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古巴經貿發展趨勢
時間:2022-12-20 11:38:57
導語:中國與古巴經貿發展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張威顧學明工作單位: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中國和古巴同為社會主義國家,不僅有著悠久的傳統友誼,也有著進一步深化合作的美好愿望。但從目前情況看,仍存在著諸多制約因素影響著中古經貿合作的發展水平。(一)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古巴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因素主要取決于兩個國家:即美國和委內瑞拉。半個多世紀以來,古巴受到美國的全面經濟封鎖,與古巴的經貿往來可能遭致美國的制裁和打擊,這早已成為古巴與其他國家發展經貿關系的巨大障礙。雖然美國總統奧巴馬采取了一些措施緩和兩國之間的矛盾,例如,2011年奧巴馬宣布允許美國人出于學術、教育、文化和宗教目的前往古巴旅行,允許美國公民在限定數量內向古巴公民匯款,并允許美國國際機場在限定的條件下運營飛往古巴的包租航班。但是,這些措施并不意味著美國對古巴政策導向的根本轉變,既有的風險依然存在。從委內瑞拉的情況看,古巴與委內瑞拉的關系密切,委內瑞拉對古巴的石油出口對古巴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影響重大,一旦兩國的密切關系發生變化,必將對古巴的經濟社會發展造成較大的沖擊,也將對中國企業與古巴的經貿合作產生不利影響。(二)內部政策因素古巴實行的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社會運行由國家經濟計劃統一調配,市場對國內和國際開放程度都有待提高。盡管古共六大綱領致力于推動經濟“更新”,確定了未來古巴經濟發展模式和總體方向,實施了一系列增強經濟活力的政策,包括放寬對個體工商戶的限制,開放178項經濟活動,允許自主經營,放寬外商投資條件等。但大部分市場經營活動仍由國家計劃統一實行,對外資審批十分謹慎,政策執行層面不可預見的因素較多,投資環境仍有待進一步完善。此外,古巴對外匯實行管制,本國貨幣不能自由兌換,美元只能在一定范圍內流通,如美元商店、旅游飯店等,也可購買緊俏物資,如燃料、建材等。同時,古巴發行一種可自由兌換的比索。2003年,古巴中央銀行頒布第65/2003號行令,決定加強對外匯的管制。古巴企業和單位間以美元和其他外匯結算改為用可兌換的比索結算,原在銀行開立美元或其他外匯賬戶一律改為可兌換比索賬戶。古巴企業在對外交易中收到的美元由古巴商業銀行自動轉為可兌換比索,其美元由商業銀行交中央銀行。企業進口或涉外合同中所需的外匯,須經批準方可從銀行購買,這大大降低了對外貿易支付能力。而這些因素也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企業與古巴企業之間的深入合作。(三)發展基礎因素近年來,古巴經濟總體保持持續增長勢頭,2009-2011年,古巴經濟增速分別為1.4%、2.1%和2.7%,但與同期2.2%、3.9%和3.3%的世界經濟增速相比,古巴仍處于落后水平。目前,古巴傳統產業日漸萎縮,農業增長緩慢,制糖和雪茄制造業的產業優勢日漸衰落,2011年,古巴糖產量降至120萬噸,比1990年的800萬噸下降了85%。古巴經濟發展過程中,短缺經濟的特征依然十分顯著,居民的生活需求與有限的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矛盾??傮w上看,古巴經濟發展基礎仍比較脆弱,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中古經貿合作的增長潛力。
從中古經貿合作的前景看,貨物貿易與雙向投資的發展短期內難有大的改觀,服務貿易領域有望成為中古經貿合作的新增長點。從貨物貿易的情況看,中古雙方都有進一步加強和提升經貿合作的愿望與需求,但雙邊貿易規模快速提升難度較大。這是由于,一方面古巴實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仍保持生產生活資料配給制,且外匯緊張,短期內大量進口中國商品的可能性較小。另一方面,古巴對華出口以資源和農副產品為主,產能相對穩定,即使中國有強烈的進口需求也無法在短期內大幅提高產能,僅能保持一定增長。從雙邊投資的情況看,古方的政策和政策的執行情況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雙邊投資的發展走向和規模。目前,古共六大確定的經濟社會政策綱領為中古雙向投資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但其投資環境能否得到實質改善將成為影響中國投資古巴的重要因素,在古巴關于外匯、外籍勞工等方面的限制條件得到根本改變之前,中國對古巴的投資規??蛛y有大幅增長。服務貿易有望成為中古經貿合作的新增長點。這是由于,醫療服務業是古巴近年來新興的優勢領域。自20世紀80年代末,政府開始大力推動生物醫藥科學和技術發展。古巴現已建成15個生物醫藥科研中心和企業,擁有2400名科研人員,推出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包括抗癌藥物、乙肝疫苗和甘蔗提取的保健品等,并成功地實現了研究成果的產業化。此外,古巴擁有285年的醫療培訓經驗,與90多個國家有合作關系,4萬多名古巴醫療人員在全球70多個國家從事醫療服務工作,在糖尿病、癌癥治療等若干領域處于全球領先水平。中國消費者對古巴醫療服務水平也給予了高度認同。因此,若雙方能夠尋找到適當的合作方式,醫療服務貿易可望成為推動中古經貿合作的重要增長點。
