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電器回收利用分析論文
時間:2022-04-01 10:39:00
導語:廢舊電器回收利用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對于廢舊電子電器(英文縮寫為WEEE)回收再生利用問題的探討近年來已經引起國內有關學界、政界以及相關企業的高度重視。姚衛新(2004)研究了再制造環境下產品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問題,并把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分為第三方負責回收、零售商負責回收、生產商負責回收,并對這三種不同模式進行了分析比較。曾強銀(2005)等人同樣研究了逆向物流的三種回收模式,但提出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下,與其他幾種回收模式相比,生產商直銷產品并負責回收(MDST)的模式,無論從保護環境和消費者利益的角度,還是從制造商獲利的角度,都是一個產品回收率最高、制造商利潤最大、產品價格最低的好模式。楊小平(2006)論述了直接針對廢棄電子產品的逆向物流運作模式的評價方法。韓鋼(2007)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廢舊家電逆向物流模式,并與國外模式進行分析比較,提出我國建立WEEE回收再生利用的市場化運作模式以及成本核算模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開始針對廢舊家電的加工處理分別在山東青島、浙江及天津推進示范工程建設。
WEEE回收再生利用問題的關鍵是把回收網點、加工處理場點以及銷售渠道統一規劃和設計形成有機的WEEE回收再生利用逆向物流網絡。但是,到目前為止,直接針對WEEE回收再生利用逆向物流網絡規劃模式的研究很少論及。本文借鑒上述學者的研究結論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提出WEEE回收再生利用物流網絡規劃可以采用三種模式:一是基于供應鏈的模式,這種模式符合國際上(特別是歐美國家)較為通行的“誰生產誰負責”的產品責任制度,逆向循環的產品屬于供應鏈內部產品,是一種自我產品的自我物流循環模式,其實質是一種網絡自營規劃模式;二是基于第三方的模式,由社會第三方獨立構建專業回收中心,或者利用社會回收點、回收中心構成的逆向物流回收網絡,在全社會范圍內回收WEEE,并通過自營構建WEEE加工處理中心,使WEEE社會資源得以回收利用,其核心是需要重新規劃和構建WEEE加工處理中心甚至必要時借助政府政策的支持對WEEE回收再生利用整體物流網絡進行重新規劃;第三種是一種混合式運營模式,它集成了前兩種模式的優點,是一種自營模式(供應鏈模式)與外包模式(社會第三方模式)的組合。
二、基于供應鏈的回收再生利用物流網絡規劃模式
基于供應鏈的WEEE回收再生利用物流網絡是利用已有的產品正向物流中供應鏈上的資源(生產、配送和銷售的設施、設備,信息網絡以及這些領域的專業管理和技術人才)回收制造商的產品,并與原供應鏈物流網絡構成閉合的物流和信息流系統(如圖1)。這種網絡規劃模式回流的WEEE是自己的產品,回收渠道是原有的物流渠道,其運營管理的關鍵是與銷售商、配送中心有效協調。為了不影響正向物流產品生產、配送和銷售活動,其WEEE回收再生利用應當采取專業化分離管理的原則,WEEE逆向物流的環節應當終止于配送中心,在配送中心的基礎上擴建或新建再生利用加工處理中心,這樣會大大降低逆向物流對生產系統的影響以及運輸成本,但產品研發部門需要保持與WEEE加工處理環節的信息溝通,這樣有利于研究原產品設計缺陷,有利于產品升級或創新設計,生產部門可以派出技術人員指導WEEE的修復、拆解以及粉碎、篩選等工作。
1.該模式的優點
(1)充分利用原供應鏈上網絡資源,大大節省回收網絡系統構建投資成本和管理成本,回收中心可以以配送中心為依托,回收自己的產品(通過收購或以舊換新等方式);再生利用加工處理中心可以以原制造中心為銷售目標,供給可再利用的部件或材料,WEEE回收資源相對穩定,降低了回收風險。
(2)銷售與回收各環節的管理責任關系容易調整,易于推進協同化的信息管理。
(3)再生利用加工處理中心的所有技術人才和設備資源可來源于生產制造中心,對回收的WEEE產品技術性能和組成結構實施拆解指導,通過加工處理再利用后有利于節省制造商原材料成本,有利于通過發現舊產品的缺陷改進新產品性能,有利于新產品的開發和創新。
(4)配送中心在給銷售商或客戶配送產品時,可利用回程運輸的便利運回WEEE產品,降低配送聯合成本。
(5)這種模式同樣適于“縱向一體化”管理的大型企業,如海爾集團。
2.該模式的缺點
盡管這種模式具有一定的優點,但也存在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點:
(1)WEEE逆向物流管理如果不當會對生產、配送和銷售正向物流的運營和管理產生干擾,工作上形成沖突。WEEE產品管理畢竟與新產品具有很大不同,無論是WEEE分類、安全以及存放和運輸更具有自身的特點。另外,新產品在生產和銷售信息方面是明晰確定的,尤其是基于需求導向的供應鏈模式,而WEEE產品回收信息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圖1基于供應鏈的WEEE回收再生利用模式
(2)回收系統逆向傳遞的信息延遲時間長,從回收點到回收中心,再把WEEE送到再生利用加工處理中心,需要使運力達到經濟轉運規模才能逆向流動,這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3)運營代價仍然高。盡管這種逆向物流網絡構建投資成本節省,但管理成本大大增加,尤其是與正向物流重疊運營時,會對正向物流的運營和管理帶來沖擊,影響了正常生產和銷售業務活動。
