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政策與措施研究
時間:2022-02-14 11:14:39
導語:國際貿易政策與措施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發展,我國與世界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推動我國周邊地區經濟的共贏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這也直接地帶動了我國的國際貿易發展,對提高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就高中生的角度看國際貿易政策與措施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中生的角度;國際貿易政策;措施
對國際貿易的政策與措施的研究,是一項重要的經濟學課題,同時也是每個高中學校必須要設置的課程之一,這項課程可以讓每一個學生能夠了解到不同國家的國情與相關的貿易情況,對國際貿易趨勢有基本的了解,本文接下來將會談一下對國際貿易政策與措施的研究的看法。
一、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
自由貿易政策重在“自由”二字,這種類型的貿易對于金口河出口都不限制,其發展不僅可以很大程度的消除國際貿易之間存在的限制于障礙,還能清除進口與出口中存在的競爭,保護貿易則與自由貿易的概念相反,它對進出口的貿易進行限制,不僅能保護貿易市場還能擴大出口額,例如“韓國的大米”:韓國移植對他們本國市場之內的大米進行嚴密的保護,但是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一直致力于讓韓國開放其大米的市場,包括大米在內的其他農產品的價格在韓國政府的保護下,價格也是非常的高的,韓國的國土面積比較小,耕地面積相對來講也很小,在加上政府的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政策。所以只能提高市場農產品的價格讓國民承擔巨額費用,但是這些年來,在世界經濟貿易組織的壓力之下,韓國慢慢的打開了國門,世界上各個國家的農產品慢慢的以低價進入韓國農產品市場,在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推進的時代背景之下,自由貿易促使了資源的優益化,實現了利益的最大化。這個著名的時間就是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政策引起的。
二、我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演變
對外政策是中國的政府對進口與出口進行貿易管理的政策,但是對外貿易的目標是保護我國的市場經濟,擴寬我國的產品出口市場,完善我國的產業結構,維護本國對外政治,我國的貿易政策從建國到1978年,我國的經濟體制呈現出了封閉性與國家統治下的貿易保護政策。1978-1992年時,開放式保護貿易政策,1992-2001年時自由化傾向保護貿易,在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經濟貿易組織,實現公平與保護并存的貿易。當今世界,國際經濟格局、多邊經濟貿易都發生著深刻復雜的變化,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為了能夠更好的實施對外開放政策,推動我國全方位開放建設的新格局,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2013年,提出了適應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帶一路”戰略,旨在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資源互補,增強沿線國家之間的信任感,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在多國的經濟貿易過程中,加強了多國經濟貿易國家間的文化交流和思維交換,也增強了沿線國家間的友誼。取得各個國家都滿意的成果,促進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
三、國際貿易措施體系
國際貿易措施體系是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而國際貿易措施分為三類:(1)關稅措施:指的是出口與進口的商品在經過國家的邊境的時候,向產品本國進出口征收的一種稅。關稅對國家可以產生積極的作用,不僅可以提高國家的財政收入,調動國內市場產品的生產,對本國經濟起到保護的作用,還能對其他國家的經濟起到一個調節作用,但是實行關說并不只有積極意義,還會產生消極的后果,使得消費者的經濟負擔加重,特別是低收入群體他們的可支配收入不斷減少,影響了生活質量,國內的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不斷降低,國內與國外同一種產品的市場差價巨大,有可能成為走私的對象。(2)非關稅措施:是指關稅以外一切的限制進口的各種措施。(3)鼓勵出口和出口管制措施:出口管制的形式分為單邊出口管制和多邊出口管制。
四、國家政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與啟示
自從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國的對外貿易進入了新的時期,步入了全面發展的階段,所以我國對外貿易理應跟上時代,進而夠促進我國企業的發展,最終促進我國的全面發展,使我國的經濟發展能夠依然平穩的發展下去。“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不僅推動了經濟的發展,還帶來了許許多多的貿易摩擦,如技術壁壘帶來的摩擦、反傾銷帶來的摩擦等,我們應該找對角度,立足于國情、基于現實,而我國總體發展無論是經濟基礎還是上層建筑都與其他西方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所以我們要增強國際綜合力,為我國發展奠定基礎。在國際上貿易方面,最主要的是各個國家之間的溝通,與國際經濟貿易的規則和習慣有著很大的聯系。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為了能夠更好的融入世界,十分重視普及經濟政策。從高中生的角度看國際貿易政策與措施的研究給我們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好處:首先,能夠讓我們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學習更為專業的知識,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能夠讓我們更好的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最后,能夠讓我們更好的走出去,我國的產品要想能夠走向世界,就必須加強宣傳,讓全世界更好地了解我們的產品,這樣能夠增強我國產品的競爭力。國際經濟與貿易涉及的資金往來都是很重大的,涉及的商業邏輯是非常嚴密的。這種特性對國際經濟貿易語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嚴密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缺一不可,而英語滿足了國際經濟貿易語言的全部要求,不僅在在全球范圍內使用的范圍廣,而且還具有很好的針對性、極強的實用性、極高的精準性、全面的層次性和靈活的延展性等。
五、結語
總而言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與落實,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及經濟全球化產生著深遠的影響。高中生應該認真的了解國家的國際貿易政策與措施。
參考文獻:
[1]葉紫,柴宇曦,馬述忠.應對國際貿易政策變動引發的跨境電商經營風險[J].浙江經濟,2017(21).
[2]柳劍平.國際貿易政策的政治屬性分析[J].江漢論壇,2013(10).
[3]王永昆.國際貿易政策———西方國際貿易理論介評第十一講[J].國際貿易,2015(11).
[4]熊菲,徐雅靜.對國際貿易政策的博弈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09(22).
作者:吳曦隆 單位:河北省冀州中學
- 上一篇:國際經濟貿易對外貿易戰略選擇
- 下一篇: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