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價與經濟增長悖論分析

時間:2022-12-21 09:23:30

導語:低油價與經濟增長悖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油價與經濟增長悖論分析

[摘要]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世界經濟按下暫停鍵,各國經濟發展面臨困難,各國積極尋找解決道。原油受需求減弱的影響,價格不斷下行,甚至出現負油價。本文從影響全球通脹較大因素的原油價格角度入手,淺議油價對經濟復蘇的影響,以期預測原油價格的未來走勢。

[關鍵詞]原油;價格;通脹;利率;量化寬松

美國原油WTI價格在2021年6月逐步突破了70美元/桶,刷新了年內新高。而此時距離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已有近一年半的時間。2020年一季度,新冠疫情在世界的蔓延,導致世界經濟暫時停擺,全球運輸業停擺,原油需求急劇萎縮,曾經一度銳減了30%。世界經濟一度進入“至暗時刻”,直到二季度原油價格觸底反彈,緩慢爬升,至今漲了近12個月。近5年的原油價格走勢,國際油價寬幅震蕩。本文選取2016年11月至今的美國WTI原油價格走勢,探討油價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這個階段,涵蓋了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就任的第45界任期以及拜登當選的最新總統任期。美國WTI油價經歷了三個波幅較大的階段。第一個階段,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油價處于上升階段,從49美元上漲至73美元,漲幅49%。第二個階段,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WTI油價整體下行,在此期間,出現過一個黑天鵝事件,2019年9月中旬,無人機攻擊了沙特的兩處石油設施。影響原油穩定供應。9月16日,北海原油BRENT開盤大漲,在市場做多熱情的鼓動下,一度漲至19%,當日收盤漲12.79%,是近30年罕見漲幅;上海原油期貨開市高漲,收盤漲6.35%。然而此次事件,雖然短期影響油價劇烈波動,仍然無礙油價下行的大趨勢。9月下旬,沙特加緊維修設施,逐漸恢復供應,國際油價難以支撐高價,逐漸回落。油價下跌持續到到2020年4月,迎來更大的黑天鵝事件,在新冠疫情迅速蔓延全球的背景下,WTI原油的5月期貨價格,甚至出現史無前例的的負值,崩盤的情緒彌漫市場。第三個階段,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全球主要經濟體相繼釋放流動性,重整經濟,WTI油價回升,截至6月,油價回升至70美元,重新恢復到近3年的高點水平。自2017年,美國第45任總統特朗普履職期間,國際油價總體是上漲的,尤其在2018年5月,特朗普政府退出了伊朗核協議,市場擔憂供應緊張,原油價格上漲。但是,特朗普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對高油價的“不喜歡”,認為高油價對美國經濟造成很大的傷害,油價上行,導致了民眾的生活支出顯著增長。特朗普總統多次指責OPEC,要求其成員國增產來抑制油價。在2018年10至11月,國際油價迎來暴跌,布倫特和WTI原油價格皆下跌30%,特朗普總統難掩興奮之情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油價走低。相當于給美國和世界大減稅,希望油價能更低!”低油價是否真正的有利于經濟的長期發展呢?原油作為國際大宗商品,也被稱為現代工業之母,產業鏈長,影響著大眾日常生活。一般人的觀念認為,油價高企,會導致經濟的一系列問題,如增速放緩、通貨膨脹。但反過來思考,油價走低,能否促進了經濟發展?2008年,世界經歷金融風暴以后,原油價格始終低迷,世界經濟并無快速增長,反而存在較大的下行風險。或許實際情況和人們的感受,存在著較大偏差。首先,相對于經濟的擴張或收縮,石油價格是一個高度敏感的指標。石油制品以各種形式,出現在我們生活里。以美國的統計數據為例,下圖(圖1)結合了利率,通貨膨脹和GDP合并為一個復合指標,對比了WTI原油價格的相關性。以提供更直觀的比較。可以看出,油價傾向于沿著一個非常明確的趨勢交易……直到趨勢反轉。這在圖表的統計意義上來看,油價的大幅下跌趨勢,與經濟活動低迷、通脹下降以及隨后的利率下降的趨勢,處于正相關的關系。其次,比較美國五年和十年通脹率與油價的關系(圖2)。