因此,如果采用這種運營模式,物流網絡資源上可以共享,但WEEE的回收、運輸、儲存以及加工處理必須進行專業化分離管理,盡可能避免對供應鏈上企業的生產、銷售等正向物流業務產生沖擊。
三、基于第三方的回收再生利用物流網絡規劃模式
這種模式構建的WEEE回收再生利用物流網絡,其WEEE回收、再生、利用活動完全處于社會開放狀態:回收渠道完全開放,回收產品完全開放,再生利用加工處理中心由社會第三方獨立構建(如圖2)。物流網絡中回收中心設施選址、數量和建設規模完全依賴于WEEE產生規模量以及空間分布狀態,再生利用中心設施選址、數量和建設規模要依賴于回收中心數量、規模、分布以及再生產品銷售目標市場空間區位。這種模式由于回收業務完全開放,WEEE加工處理活動完全依賴于社會回收資源。因此,要求回收中心和再生利用加工處理中心具有高度專業化,同時政府要給予政策支持。目前國家在天津推行的示范工程就采用這種模式,在天津市以各行政區域居委會為管理單位設置回收點,然后根據回收點的規模設置幾個大型回收中心,最后依據回收中心的位置、城市規劃以及運輸成本等要素再規劃加工處理中心。本文認為這種模式最好仿照日本,以再生資源園區形式進行規劃建設,并在再生資源園區逐漸形成WEEE回收、再生、利用等技術研發和應用的產業鏈,這樣有利于政府集中管理,有利于政府政策的集中調整和執行。另外,這種模式與發達國家提出的“生產者終身負責制”也并不矛盾。
1.該模式的優點
(1)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避免了供應鏈模式回收的局限性,使回收方式更加靈活,符合“分散回收,集中加工”的政策。
(2)有利于整合社會回收網點資源,在政府政策導向下,把大型回收中心以及再生力工處理中心的規劃建設納入政府統一城市建設規劃體系。
(3)有利于通過特許經營,通過招投標方式規范管理WEEE回收再生利用活動,糾正目前缺乏統一回收體系、自由回收、紛亂加工、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局面。
2.該模式的缺點
(1)需要對回收網絡構建特別是回收中心、再生加工處理中心以及回收信息網絡建設投入成本。
(2)需要面對種類繁多的WEEE,掌握其性能、結構、組成成分以及拆解工藝;對WEEE的加工處理需要掌握專門的工藝技術引進新的加工處理設備。
四、基于供應鏈和第三方的混合物流網絡規劃模式
從基于供應鏈的規劃模式可以看出,該模式適應范圍較小,不論逆向流動的WEEE規模數量是大還是小的情況,這種模式容易干擾正向物流生產和管理活動,導致企業管理資源分散。大凡采用這種模式的企業應當是規模比較大、效益比較好的企業,比如海爾集團、松下電器等,其WEEE回收、再生利用等業務活動要相對獨立于企業生產制造管理活動,分別對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實行專業化分工管理。
針對供應鏈模式的回收再生利用物流網絡模式的缺點,本文提出構建WEEE回收再生利用系統的第三種模式,即基于供應鏈和第三方的混合模式。這種模式逆向流動的WEEE不再是形成閉環的逆向供應鏈流動,而是與供應鏈流動方向進行部分環節分離(如圖3),使回收活動更加靈活,消費者選擇售賣方式更加便利。采取這種模式的回收再生利用企業可與多個電子電器供應鏈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并負責對其逆向流動的產品和WEEE進行回收、加工和銷售。
1.該模式的優點
(1)WEEE逆向流動發生在供應鏈的下游銷售或配送中心環節,避免了在上游環節的逆向流動,大大減少了對生產制造活動的影響,使供應鏈上的制造商能夠集中優勢資源投放于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管理活動。
圖2基于社會第三方的WEEE回收再生利用模式
(2)WEEE回收中心和再生利用中心的構建投資成本來源于社會第三方,回收和處理WEEE應當是該企業最主要的業務領域,容易形成WEEE回收、加工和再利用技術優勢,這樣不僅沒有分散供應鏈上企業的資源,而且雙方合作有利于資源和管理上的優勢互補。
(3)通過這種模式,第三方回收再生利用企業可以與多家EEE(電子電器)供應鏈合作,回收多家供應鏈上的WEEE產品,這樣回收信息更加穩定,更有利于WEEE規模化再生產加工。
圖3基于供應鏈&第三方混合的WEEE回收再生利用模式
(4)這種模式對于無能力構建自營逆向物流回收網絡的EEE企業來說,一方面可以減輕政府層面的生態壓力,另一方面企業同樣也節省了自建網絡的投資成本和管理成本。
(5)這種模式符合社會分工的一般規律。因為系統分工有利于提高系統運營效率,社會經濟單元功能的進一步分工會形成在全社會體系中的各優勢單元的集成。
(6)這種模式實際上集成了前兩種模式的優點,使WEEE回收再生利用活動覆蓋面更寬、方式更靈活。
2.該模式的缺點
(1)第三方回收再生利用企業,需要對WEEE產品的性能、結構和組分進行專業化培訓學習,這樣才有利于WEEE分類、檢測和加工等活動。
(2)第三方回收再生利用企業,必須面對多品種小批量的WEEE,增加了運營和管理的復雜性。
(3)回收的WEEE產品種類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隨著EEE產品種類的不斷更新,第三方回收再生利用企業需要不斷地去學習。
- 上一篇:淺析社會責任壁壘影響
- 下一篇:物流企業的發展路徑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