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產品庫存的成因與戰略
時間:2022-12-22 01:50:00
導語:當代產品庫存的成因與戰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的服裝加工行業受到巨大的沖擊,企業面臨國內外的競爭壓力。內有服裝出口轉內銷壓力,外有國際品牌競爭進入中國。我國服裝加工行業中占大多數的是缺乏設計研發與創新能力的中小型服裝企業。企業資金來源單一、固定資產投資有限、流動資金占用少、利潤率較低。
服裝類企業庫存占其總資產的平均比例在20%~35%。庫存成品占用資金現象嚴重,成為抑制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我國是一個服裝生產大國,在服裝制造業中,中小型服裝企業單位數占到總的企業單位數95%以上。目前我國許多中小型服裝企業經營業務范圍大多數是為國內外品牌代加工和生產部分自主低端品牌服裝,多屬于單純加工型企業或應用服務型企業。以中低檔為主,產品同質化嚴重。重數量、輕品牌,重眼前利益、輕長遠利益、專業化水平不高、企業業務不夠精、不夠專,普遍是粗放型經營。中小型服裝企業主要是靠低成本占領市場,主要表現為品牌的弱化、產品技術上的克隆模仿缺乏創新、靠廉價的勞動力做低端產品、掙加工費,只能以數量求效益,缺乏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本文對山東某地區中小型服裝加工企業——DX服裝企業進行調研,針對該企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DX服裝企業是一家規模中等的服裝成衣加工企業,企業憑著良好的信用、優良的服務與國內外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主要業務范圍包括生產、銷售各類出口服裝,也廣泛開展國內企業來料加工和企業自主進料加工業務。服裝企業正常的庫存比例為10%,而DX企業卻遠遠高于這個比例,一些外貿訂單剩余服裝、出口剩余服裝、過季服裝的庫存問題已經成為DX企業發展的絆腳石和攔路虎。企業經營效益不高,受市場運營成本不斷提高和環境變化的影響。在金融海嘯之后,DX公司外貿訂單下降,庫存高漲,企業難以負荷營運壓力,急需消化庫存產品來盤活資金鏈。在服裝這個勞動密集型行業過分地依靠廉價勞動力降低成本已成為過去,國內產品生產成本也日漸高漲,DX服裝企業正面臨著生存壓力。DX公司管理者也發現,這幾年企業的艱苦創業打拼使得企業規模越做越大,訂單越來越多,銷售額翻了幾番,倉庫也越建越多,但是賬面上的流動資金卻沒見增長,積累的利潤都隨著積壓的庫存品轉移到倉庫中了。
2DX服裝加工企業產品庫存成因
許多服裝企業存在著嚴重的庫存問題,庫存積壓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制約。針對DX服裝企業來分析,主要的成因有幾個方面:1企業訂單式生產中合理的庫存浮動
DX企業接受國外訂單和國內來料加工等業務,有訂單式生產的性質。服裝加工企業中的訂單式生產是要存在一定數量庫存浮動的。這些庫存成品是無法避免的,因為企業不可能依據生產的數量與訂單完全一致,那樣是理想化生產。只能是生產的數量高于訂單數,包括為客戶準備樣品、批量生產中替換次品。客戶提出服裝款式方案后,企業的樣衣制作是非常重要的小規模生產環節,生產的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另外企業庫存量還有一部分是為了防止在生產過程中,企業自身沒有發現產品瑕疵,在交貨過程中客戶檢查發現部分不合格產品時,企業可以迅速地進行抽換替補,將不合格的產品替換掉,這樣才能防止交貨時的意外情況,避免延遲交貨。這一部分庫存稱之為尾貨,尾貨是指訂單的剩余品。它不是假冒偽劣產品、仿冒商品、殘次品、洋垃圾,也不是舊貨,而是合格的產品,但是超過了客戶的正常訂購數量,形成了倉庫的積壓品、過季產品和出口剩余產品。DX企業平均每個訂單存有尾貨20件到50件,每月訂單在旺季時達300余單,淡季時也能保持50余單。可想而知尾貨的存量之大。2企業自主生產中的季節性庫存,喜憂參半對于自行生產銷售的服裝加工企業來講,由于服裝具有很強的時令性、時尚性及地域性特點,與眾多日常生活消費產品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企業必須提早一個季節甚至是半年作為周期進行生產。這會導致服裝企業提早生產,產生一定的合理或正常庫存。如果企業分析市場合理、滿足市場需求,提前生產出來的是適銷對路的好產品,這樣的庫存其實應該是“假庫存”。因為它們可以很快就能夠賣掉,轉變為現金。但是如果企業缺乏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產品不暢銷,那么這些庫存只能是變為壓在服裝企業老板心中的一塊“大石頭”。
