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醫院經濟管理創新對策
時間:2022-06-21 02:49:11
導語:新形勢醫院經濟管理創新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社會醫療體系的建設與發展不斷完善,在滿足了公眾差異化、多元化醫療保障服務需求的同時,也對醫療產業的經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精細化、專業化的要求。醫療市場環境的復雜性,使得醫療單位為確保自身競爭與發展的優勢,需要在創新經管思維、體系與方法的基礎上,積極引進、推廣現代技術應用,深入、全面分析醫療系統支付體系、資金結構、運行形式等方面的動態變化,立足于長效管理與經營規劃,科學探索現代經管創新發展路徑,從根本上提升醫療資源的配置效率,全面增強醫療單位綜合服務品質。
【關鍵詞】創新理念;完善制度;現代技術
一、醫療單位新形勢下經管工作創新面臨的主要問題
1.經管工作創新意識薄弱。醫療體系發展邁入創新改革的重要階段,政府部門基于公眾醫療服務多元化訴求與醫療產業改革的要求,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醫療改革政策,從宏觀規劃的角度出發,對產業的發展進行了整體性的統籌與指導,使得醫療管理與服務體系的建設在協同性目標的引領下,面向公眾提供了更加便利化、高效化的衛生保障服務。然而,由于政策改革需要一定的過渡階段,部分醫療單位長期受傳統經管思維的影響,創新意識相對薄弱,盡管已經逐步認識到現代化醫療財務內控、業財融合等模式的優勢作用,但在改革政策的實際落實階段,仍舊缺乏相應的制度、經濟、人才支持,導致整體改革進程相對滯后。2.收支形式與資金結構的轉變影響。為了進一步推進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的健全發展,“新農合”、現代醫療保險等相關制度不斷創新,醫保付費的模式已經逐步取代了自費醫療模式。當前階段,隨著醫療改革戰略的廣泛實行與深入影響,社會公共醫療保障服務面的覆蓋率已經達到97%以上,原有的醫療服務支付體系也出現了對應的轉變。醫保管理中心成為第三方付費審核單位,負責對醫保項目的實際執行情況進行評估與審核,在醫療報銷項目的支付管理階段,醫療單位需要與醫保中心進行有效對接,在核實相關項目情況后,制定醫療服務、用藥方案。醫療服務費用支付形式的轉變,在優化了醫療收費結構的同時,也對醫療單位財務管理、醫療服務等相關工作人員提出了更專業、嚴格的要求。此外,在經管體系的建設與調整環節,部分醫療單位缺乏協同性、統一性的改革規劃,使得收付項目管理不合理、信息對接不暢、服務流程不規范等問題時有發生。3.經管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在醫療服務質效不斷提升的背景下,醫療資源的配置結構被進一步優化,面向公眾提供的服務項目更多樣,隨之而來的醫院經管工作需要處理的財務數據量也大幅度提升。針對該種情況,基于醫療單位實際管理與服務需求,積極引進業財融合、財務一體化等現代經管模式成為優化內控體系、保障服務質效的重要路徑?,F階段,盡管部分醫療單位已經逐步認識到智慧醫院建設的重要意義,但由于信息化建設基礎薄弱、財務管理系統設計與應用不合理、缺乏具有信息素養的管理人才等問題,使得財務信息化整體建設存在遲滯性、單一化的問題。如,在智慧醫院模式的實際建設階段,基于一體化管理平臺,可以向公眾提供網上預約、咨詢等服務。但由于缺乏智能化醫療服務體系的建設經驗,有時會出現數據信息處理與反饋不及時、預約信息不完整、服務費用支付流程復雜、醫療服務資源分配不均衡等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管模式創新改革的進程。
二、醫院全面推進經管體系創新的具體對策
1.創新經濟管理實踐工作理念?,F階段,醫療單位面臨的發展環境出現了巨大的轉變,醫療市場的競爭、發展形勢更復雜,為保證醫院長效戰略規劃的有序、高效落實,需要從思想、技術、制度等層面出發,推進經管制度的合理創新。在創新經管工作思想方面,第一,醫院應加強醫改政策、現代經管理念、醫療服務責任意識等方面的教育引導,鼓勵醫療工作者、財務管理人員樹立起創新發展、求真務實的工作意識,切實履行崗位職責,為醫院管理創新戰略的落實奠定思想基礎;第二,制定科學的績效考核和員工激勵制度,通過物質、精神結合的方式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職工參與內部改革的動力,充分發揮自身價值;第三,加強復合型、實踐型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加大醫療體系專業人才培育制度的優化建設投入。醫療單位應基于管理制度改革過程中人才需求的變化,對配套的人才培訓機制與選拔標準進行針對性地調整,為醫療單位探索經管創新路徑提供人才保障。2.合理規劃,積極引進現代管理技術。信息時代,為提升醫院對經管信息的分析與整合效率,推進經管體系信息化、一體化建設勢在必行。首先,醫療單位應結合當前醫療單位財務管控、資金分配、信息化建設等相關情況,根據醫院長效經營與管理規劃,建立協同化的經濟管理目標,統籌全局,協調各項醫療、管理資源的調配,以社會公眾差異化、多元化的服務需求為改革導向,做好整體規劃工作;其次,在引進現代管理技術時,應在原有的信息化建設基礎上,實現硬件設施的升級革新與軟件程序的配套性定制、引進,合理融入大數據、物聯網、遠程通訊等技術,提供更便利、高效的線上服務、自主服務等項目;第三,加快財務數據共享中心的建設,將各科室、部門的信息上傳到共享中心,通過一體化平臺對財務信息進行全面、集中整合,為各部門的業務決策提供助力。3.完善經管規范機制。新形勢下,為全面提升現代經管模式的建設效率,醫療單位應逐步完善對應的監督、規范與績效機制。在制度建設環節,一方面,應構建起動態監管機制,強化資金管控。資金鏈的管理是經管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有效控制醫療領域市場、政策、行業等方面改革帶來的風險,醫院應不斷完善工作監管機制,并建立覆蓋資金利用全過程的風險評估、預警、控制機制,為改革戰略的全面落實提供制度保障。此外,將現代經濟管理體系以制度化的形式實施,還可以為財務人員的實踐工作提供規范性的引導,形成常規化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合理設置績效評估、考核指標體系,細化成本管理目標,做好醫療資源整合、調配等相關信息的分析處理工作,為績效管理、經濟決策等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同時,進一步做好以科室為主體的預算編制及經濟管理,做好績效評價體系建設,把抓成本、抓效率變成主動行為。
【參考文獻】
[1]石立宣.徐冬清.新醫改政策下醫院經濟管理模式的現狀與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9(31):208
[2]左秀桃.新時期醫院經濟管理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19(04):205-206
[3]金鴻瑋.全成本精細化管理在醫院經濟管理中的運用[J].財經界,2020,568(33):85-86
作者:邵菲 單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上一篇:新農村建設背景農業經濟管理措施
- 下一篇:鄉村振興戰略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