(一)建立多層次的合作交流機制充分利用和完善中國—古巴政府間經貿混委會合作機制,加強政府間聯系,探索新的合作形式和合作領域,分享經驗、加強合作。推動高層互訪制度化、常態化,加深了解、增進互信、擴大共識,為中古深化經貿合作創造良好環境。建立和完善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各類開發區、企業、商會協會、民間團體、學界和研究機構等機構和組織積極參與的多層次合作機制,推動合作主體和合作方式多元化。(二)加強多領域的政策溝通與協調一方面要加強雙邊貿易政策的溝通與交流,提高對外貿易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預見性。特別是要在雙方關心的重點商品和具有發展潛力的服務貿易領域,加強合作,探索新的方式。同時,研究制定有利于擴大雙邊及多邊貿易規模的政策措施,共同努力消除貿易障礙,充分發揮中古貿易合作的互補性,挖掘雙邊貿易合作潛力,防止發生貿易糾紛和貿易摩擦。此外,雙方應密切配合、協調立場,積極參與多邊及區域貿易談判,確保多邊貿易體制有利于中國和古巴增強競爭力,實現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要加強雙向投資政策的溝通與交流,提高投資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預見性。在旅游、礦產、石油、能源(太陽能、風能等)和包裝制造等古巴鼓勵投資的優先領域,特別是在石油、鎳礦及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加強政策協調,促進中國對古巴投資發展。研究并推動完善投資促進體系和政策措施,在現行國家法律框架下相互給予優惠待遇,平等對待所有投資者,依照國際公認的規則和做法公正解決可能產生的爭議,提供投資保障。(三)開展多種形式的貿易投資促進活動通過支持在對方國家設立貿易和投資促進機構,系統搜集和整理各種法律法規變化、各地方貿易與投資環境、國有企業民營化等有關情況,向企業提供貿易與投資機會和投資環境等方面的相關信息。同時,幫助企業解決在當地遇到的各種問題,協調與相關部門的聯系。鼓勵兩國貿易與投資考察團互訪,召開各種貿易或投資洽談會,開展各種文化交流活動,鼓勵兩國企業積極參加廣交會、京交會、高交會、哈瓦那展覽會等各種展會活動。促進雙方金融機構合作,為中古雙邊貿易與投資合作項目提供外匯、信貸、保險等支持。促進貨幣及清算合作,逐步推動實行本幣貿易結算。推動東道國向對方投資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四)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場古巴地處加勒比海的核心地帶,在拉美地區影響較大。古巴的主要貿易伙伴除中國外,主要有委內瑞拉、西班牙和巴西等國家,古巴一半以上的對外貿易集中在美洲地區,并與玻利維亞、巴拿馬、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等國簽署了貿易協定,是拉美一體化協會、加勒比國家聯盟、加勒比論壇、美洲玻利瓦爾聯盟等國際組織的成員國,市場輻射范圍涵蓋拉丁美洲各個國家。中古間的經貿合作既要充分考慮兩國間業已形成的友好關系,同時,也要客觀認識古巴國內市場狹小、外匯短缺等因素。因此,通過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場有望成為擴大中古經貿合作的有效途徑。目前,中國對古巴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汽車、服裝等領域,在中國制造業出口正日益向產業鏈高端延伸的背景下,抓住古共六大鼓勵發展出口加工和進口替代產業的機會,發揮古巴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區域一體化組織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合資、獨資、國際經濟聯合體合同等多種方式,在古巴投資生產中國具有優勢的制造業產品,并直接出口到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場,這既有助于培育古巴產業基礎,提升出口創匯能力,又有助于擴大中國在拉美與加勒比地區的貿易規模,提升中國品牌和標準的影響力。(五)改善貿易投資環境當前古巴貿易投資環境仍很不完善,計劃經濟色彩濃厚,仍基本屬于“政府主導型”。因此,應積極推動古方減少對企業行為及價格等方面的控制和干預,減少對民間和市場主導的投資活動的限制和干預,努力消除影響企業投資經營活動的障礙因素,進一步簡化投資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共同努力促進投資行業和區域的多樣化。在改善軟環境的同時,加強通信、交通、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此外,雙方應努力構建投資企業向東道國政府反映經營障礙的有效和快捷渠道。提高通關效率,降低雙邊貿易交易成本。加強技術標準、認證、檢驗檢疫等領域的合作,削減技術貿易壁壘。擴大通關領域的人員交流和信息交流,探討消除通關障礙的解決方案,推動協調兩國的通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加強海運與空運合作,促進兩國貨物、人員流動的常態化、規?;捅憷#┌l揮對外援助的積極作用雙方應加強在對外援助領域的溝通與交流,使古方能夠更好地了解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和具體操作程序,充分利用中國外援來提升古巴的自主發展能力,改變以一般物資援助為主的發展現狀,積極拓寬古巴利用中國對外援助的領域和方式,充分利用中國的優惠貸款資金,通過對外援助進一步帶動中古經貿合作的深化發展。同時,結合古方的實際需要,加強對古巴的援外培訓工作,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政府研修、學歷學位教育、專業技術培訓以及人員交流項目,為中古兩國深化貿易與投資合作、為古巴經濟模式更新提供人才保障。
- 上一篇:外經貿監督機制問題探索
- 下一篇:當代商貿物流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