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板填料技術經(jīng)濟分析
時間:2022-12-13 03:17:54
導語:斜板填料技術經(jīng)濟分析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國家對煙氣排放要求的提高[1-2],各火力發(fā)電企業(yè)對現(xiàn)有脫硫[3-4]裝置進行提標改造,目前對現(xiàn)有裝置進行升級改造脫硫的推薦方案主要有:單pH值串聯(lián)脫硫塔、單pH值并聯(lián)脫硫塔、單pH值增加原脫硫塔噴淋量及雙循環(huán)脫硫[5-7](即將吸收塔循環(huán)漿液分為兩個獨立的反應罐和形成兩個循環(huán)回路,每條循環(huán)回路在不同pH值下運行,使脫硫反應在較為理想的條件下進行,可采用單塔雙循環(huán)或雙塔雙循環(huán))提升脫硫效率,除塵用濕式靜電除塵[8](即凈煙氣通過電場力作用吸附到集塵極上,通過噴水將極板上的粉塵沖刷到灰斗中排出。同時,噴到煙道中的水霧既能捕獲微小煙塵又能降電阻率,利于微塵向極板移動)提升除塵效率。以上方案是在現(xiàn)有的噴淋塔脫硫方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的,先進行了脫硫提效、后進行除塵提效處理,兩種提效分開獨立進行,以達到環(huán)保排放指標。整個實施過程總投資大,運行費用高,且雙循環(huán)高pH值漿液氧化率低,其流經(jīng)AFT塔、泵、管道、集液環(huán)、集液漏斗、噴淋管等區(qū)域多,造成流經(jīng)設備內壁的結垢多,需定期停機處理。也有公司采用在現(xiàn)有塔內噴淋層下方增設篩板式[9]或管式[10]增效器,噴淋層上方設計多級高效除霧器的除塵脫硫一體化技術,幾種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本文提出了一種適用于濕法脫硫的斜板填料[11],同樣可達到超低排放的效果,且投資、運行費用更低。
1斜板填料工作原理
氣液接觸吸收有兩種理論模型,一種是氣包水模型,另一種是水包氣模型。氣包水模型,氣體是連續(xù)相,水是分散相,氣與水通過液滴的表面接觸,氣體中的二氧化硫穿過液滴界面進入液相,因此要提高脫硫效率,必須增大氣液接觸面積和接觸時間,即通過噴嘴霧化吸收液和增加塔高實現(xiàn),但霧化液滴的粒徑越小,越容易被煙氣帶走,為后續(xù)除塵裝置增加了負荷,脫硫率與除霧負荷是相沖突的。水包氣模型,水是連續(xù)相,氣體是分散相,氣泡穿過吸收液,氣與水通過氣體的表面接觸,氣體中的二氧化硫穿過氣包界面進入液相,在氣體離開液體時,也會夾帶一些液滴,但夾帶的液滴粒徑較霧化噴嘴噴出的液滴粒徑相比,平均相差兩個數(shù)量級[12-13],為后續(xù)除塵裝置帶來了便利,脫硫率對除霧負荷影響較小。斜板填料作吸收載體利用的是水包氣模型,圖1是斜板填料在脫硫塔內工作的原理圖,斜板填料是由斜板和壁板組成,脫硫塔上部噴淋落下的吸收液液滴落到斜板上,吸收液滴沿斜坡方向下滑,離開斜板后以液膜形式形成第一層液膜,直到落到第二層斜板,到達第二層斜板后吸收液又沿斜坡方向下滑,離開斜板后又以液膜形式形成第二層液膜,依次再形成第三層液膜;煙氣則從斜板下部上行,依次穿透第三層液膜、第二層液膜、第一層液膜,煙氣穿透液膜的過程中,氣體穿過液體,煙氣被降溫、洗塵、二氧化硫被吸收。圖1斜板填料工作原理圖1.吸收液液滴,2.增效斜板,3.第一層液膜,4.煙氣,5.第二層液膜,6.增效壁板,7.第三層液膜。斜板填料可做成長方體形,單元斜板填料壁板寬為600~1000mm,長為1200~2000mm,高為400~600mm;斜板填料斜板有2~4層,兩層斜板之間間距100~150mm;斜板填料同層斜板之間間距150~250mm;斜板的板寬70~100mm之間,錐角在70°~120°之間。