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開發項目溫泉用水可行性探索
時間:2022-07-13 04:06:44
導語:扶貧開發項目溫泉用水可行性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建設項目所涉及范圍內的水資源時空分布特點、開發利用現狀的基礎上對本項目取水地點、取水水量、水質、水溫以及項目用水工藝、取水、退水方式等進行分析;論證本項目取用水的合理性和取退水對周邊環境及其他取用水戶的影響情況,分析建設項目用水的保證程度;提出水資源保護措施,促進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可持續利用。
關鍵詞:水資源論證;郯城;溫泉
1.項目概況
郯城溫泉扶貧開發項目是以實際行動迅速貫徹落實中央和山東省委關于扶貧開發重大決策部署、實現精準扶貧、綠色開發的一個典范。郯城縣南接江淮,北倚齊魯,處于中國兩大經濟大省山東、江蘇交界處,距離臨沂市56km,周邊2小時圈可輻射臨沂、棗莊、宿遷、連云港和徐州。該項目位于郯城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以溫泉和銀杏資源為核心,服務臨沂及周邊市場為價值導向,打造總部基地、酒店客房、服務觀光為主要功能的休閑服務度假村,同時發展旅游養老地產,建設溫泉安居園區,致力于打造目前競爭市場上缺乏的第五代溫泉產品。項目總占地面積500畝,擬分三期進行。現在正在進行一期項目建設,預計占地面積100畝。項目共規劃了溫泉接待、溫泉湯街、室內外溫泉區、酒店、餐廳、自駕車營地、后勤區等功能,該項目的建設與運營必將對郯城縣旅游文化產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2.水文及地熱地質條件分析
項目區屬于臨郯蒼平原水文地質區,為第四紀地層覆蓋區,隱伏于第四系之下地層主要有寒武-奧陶系、白堊系,本區第四系松散層厚約80m,白堊系青山群八畝地組厚約600m,巖性主要為粉砂土、砂質粘土、粘土、玄武安山巖,隔水、隔熱性能較好,使熱能得以保存和儲集,為本區的蓋層。區內水文條件明顯受地形、地貌、地層、大氣降水等條件制約,同時更受大地構造的控制。根據本區地下水賦存條件、水理性質及水力特征,地下水類型主要有松散巖類孔隙水、碳酸鹽巖夾碎屑巖裂隙巖溶水、碳酸鹽巖類裂隙巖溶水及巖漿巖類裂隙及孔洞裂隙水。工作區地熱類型屬熱傳導深循環對流型,熱儲為奧陶-寒武系灰巖、白云巖巖溶裂隙及斷裂破碎帶,熱儲形態受構造和巖溶發育控制,呈層狀兼帶狀分布,蓋層為第四系和白堊系青山群八畝地組,通道為斷裂構造,熱源主要為大地熱流,水源主要為大氣降水。根據DR1揭露的三山子組頂板埋深615.7m,熱儲底板埋深1894m,熱儲總厚度373.8m,單層厚度6.4~38.7m,巖性以灰巖、白云巖為主。DR1地熱井利用熱儲頂板埋深1017.6m,利用熱儲厚度281.0m,平均孔隙度為8.20%,降深92.32m時的涌水量為1249m3/d,出水口溫度53.5℃。
3.取水水源可靠性
本項目溫泉井位于項目地塊的北面,命名為DR1地熱井,為項目提供溫泉用水。DR1地熱井地理坐標118°09′01″,34°34′47″,地面高程41.6m,2014年4月3日開鉆,8月18日終孔,最終進尺1897m。2014年8月24-9月2日對DR1地熱井進行了產能測試,產能測試選用設備為:250QJR100-162/9型井用熱水泵、SV8-4T2800G型變頻器、三角堰流量箱、電表水位計、攝氏溫度計、鋼板尺等。分別進行了三個降次的產能測試,三個降次的井口出水量分別25.67m3/h、42.47m3/h、52.05m3/h;井口出水水溫分別為51.0℃、52.0℃、53.5℃。DR1地熱井水位降深51.71m(52℃時壓力降低值0.5MPa)時,單井穩定水量為851m3/d,出水口溫度為52℃,單井開采權益保護半徑為1032m。地熱水中氟、鍶含量達到命名礦水濃度,偏硅酸含量達到礦水濃度,可命名為“偏硅酸氯化鈉泉”。地熱水具有一定理療保健功效,可結合銀杏產業開發溫泉洗浴、理療、洗浴、采暖、溫室、養殖等。地下水熱田由大氣降水補給形成,屬大氣成因,水量充足,完全能滿足郯城溫泉項目的用水需求。
4.取水影響分析
郯城溫泉建設項目取水后,在項目運行取水期間,隨著地下熱水的開發利用,將使地熱水資源量存在減少趨勢,同時增加地熱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在開發利用過程中,①對區域水資源總量沒有影響,對地下水位的影響甚微;②項目取水不會改變上游河段的自凈能力,也不影響下游水域的納污能力,因此取水不影響水功能區的水質現狀;③項目取水在不超過限制開采量的情況下,對分析范圍和影響半徑范圍造成地質環境影響較小;④項目取水為深層地熱水,取水不會造成分析范圍內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植被不會因缺水而干枯,對生態環境影響甚微;⑤建設項目取水不存在脫水河段,不改變水生動植物繁衍和生存保障,建設項目的取水不會導致項目區河段內魚類和水生生物群種的滅絕。
5.水資源保護措施
(1)在開發過程中,必須按地熱資源的埋藏與分布狀況,根據開采權益保護半徑劃定開采區保護范圍,嚴格按照熱水的可采量開采,防止因過量開采導致資源枯竭和地面沉降等環境地質問題。(2)加強地熱資源開發中的動態監測工作,建立完善的地熱動態監測系統。在地熱開采利用過程中實時采集和監控水位、水量、水質、水溫變化的變化情況,對地熱水的動態變化進行長期的觀測和監測,科學規劃和調控地熱資源。(3)①嚴禁將地熱水作為飲用水使用;②在地熱水供給區域設置警示標志,嚴禁任何有關人員及游客飲用地熱水;③為避免游人在游泳時誤食地熱水造成傷害,開發游泳池或水上娛樂項目時不宜使用地熱水。
6.結論
DR1地熱井水質良好,且含有理療保健作用的微量元素,放射性物質及劇毒物質未檢出,適宜作為溫泉及洗浴用水。項目取用水合理,地熱水補給來源充足,水源保護措施到位,退水對外界影響甚微。項目水土保持和水環境保護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設計符合實際,具有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可以達到強化管理、合理開發、高效利用、有效保護水資源的目的。故本項目溫泉用水取水合理可行。
作者:馬婧 單位:山東地礦新能源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張宗元,張誠,等.山東省郯城縣新村地區地熱資源普查報告[R].濟南:山東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2015
[2]山東臨沂郯城溫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R].天沐集團
- 上一篇:學前教育融入傳統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下一篇:路橋區扶貧開發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