識與分析案例、解剖社會的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培育目標。

4.2應用型本科學院政治經濟學實踐教學環節改革

(1)校內實踐

①進行課堂討論、觀看音像視頻、請企業家或經濟學家到學校作報告、寫小論文、小品表演、辯論活動、在網上開設在線討論區等教學形式;②開展多媒體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③開展網絡環境下的政治經濟學教學活動,如學生自行研制的“政治經濟學”課件以及案例習題設計等。

(2)校外實踐

根據政治經濟學教學大綱要求,盡量爭取學校經費支持和相應的企業單位的贊助,讓大學生帶著政治經濟學學習過程中的一些疑問去進行社會調查實踐,并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大膽爭論,在此基礎上撰寫心得體會、調查報告或小論文。

4.3應用型本科學院政治經濟學考核環節改革

(1)改革政治經濟學期末閉卷考試成績作為政治經濟學期末考核成績的考核方式,將平時成績(占30%)、口試與實踐報告(占20%)和政治經濟學閉卷考試(占50%)三項成績作為政治經濟學期末考核成績。(2)改革閉卷考試中客觀題比例偏大的問題,將試卷中客觀題和主觀題的比例控制在1:1左右,同時增加能考查政治經濟學知識應用能力的辨析題、分析題等題型。

4.4應用型本科學院政治經濟學教學方法改革

針對應用型本科學院大學生狀況,提出相應的政治經濟學教學方法的改革,主要體現在淺、寬、新和用等方面。(1)所謂淺就是政治經濟學各部分內容的知識深度、難度要淺,要求要降低,知識細節不過多強調,練習題要求掌握基本題,難題偏題不要求。(2)所謂寬就是政治經濟學內容的知識面要寬;不局限原有傳統政治經濟學教學大綱的內容;不局限理想化條件下的政治經濟學;知識面擴大到政治經濟學所展現的線性和非線性的概念與思維;增加一些20世紀新發展起來的政治經濟學內容。(3)所謂新是指在不打亂基本政治經濟學教學體系的基礎上,遵循政治經濟學的發展更新知識,增加20世紀新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知識。主要為:①增加對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地位的論述;②增加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收入差距及其調節的論述;③對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的經濟體制改革及其經驗作進一步論述和總結;④突出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論述;⑤增加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內容。(4)所謂用是突出政治經濟學思想在一切知識、哲學、世界觀等方面的應用,應用政治經濟學思想去指導學習、工作和整個人生。通過政治經濟學教育,建立學生基本科學觀念、思維方式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4.5應用型本科學院政治經濟學知識拓展改革

政治經濟學知識的高度基礎性,要求在其教學內容上必然要有外延。(1)開窗口見物的教學措施①一般處理方法是針對應用類型來給學生開窗口,如介紹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商品和價值、貨幣、資本和市場、競爭與壟斷等等;②針對政治經濟學知識開窗口,必然對窗口見到的東西加以說明。(2)開門指路的教學措施提出的做法是開門,門外不是具體的東西,而是路,也就是從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導致其可指導的其他經濟科學的方向和領域。

本文作者:左紅艷王濤生葉菊華工作單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