3“牛鞭效應”在服裝企業也是比較明顯的影響因素
無論是接單加工還是自產內銷,以顧客為中心的供應鏈,生產企業需要來自下游的信息。這些信息由于各方面的外部原因和供應鏈固有屬性的影響,會將信息扭曲放大。最低端的客戶可能只是小量的需求,需求就可能會被變異放大,上游供應商往往維持比其下游需求更高的庫存水平,從而人為地增大了供應鏈中的上游供應商的生產。這樣被扭曲和放大的產量與銷量之間肯定會產生滯銷的庫存。
DX企業同時為多家國內品牌保暖內衣做貼牌生產。正常情況下銷售商按需求量下單購貨即可,但是這些銷售商與DX企業之間有多年的業務關系,他們熟知DX企業受規模制約,旺季生產能力有限,擔心在需求大量的冬季,DX企業無法及時為自己的品牌產品做出補充。為緩解生產加工不足,DX企業往往會根據這些不同品牌銷售商的訂貨量限額配給。這時,這些品牌內衣商為了得到更多的配額量,故意夸大其訂貨需求是在所難免的,這樣就可以按照限額配給的比例,獲取更多的訂貨量。
3DX服裝加工企業產品庫存的解決方法
對于中小型服裝企業DX企業來講,如果庫存過大,將會導致產品積壓、資金周轉停滯、原材料商拒絕供貨,這樣資金鏈、原料供應鏈都會斷裂。現在很多服裝企業都不約而同受庫存所累。合理壓縮庫存、減少庫存是中小型服裝企業在競爭力有限的情況下,占有市場一席之地的有力手段。我們針對DX企業產生庫存的各種原因進行分析,認為除了能夠處理庫存、最大限度地收回資金、降低風險之外,企業應該更注重在今后的生產中合理控制庫存,將庫存量直接壓縮。
(1)對于企業生產的正常尾貨庫存,這類產品應該是數量很少且質量優異的。完全可以在客戶大規模訂購后將其計入訂單中,或者剪標對內銷售。對于為防止次品產生而生產的部分備用產品,這需要在次品產生上面加強控制與管理。只要企業管理嚴格、流水程序效率高,產品的次品率下降,這種備用庫存自然會變少,即使未被用作次品的替換,也可以作為正常的成衣進行出售。
(2)對于自主經營的季節周期性成衣庫存,在成因形成中已經提到了,只有適銷對路時才能保證這部分庫存只是暫時的、可周轉的。這就需要企業有敏銳的市場預測能力,這就不單單是依靠企業一個生產部門可以控制的。這需要服裝企業整個策劃團隊、營銷團隊、設計團隊綜合能力的提升。努力做到“以銷定產”、“定期跟貨”的產品管理方式。另外一方面,企業的生產期越靠近銷售期,預測應越合理,但是服裝是手工生產產品,從原、輔材料采購到生產再到成品出廠,存在一個固定的生產周期,如果服裝還有其他訂牌輔料加工,周期會更長。合理的控制周期就需要整個生產的供應鏈要保證暢通。服裝企業的上游原材料供貨商要能夠貨源充足,將采購源頭控制住,保證隨時有貨。下游的銷售商可以及時銷售。如果銷售環節不暢通,那么成衣庫存并沒有消失,而是轉移到了經銷商手中,這也不是解決的方法。
(3)對于產生“牛鞭效應”可以合理規避。服裝生產企業完全靠自己銷售是做不過來的。許多企業采取按客戶訂單生產的方法來降低庫存風險,由于供應鏈環節的影響,需求量被放大,使得生產企業產量放大,引起庫存。服裝制造企業打破傳統的依據訂單補貨的供應模式,以實際的或預測的購貨者需求作為補貨的依據,減少信息從銷售商向生產商傳遞過程中的放大和扭曲,大大降低了牛鞭效應的影響。服裝制造企業可以采用與下游銷售商之間按照買斷制進行生產,可以達到“以銷定產”及“零庫存”的目的。這樣等于把庫存壓力轉嫁到了銷售環節,作為生產企業可能庫存單純減少了,但往往成為變相的庫存轉移,如果不能產生實際的市場銷售量,這部分產品就到了經銷商的倉庫中。這就不是簡單地就服裝生產企業控制庫存的問題,而是將控制庫存這一個環節放到整個供應鏈管理的鏈條上,就需要整個社會從體制出發來調整供應鏈。
4結論
針對DX服裝企業調查研究,我們發現對于中小型服裝加工企業來講,由于它們技術條件、人力資源、企業規模等因素的制約,在成衣庫存問題上無法像大型服裝企業那樣可以采用先進的科學管理手段控制和規劃好企業成衣庫存。只能是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不同成因引起的庫存采用不同的手段進行減少。最大限度地回籠資金,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對DX服裝企業提出的解決方案希望能夠對我國中小型服裝企業庫存的減少提出一點思考。對于我國的廣大中小型服裝加工企業來講,提高競爭力、使企業上下游之間供應鏈暢通,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從根本上規避大量庫存的存在。
- 上一篇:小議餐飲業持續發展的策略
- 下一篇:機關事務所資產管理年終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