油價漲,通脹率隨之上升,反之亦然。核心通脹率一旦超過2%的紅線,美聯儲的加息窗口將會打開,對過熱的經濟擴張活動進行降溫調節。2018年,原油價格穩步上漲,五年和十年通脹率突破了2%,就業和通脹持續向好,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增長持樂觀態度,隨著經濟復蘇,美聯儲在2018年3月、6月、9月和12月,先后4次加息。在經濟持續走低,急需刺激政策的現實情況下,油價上漲一般體現了需求增加、經濟趨勢樂觀發展;相反,如果油價不斷下跌,則顯示了經濟提振乏力,甚至可能進入通貨緊縮狀態,而這是經濟學家們最不愿看到的。通貨緊縮比通貨膨脹更加可怕,一旦經濟進入通縮階段,能夠采取的有效調節手段少之又少。低油價對經濟走勢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為企業和個體消費者層面。企業層面,油價下跌必然會導致能源企業的收入下降。鑒于能源行業具有資本密集的特點,需要大量的人力、設備、物流和其它支持。收入或利潤下降,將直接導致社會資本支出減少;資本支出減少,就業需求就會下降。能源領域單個工作崗位,可以派生出一系列相關行業的工作機會,金融、地產、零售、租賃等服務行業較為受益。能源企業的下行趨勢勢必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逐步蔓延到各個行業。隨著社會失業率上升、收入下降,各項經濟指標隨之進一步惡化。以美國北達科他州為例,2012年,該地區超過阿拉斯州,加成為美國第二大產油地區,僅次于德克薩斯州。然而經歷了短暫繁榮之后,2014年原油價格暴跌,當地原油相關企業裁員、停產、破產。經濟一落千丈,曾經興旺繁榮的房地產市場退潮,由盛轉衰。個體消費者層面,表面上看油價降低對消費者是利好,會有更多的余錢去投入到其他消費。但是,在消費支出固定的前提和假設下,經濟支出其實是一個“零和游戲”。汽油價格下跌并未使大家消費能力增強,也就是說,低油價并不能刺激社會整體消費規模的增加,因此對促進經濟增長不會產生任何正面作用。舉一個例子:假設油價下跌10美元/桶,汽油價格每升下降0.5元。消費者加滿一箱油,節省20元,而加油站的收入下降了20元,最終經濟結果等于零。另外,在汽油方面的花費降低,消費者很有可能選擇將更多的結余存入銀行,而不是用來做其他需求的消費。導致社會儲蓄總量隨之增加,反而成為經濟增長的拖累,社會經濟容易步入凱恩斯所提出的“節約悖論”的情形。即: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當利率及通貨膨脹率處于低位運行階段,低油價難以對經濟產生正面影響。按照正常邏輯,油價下降自然會壓低通貨膨脹率,但此時通貨膨脹率和利率已經很低了,各國中央銀行基本沒有空間再去調整貨幣政策。在過往的經濟歷程里,不斷證明:唯一會增加消費者支出的是收入的增加,而不是儲蓄的增加。

如果油價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低迷,無疑會對經濟產生更大的負面影響和傷害。首先失業、資本支出減少和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的負面影響,可能超過油價下跌帶來的任何微小經濟利益。其次,世界經濟動能趨弱,油價亦是“跌跌不休”,反映了人們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人們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影響原油價格走勢,低位徘徊的原油價格再反過來進一步加深人們的擔憂,這是一個典型的“自我實現”的寓言。人們對經濟的憂慮的觀念,不斷得以強化,形成固有的思維定勢。近幾年國際油價暴跌后,從國際社會的反應來看,大部分國家為了避免經濟的萎縮,基本上對穩定油價,達成某些程度的一致共識。采取各種手段和措施來維護經濟的穩定。最有影響力的,當屬歐佩克的平衡原油供需關系的行為。比如在2018年四季度,因油價暴跌引發的對經濟衰退或者通貨緊縮的擔憂,引起部分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關注。2018年12月3日,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宣布原油生產削減日均32.5萬桶,此次減產計劃的削減幅度超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三個最小的成員國——赤道幾內亞、加蓬和剛果共和國的總產量;12月7日,歐佩克會議結束,達成OPEC+減產120萬桶/日的協議。從WTI原油價格走勢來看,效果明顯,油價在2019年初能夠得以反彈。2020年初,為應對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重創,世界主要經濟體紛紛采取措施。以美國為例,3月16日,美聯儲一改以往升息的姿態,將聯邦利率的目標區間調至0-0.25%,推出7000億美元的大規模量化寬松計劃,而彼時,WTI原油較疫情前,已下跌了50%。零利率對于普通民眾來說,儲蓄已然沒什么作用,甚至假如推出負利率政策,反而讓儲戶的資金縮水,與其儲蓄,不如迫使大家去消費或投資。另外通過量化寬松來放水,刺激通脹,避免經濟陷入通縮。到四月,美國政府繼續加碼救助計劃,直接給民眾發錢紓困,通過增加收入的方法用于民眾的消費支出。從效果來看,WTI價格自2020年4月觸底后,反彈回升,延續至2021年6月。與此同時,2020年3月,我國央行13日宣布,決定3月16日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在抗擊疫情疫情的經濟思路,同樣圍繞著“貨幣政策、監管措施、紓困方案”三管齊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原油進口國,對外依存度相對高。自2018年3月26日,上海原油期貨開市以來,上交所的原油價格走勢與WTI和布倫特期貨基本吻合。交易所數據顯示,上海原油期貨與布倫特期貨價格的相關度高達93.1%。在2020年嚴峻的疫情形勢下,我國經濟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不言而喻,但是202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仍較比上年增長2.3%。反過來,如果原油價格受需求不足的拖累,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全球經濟也不會那么快的止跌反彈。以史為鑒,回顧過往,伴隨疲弱的經濟形勢,有必要需要更理性的看待原油價格對經濟的影響,而不是單純一味的追求最低的油價。

[參考文獻]

[1]陳小茹.新冠疫情緣何讓原油變成“燙手山芋”[N].中國青年報,2020-04-23(001).

[2]許孝如.國際油價破70美元大關,一年猛漲近300%,交易員瘋狂押注100美元看漲期權[N].證券時報,2021-06-10(001).

[3]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M].商務印書館,1987.

[4](美)戴維·邁爾斯(DavidG.Myers).社會心理學[M].侯玉波,樂國安,張智勇等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作者:張靜 單位:中化石油廣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