安裝時可直接將單元斜板填料組合、壘加即可。斜板填料具有:(1)操作彈性大,吸收液容易成膜。由于斜板的導流作用,只要有吸收液通過斜板,均被斜板導流形成液膜,不受煙氣、吸收液流量大小的影響。(2)具有均布煙氣分布的效果。通過調整斜板填料的斜板間距,可調整塔截面上不同區(qū)域的開孔率,達到在煙氣上升的短距離內實現(xiàn)煙氣均布。(3)兼有脫硫、收塵雙重效果。在煙氣穿透液膜時,煙氣中二氧化硫被吸收的同時煙氣中煙塵也一并被液體捕獲。(4)系統(tǒng)結構簡單,易于安裝維護。斜板填料由斜板、壁板組成單元結構,并采用FRP、PP、PE、合金等型材,斜板填料單元之間的拼接采用合金緊固件連接。在脫硫塔內件安裝時,無需塔內焊接動火,施工方便。
2工藝流程
圖2是裝置的工藝流程圖,原煙氣從脫硫塔中部進入塔內并向上,經(jīng)氣體均布板初步對煙氣均布,在氣體分布板上表面有一定持液層,可吸收洗滌煙氣中部分二氧化硫和煙塵。經(jīng)初步洗滌的煙氣進入斜板填料層,煙氣被再次均布,煙氣多次穿透斜板填料形成液膜,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和煙塵被進一步吸收、洗滌。然后煙氣穿過氣液分布板,在氣液均布板上表面持有較高pH值的吸收液,再次吸收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和煙塵。最后煙氣經(jīng)塔上部的除霧器除霧并排出塔外。圖2工藝流程圖1.吸收液循環(huán)泵,2.塔體,3.氣體均布板,4.斜板填料,5.氣液均布板,6.循環(huán)管,7.吸收劑分布管,8.高效除霧器
3經(jīng)濟分析
以某電廠2×300MW機組煙氣量為例,分別采用傳統(tǒng)高效脫硫除塵裝置和本技術斜板填料脫硫除塵裝置進行投資和運行分析對比,煙氣參數(shù)見下表1(單臺爐)。煙氣成分測定參數(shù):標準狀態(tài),濕基,實際過量空氣系數(shù)=1.323,BMCR。3.1脫硫主要設備參數(shù)經(jīng)核算,兩種裝置脫硫塔系統(tǒng)主要設備參數(shù)見表2。由表看出:傳統(tǒng)高效脫硫除塵塔較高,而斜板填料高效除塵脫硫塔較矮,主要是由于:(1)液氣比下降,漿液循環(huán)量減少,使?jié){液循環(huán)池體積減小了一半以上,(2)用斜板填料代替了原先的噴淋層。3.2經(jīng)濟分析3.2.1投資成本對比經(jīng)核算,兩種裝置投資成本比較見表3。由表3可以看出,采用斜板填料高效除塵脫硫裝置投資成本較低,是傳統(tǒng)工藝的72%左右。如傳統(tǒng)高效脫硫裝置后面,再增加濕式電除塵器,則傳統(tǒng)裝置的投資費用更高,本技術高效脫硫除塵裝置的投資成本優(yōu)勢更明顯。3.2.2廠用電對比經(jīng)核算,兩種裝置廠用電對比見表4。由表4看出,采用斜板填料高效除塵脫硫裝置用電較低,是傳統(tǒng)工藝的18%左右。按全國平均廠用電0.3935元/度計,節(jié)約電費1357.575元/時,年按5500小時計,年可節(jié)省746.6萬元左右。如傳統(tǒng)高效脫硫裝置后面,再增加濕式電除塵器,則本裝置高效除塵脫硫裝置廠用電耗會更有優(yōu)勢。
4結論
(1)斜板填料具有吸收液成膜容易,操作彈性大、均布煙氣分布、系統(tǒng)結構簡單、易于安裝維護的特點,還兼有脫硫收塵的雙重效果。(2)斜板填料高效除塵脫硫裝置投資成本是傳統(tǒng)工藝的60%左右,用電成本是傳統(tǒng)工藝的18%左右,具有十分明顯的優(yōu)勢。
作者:高勁豪 高原 單位:1.常州大學 2.南京碧林環(huán)??萍加邢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