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研究

時間:2022-09-03 10:17:41

導語:我國人口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人口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研究

一、中國人口素質現狀分析

(一)身體素質現狀分析。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身體素質的重要指標,是社會發展和國家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綜合國力的表現。建國以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衛生醫療條件的改善,我國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不斷提高。從縱向比較來看,根據統計局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在建國初期、1990年、2000年、2010年的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35歲左右、68.55歲、71.40歲、74.83歲。表現出我國人口素質呈逐漸上升的趨勢。盡管我國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是逐漸增加的,并且也都超過了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是我們國家與日本、加拿大這樣的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出生嬰兒死亡率也是體現人口身體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國在過去嬰兒死亡率及其的高,主要是因為當時的經濟條件和醫療水平比較落后,再加上受到傳統習俗的影響。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國家有能力有資本加大對醫療衛生方面的投資,而且人們也更加注重孕期檢查等,嬰兒死亡率明顯下降。表現在我國嬰兒死亡率從2000年的32.20‰下降到2012年的10.30‰,然而,我們同美國、日本等這些發達國家的嬰兒死亡率相比還是低了不少,就比如日本在2000年嬰兒死亡率達到了3.30‰,與同時期的中國相比,相差了將近30‰的比率。近幾年一些疾病的病死率依舊沒有得到改善和好轉。例如,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死率從2011年開始出現到2013年一直是100%。鼠疫病死率從2009年的25%到2012年的100%,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更加嚴重了。艾滋病病死率從1990年的0.76%到2008年的53.57再到2013年的6.61%,我們見證了艾滋病從出現到很難治愈再到容易治愈的一個變化過程。狂犬病病死率從2004年的100%到2013年的96.25,期間也出現波動,依舊沒有什么突破。

(二)科學文化素質現狀分析。通過對我國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的比較分析,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的人數從2000年到2010年這10年間的變化。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為8930人;每10萬人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為14032人;每10萬人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為38788人。文盲率從6.72%下降到4.08%,下降2.64個百分點。這說明,近些年我國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總體上是不斷上升的。從全國各個地區來看,表現在整體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依次是北京、吉林、遼寧和廣東4個省市,文盲占總人口比重低于2%,整體受教育程度最差的是安徽、甘肅、貴州與青海,其文盲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高于8%,其余的各省市受教育程度處在中間的水平。可以看出,我國不同區域的整體受教育水平并不是均衡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三)思想道德素質現狀分析。幾十年來我國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質也有很大提升,然而我們也不能否認當今世界出現的部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觀念的扭曲和道德滑坡現象。比如新聞上經常曝光的貪污腐敗、極度拜金、三鹿奶粉與肯德基事件、非法商人使用地溝油、女孩失聯現象等等。

二、提高我國人口素質的對策

(一)不斷的發展本國經濟。建國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口的身體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都有所提升。經濟發展對人口素質有著重要的影響,經濟發展是提高人口素質的根本途徑。一方面,提高人口的身體素質需要社會擁有良好的衛生條件、較高的醫療水平以及人民良好的生活水平。然而只有我國的經濟得到大力發展,我國才更有能力把資金投入到醫療衛生事業,為人們解決‘看病難、難看病’的問題。另一方面,提高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也依賴于國家的教育水平程度。只有經濟規模和發展速度都上去了,國家才會進一步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完善我國的教育體系,進而才會促進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最后,在經濟發展的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也會發生變化。人們會慢慢的認識到自身的活動是否對他人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思想觀念就會發生變化。那些社會上的不良現象以及行為也會慢慢的褪去和減少。

(二)大力發展社會事業以提高人口素質。經濟發展雖然是提高人口素質的基礎。但是,經濟發展之后,國家如果不把資金、精力投入到科學、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社會事業上來,那也無從談起提高人口素質之說。盡管有些社會工作因自身的局限性在投入后可能不會看到人口素質的明顯提升,但畢竟會起到一些作用。比如加大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可以為人們提高充足良好的治病環境,提高人口身體素質;加大教育事業投入,可以為學生提高良好的學習環境,給那些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生活和學習補助,盡量提升人們的科學文化素質。

(三)健全社會的各項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會提高人口素質。健全合理的社會制度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也能更好的規范人們的行為,進而提高我國人口的素質。例如:加強我國的法制建設。人們一旦做了法律所禁止或有害于他人的事情,法律必會發揮其效力,制約著人們的不良行為,進而加強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近幾年,我國大學生就業率不斷下降,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大學生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一些社會上的不良行為甚至發生在大學生身上。如果國家能夠健全人才聘用、人才獎勵制等工作制度,打破以前那些對求職者地域和身份的界限。相信,大學生的就業趨勢也會好轉,社會也會更加的和諧,人口素質也會相應的提升。

作者:韓靜 單位:河北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