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品類別與國際經濟周期分析

時間:2022-01-21 11:22:05

導語:貿易品類別與國際經濟周期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貿易品類別與國際經濟周期分析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往來開始注重經濟周期協動性研究。基于這種認識,本文結合貿易品類別國際經濟周期關系,對貿易品類別與國際經濟周期協動性展開了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了相應政策建議,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貿易品;類別;國際經濟周期;協動性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發展受到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在國家貿易額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還應加強貿易品類別與國際經濟周期協動性關系的分析,以便為國家與國家間的貿易合作提供科學指導,實現國內經濟師與國際經濟的協調發展,為國家經濟的穩步發展提供保障。

一、貿易品類別與國際經濟周期關系

從國際貿易開展情況來看,不同國家對外貿易存在較大的商品類別差異。按照聯合國采用的BEC貿易品類別劃分方法,貿易品包含消費品、資本品和中間品三大類。以中日雙邊貿易為例,主要涉及有機化學品、鋼鐵、通用工業機械設備等,消費品、資本品占80%左右[1]。在與美國、德國等歐美發達國家往來中,總貿易品中20%以上為消費品和資本品,中間品占50%左右。而在與印度和馬來西亞等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往來中,80%以上貿易為中間品,資本品和消費品占進出口總額不到10%。以消費品為主進行國際貿易,在國家技術進步的情況下,與之貿易往來的國家的商品會被替代,導致該國出口商品價格下降,促使世界對該國商品需求增加[2]。與此同時,生產該國同類型產品,將導致該國因產品價格下降減少對外投資,使得該國產出和消費增加。因此在國家生產品貿易規模較大的情況,國際經濟周期的協動性將較高。

二、貿易品類別與國際經濟周期協動性

(一)研究模型。在研究貿易品類別與國際經濟周期協動性時,需要對經濟環境進行假設,假定存在兩個國家分別為H和F,各國存在家庭、企業、零售商三個經濟主體。其中,家庭依靠提供勞動獲得收入,并用收入消費,剩余部分貸給企業。企業通過進口國外商品和雇傭勞動開展生產活動,零售商通過企業獲得商品,并通過加工促使商品產生差異,獲得市場壟斷力。政府通過預算實現平衡約束,并發行貨幣實現支付轉移。引入BGG模型,可以建立研究模型,Corrii,t=β0+β1comcii,t+γXii,t+δii+δii,t,式中Corrii,t為國家i和j在t時期經濟周期協動度,comcii,t指的是該時期兩國雙邊貿易中c類商品比重,Xii,t則是包含產業相似度、人均實際GDP、雙邊貿易程度和金融一體化程度等在內的系列控制變量,δii為特定國家相關未觀察因素,能夠對不按照時間變化的差異性隨機擾動項進行控制。(二)實證分析。實證分析采用的樣本為聯合國UNCOMTRADE數據庫中2010-2016年區間的數據,需要對該期間內與中國有雙邊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貿易額占對外貿易總額比重進行計算,從中篩選出平均值超出1%的國家和地區。按照BEC分類標準,需要對各類貿易品在雙邊貿易中的比重進行計算,得到各類商品平均比重。通過發分析可以發現,中國對外貿易中,91%的資本品為機械設備和其他資本品,86%的消費品為其他未具體說明消費品,中間品也大多為機械設備與其他資本品零附件或其他未具體說明的工業用原料。為確定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經濟周期協動性,還要選用實際GDP增長率進行截面數據分析,利用雙邊貿易在兩國總貿易中的比例和總產出中比例對貿易密度和強度進行衡量。在模型分析時,還要采用Hausman進行檢驗判別。從分析結果來看,消費品比例系數在1%水平經過顯著性檢驗,為負顯著,反映出貿易品規模與經濟協動性負相關。從穩健性檢驗結果來看,消費品比例系數均為負值,無明顯變化,均為1%水平,因此說明其與經濟協動性存在穩健負相關關系。在資本品的品類中,機械設備與其他資本品與經濟周期協動性正相關,其中商品機械設備與其他資本品進出口占91%,具有較強專業性,難以被其他商品替代。從總體上來看,資本品系數始終能夠達到1%顯著水平,并且為正相關。中間品的分類較多,并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從具體分類上來看,包含工業用初級食品和飲料等在內的商品系數為負,可替代性較低,對經濟協動性影響較小。而機械設備及其他零附件系數顯著為正,對經濟協動性影響較大。(三)政策建議。在中國經濟取得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進出口貿易不斷加大,想要抵抗國際經濟沖擊,還要激發內在動力,使國內資本通過各種渠道參與海外資源開發,以便使中國在國際資源市場上的地位得到穩固,促使中國經濟從依賴出口和投資向內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轉變[3]。針對非周期經濟波動,還要加強安全預警機制的建立,通過有效防范保證國家經濟平穩發展。因此在貿易品類別與國際經濟周期協調發展方面,還要通過稅收改革、支付轉移、貨幣政策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增大貿易品替代彈性,繼而使經濟周期協動性變化幅度得到減小,促使國內經濟更好適應國際經濟變化趨勢。

三、結語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貿易品類別與國際經濟周期之間存在不同協動性,消費品和資本品比例分別與經濟協動性呈顯著負相關和正相關的關系,中間品可以劃分為接近消費品和資本品兩類,替代彈性越低的對協動度影響越小。因此政府還應針對不同貿易品類采取有針對性的規劃發展策略,把握國際經濟周期波動規律,促使國內經濟發展與國際經濟發展相協調。

參考文獻

[1]荊豪哲.國際貿易對經濟周期傳導機制的分析[J].經貿實踐,2018(10).

[2]李雯.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與國際貿易模式研究——基于空調行業的分析[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7(3).

[3]于佳永.貿易品類別和國際經濟周期的協調發展[J].現代商業,2016(11).

作者:夏蘭 單位:南昌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