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壓控開關配水技術探析

時間:2022-06-26 11:05:56

導語:油田壓控開關配水技術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油田壓控開關配水技術探析

(1)井下分注工具。壓控開關中的井下分注工具主要是由電池、軟件轉換芯片、可調式進水口、壓力傳感接收器、電動機以及電池筒等所組成,其主要如圖一所示。其中可調節式進水口的主要主要功能就是通過調節孔徑的大小來控制進水量,以此達到分層配注的目的,在進水筒的外壁上有4個對稱的可調節式的進水口,調節進水口孔徑主要是由電動機來完成的,其孔徑的調節范圍在1—5mm,每調節一次以后要變動0.3mm。而壓力傳感器主要采用的是硅疊硅隔離膜片技術,這種技術是一種比較復雜的三層半導體工藝相結合的結構,其復雜的物理結構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壓力傳感器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接受地面壓力的波動,通過井筒中的水將地面壓力波動傳遞到井底中,相對于傳統的工藝而言,其地面信息傳遞到井底不需要電纜。

(2)地面電腦設置裝置。其軟件系統主要由數據處理和工具設置兩大功能模塊所組成,切換工具在標定工作的模式上可以進行運行,其軟件流程主要如圖2所示。圖2軟件流程1.3該技術的實際應用以及效果分析在2007年,長慶隴東油田引進了該技術,并在現場進行了實施。在該油田中,有一口一封二級的偏心分層注水井,全井的配注為35m3/d,其上層的配注為25m3/d,下層的配注為10m3/d。在注水井實行檢串作業的時候,在地面應該把壓控開關設置為關閉的狀態,再將其放入到井底,同時井下2層的可調水嘴孔設置為0,便于坐封,檢串結束以后,其坐封正常,方可進行現場的調試,通過調試可以發現分層配注的合格率達到了100%,其調配的過程主要如下:(1)在地面上把壓控開關臨界的壓力設置為3.0MPa,當注水井油壓表的壓力值大于3.0MPa的時候,其壓控開關應該默認為高壓;如果油壓表的壓力值小于3.0MPa的時候,壓力孔開關應該默認為低壓。(2)在調配分注井的時候,應該從最下層依次地往最上層進行調配,避免打開封隔器的洗井通道。根據以往的調配經驗,把第二層可調水嘴的直徑設置到第8檔,其孔徑值為φ3.0mm,確保其在可調范圍內的中間值。此外,在調配分層注水量的時候,不需要進行動力測試,由技術人員通過流量表、注水閥門以及壓力表一次性完成調配。

(3)具體打碼操作流程主要如下:第一,明確注水井的井口油管和套管的進出口閥是否完好,壓力表和閥組間的水表是否完好;第二,把高壓放空水龍袋接到放空管處,以此確保在進行卸壓的時候,水流能夠及時地排進排污池中,不會污染井場;第三,把閥組之間該單井的注水閥開到最大,并記錄該井在正注的時候油壓表值從0上升到3.0MPa這一過程所需的時間,再記錄井口壓力從7.0MPa卸壓到3.0MPa時所需的時間,井筒在加壓和卸壓的時候,其井口的操作流程主要圖三所示和圖四所示;第四,在井口的第二層中孔徑的初設值為φ3.0mm,處于第8檔位,接著進行井口打壓,以此類推促使井口的壓力波動值符合壓力碼的標準值。打開第二層水嘴,其孔徑的大小為φ3.0mm,同時該注水井下層水嘴也已經打開,且注水穩定以后,套壓為0,油壓為18MPa,則說明該封隔器坐封完好。第五,調節下層注水量,其下層的配注為10m3/d,即為0.42m3/h,在閥組之間對來水閘閥實行調節,通過其調節結果,可以發現水表流量一般穩定在0.45m3/h,即為10.8m3/d,同時井口的油壓值穩定為17.5MPa;第六,在進行打碼的時候,由于上層的吸水性較好,其配注較高,因此,在設置水嘴孔徑的時候,其孔徑初設值為φ3.0mm,接著在井口依次進行打碼,并向井底傳輸壓力波動,待上層的水嘴打開以后,其套壓就會迅速的上升,油壓則會相應地有所下降,其流量比較大;第七,在調節上層水量的時候,在閥組之間進行閘閥調節的時候,把油壓控制在17.5MPa的范圍內,若流量表的水量在穩定后其值為1.7m3/h,即為41m3/d的時候,說明上層的可調水嘴的直徑過大。第七,把上層的可調水嘴的直徑設置為φ2.7mm的時候,在完成好水嘴直徑調節后,應進行閘閥的調節,把油壓控制在17.5MPa的范圍以內,待流量表水量穩定后為1.5m3/h.即為36.2m3/d,則全井的調配工作完畢。

壓控開關工作是一種機電一體化的產品,其壓力傳感器主要是利用介質水來接受地面的信息,完全取代了以往傳統的用電纜進行井下和地面之間信息的聯系方式,達到了在正常生產狀態下,可以對高含水油進行堵水或者找水等工藝,其操作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使用起來也比較方便。同時設定壓力碼和現場施工的科學、合理匹配,將地面的一些有關命令傳遞到井下的壓控開關上,能夠隨時地進行生產層的調整,對于油田的開發生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壓控開關能在正常的泵抽狀態下獲取任意層段的含水數據及其產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潛泵井和斜井不能測試等相關問題。相對于傳統、常規的分注工藝而言,這種及時有效地降低了投撈水嘴的相關工作量以及其調試費用,解決了在常規調配中所遇到的儀器“撈不上來、下不去”等各項問題,具有安全可靠、施工周期短、成本低一級操控方便等特點,通過一次管柱來完成井下關井測壓以及分層注水等功能,其調配的范圍較為廣泛,能夠隨意且頻繁地進行操控。油田井下壓控開關智能配水技術在傳統溫度(450℃左右)工藝的基礎上進行補充、發展以及創新,逐漸擴大了其使用的范圍,推動了油田分注工藝的發展。

本文作者:艾爾肯·艾拜工作單位:新疆阜康準東準油股份公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