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經濟學教學論文
時間:2022-06-04 03:58:02
導語:城市經濟學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城市經濟學誕生于1960年,它的研究對象可劃分為宏觀與微觀兩個方面:宏觀的城市經濟研究是以整個城市經濟活動作為考察對象,如城市經濟增長、城市化等;微觀的城市經濟研究考察的是城市中的單個經濟單位(個別企業、家庭),如城市生態環境等。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經濟不斷地受到各類人的關注,因而在教育中提高城市經濟學的教學質量也刻不容緩。目前,城市經濟學這門課程對于大多數經管專業的大學生以及研究生而言是一門必修的課程,課本里大部分講的是理論性的知識,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法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教師講學生聽,學生不能發揮自主性,完全以教師為中心,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并且理論性的知識比較枯燥,造成學生上課質量不高,不能發揮自主性。案例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所區別。案例教學法(case-basedteaching)起源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通過案例教學法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起來。教師采用案例教學法,用典型案例進行城市經濟學的講課,能使學生主動參與案例的分析和探討。學生不僅能發表自己的意見,還能建立各種聯系,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運用到案例上,具有很好的現實意義。講課過程中,學生能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與教師和同學進行討論,以此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案例教學法有明確的目的性。教師可以結合幾個具體案例讓學生進行相關的思考和分析。當然,學生也可以自己找合適的案例,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案例相結合,建立起一套屬于自己的邏輯思維方式和思考問題的方式,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現學現用。其次,案例教學法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學生對案例進行相關的解釋分析必須要擁有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而且對不同的案例要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這需要學生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和靈活的技巧來處理。案例教學法突出實踐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校就接觸并且學量的社會實際問題,把理論知識更好地運用在實際中。最后,案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和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進行互相溝通交流。這個過程是動態性的,比傳統的教學法更有意義,教師和學生可以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二、城市經濟學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1.讓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案例教學法的優勢在于收集了大量真實的案例。例如,城市物流部分的學習,以我國的金融中心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為例,這個案例教學的目標主要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上海發展物流產業的必要性,對發展的環境進行一些分析,對上海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相應的政策建議。首先,教師或學生對這個案例進行簡要評價,接著從物流園區的規模及物流基地的實現方面對上海物流業的特點進行簡要概述,然后對上海物流未來發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進行分析,最后對上海物流未來發展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議。在課堂上無論是教師從案例角度對城市物流進行一些分析還是學生上臺講,最后的效果肯定比教師單純的講述理論知識好。城市經濟學課程講述有關城市方面的相關經濟知識,在課堂上采用真實的城市經濟案例進行分析效果更好。因為一般來說,這些案例都有充分的數據以及相關機構的一些評論,這樣講課也更加有說服力,通過實際的案例可以更好地啟發學生思考。這樣學生以后可以把課本上的相關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2.讓學生有興趣學習更多的相關知識。環境問題一直以來是我們比較關注的,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城市環境教學章節,學生可以就某個感興趣的案例進行一些具體分析。1956年日本的水俁病給當地居民帶來了想象不到的災難。學生可以分析日本水俁病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所造成的后果,提出一些建議。除了上面講的這些,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以自己家鄉或者大學所在城市為例子,進行環境方面的調查,得出相關的結論,這樣讓學生課后了解更多關于環境方面的知識,進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講述相關案例之后,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進行一些討論,教師和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相互之間都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3.能夠把知識變為技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說傳統教學方式是給學生“魚”,那么案例教學法則是給學生“漁”。這兩種教學方式的側重點不一樣,傳統的教學法側重于教師直接給予學生一些理論知識,沒有讓學生自主思考一些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我們會理解為教師講授的就是真理。案例教學法側重于從案例教學中引出規律,注重讓學生自主地思考以及解決相關問題,讓學生不斷地鍛煉自己,對提高學生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在城市土地一章,教師可以以長株潭城市群的區域城市土地利用為例,從長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的現狀出發,然后建立土地利用的整體框架,最后分析其意義。因為長株潭城市群的發展現在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所以對中國整體的土地利用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從這個案例當中,教師可以引出一些規律,以此對土地規劃感興趣的學生會有一些實際上的幫助,使學生能夠把學到的知識變為技能。
三、城市經濟學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案例設計
根據城市經濟學的學科性質,案例教學法在城市經濟學課程實施過程中,可以具體分為以下幾個部分。1.案例的相關材料。之前的教學模式中,案例的相關材料是教師和學生一起收集的,但是主題由教師設立,這對教學的意義不大。教師可以做下面的這些改進,以此提高教學質量。教師不用給學生指定某個題目。例如,在城市的基礎設施這一章,學生既可以寫城市的交通,也可以寫城市的物流等。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此展開資料的搜集。教師最好也不要指定哪個區域讓學生來寫,要讓學生去找比較感興趣的城市或者比較熟悉的城市。這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這個城市的理解,還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2.案例的形式。采取案例教學法除了教師講一些案例之外,也可以讓學生上臺以PPT的形式展示自己一周的學習成果,這樣會更有意義。學生分組的時候幾個人一組,但是布置PPT任務的時候最好讓一個人來做并上臺講述。如果小組一起來做PPT,那么有可能出現有學生偷懶的情況,這對其他學生是不公平的。所以最好是個人完成相應的任務,稍微附帶一點的強制性,以此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最后以PPT的形式上臺為其他的學生進行相關講述。3.考核。考核基本是平時成績占一部分,最后按一定比例納入期末成績。學生上臺進行PPT講解的時候,教師需要看學生的PPT的內容是否豐富,這可以看出學生課后用功的程度,可以作為評分的一個尺度。學生講完自己的PPT之后,教師可以先對內容做總體評價,對不足的地方發表教師的見解,班上其他的同學也可以針對PPT里面有疑問的地方進行提問,最后教師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匯報內容進行評分。4.歸納總結。以PPT作為課后作業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區域進行相關分析,對自己熟悉的城市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相對于其他的課后作業,做PPT并且上臺演講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某個知識點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增強學生的積極性。上臺講PPT的次數多了,學生就會更加自信,不怯場,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幫助,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等。這個案例設計與傳統的案例教學不一樣,傳統的教學案例是教師講解一個案例,而這個案例設計是讓學生以講PPT的形式講述一個案例。相比之下,后者比前者更加有意思,也更有意義。除此之外,教師通過學生講的知識能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以此建立一個案例庫,這對之后的教學工作的開展非常有利。
四、總結
案例教學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城市經濟學。當然,傳統的教學模式也不能少。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是互相補充的,理論教學為案例教學提供分析的基礎和框架,案例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教學相關內容的理解。案例教學能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加專注,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改變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案例教學讓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對學生的意見進行相關評價,這樣不僅學生和教師的關系更加和諧,學生也能掌握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陳柳欽.城市經濟學的學科特質與特性探討[J].實事求是,2011
[2]陳永華,于偉.上海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環境分析及策略建議[J].區域經濟,2008
[3]張琦.城市經濟學案例分析[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2
[4]張延.日本水俁病和水俁灣的環境恢復與保護[J].水利技術監督,2006
[5]錢靜.案例教學法在宏微觀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
[6]張萍.長株潭城市群發展報告[R].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7]韓玉剛,曹賢忠.案例教學法在產業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J].大學教育,2012
作者:楊晨 謝守紅 單位:浙江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上一篇:衛生經濟學教學論文
- 下一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