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節水可持續發展論文
時間:2022-06-01 03:42:19
導語:農業節水可持續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是我國第一產業,盡管我國城市化進程在不斷地加快,但是我國的農業人口依然是占有很大的比例,為此發展農業依然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第一要務。此外,我國也屬于水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而水資源卻是發展農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尤其是一些水田,更是不能沒有水資源,所以實現農業節水是當務之急,其不僅影響著經濟社會環境,同時也能夠促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節水與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首先,農業節水是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涵蓋的內容有很多,而農業節水無疑是最重要的方面,因為我國的農業種植面積很大,如貫徹落實農業節水技術,水資源的利用率將會顯著提高,同時水資源也能夠得到合理配置,這為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其次,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為農業節水的實施提供了參考依據,傳統的農業節水意識并不高,人們并不認為農業節水會帶來哪些益處,尤其是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節水意識更差,但是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提出來之后,人們逐漸的意識到節水的重要性,不僅關系自身,更關乎后代人,只有做到了農業節水,農業才能夠進入到現代化,而社會環境也才能夠有所改善。最后,國家鼓勵政策,使得農業節水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成為了現實,國家采取各種手段,鼓勵人們農業創新,發展節水灌溉等技術,因為農業節水的意識越來越高,參與其中的人們也就越來越多,隨著農業節水初見成效,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也逐漸的實現,而且國家在制定各項制度時,將農業節水與經濟社會環境已經密切結合起來,所以當人們投入到農業節水事業中時,實際上就是在為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準備。
2發展農業節水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因為現階段我國的水資源十分匱乏,因此農業節水有其必要性,在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引導下,農業節水更顯重要。其重要舉措如下:首先,提高人們農業節水的意識,農業節水效果與農戶的節水意識息息相關,如果農戶沒有這種意識,農業節水效果很難顯現,甚至無法繼續進行下去,為此,提高農戶的節水意識是關鍵。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大眾媒體進行傳播,在傳播期間,應該站在農民自身的角度去考慮宣傳,讓農戶感受到,農業節水對自身有著極大的益處,這樣農業用戶就會潛意識里接受,從而將其付諸實踐。另外,農業技術工作人員,可以定期與農戶進行交流,指導其學習,利用先進的節水技術等。其次,按照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發展農業,有些地區水資源并不豐富,卻種植的是水田,而有些地區水資源相對豐富,種植的卻是旱田,針對此種情況,當地農業部門應該要求農業按照實際情況來種植農作物,并且合理的調整灌溉方式等。有些地區比較適合種植樹木等,當地政府可以鼓勵農戶種植果樹,并且宣傳種植方法以及灌溉方法等。有些地區,水資源十分匱乏,當地政府可以向農戶推廣抗旱作物,同時引進抗旱栽培技術等,同時這些地區,一定要注重降水的利用程度,幫助農戶建立蓄水庫等。再次,大力推廣使用旱作農業,我國目前已經研發和引進了很多旱作農業技術,但是其真正的利用程度卻不高,有些技術因為宣傳力度不足,人們對此知之甚少,而在農業節水的號召下,大力推廣使用旱作農業技術已成為必然。比如推廣使用補水技術或者是微節水工程,通過先進技術的應用,使得天然降水分配更加合理,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都能夠進行優化配置,另外,如果是梯田,可以將雨水都聚集在梯田坡面的下面,之后進行農田灌溉;有關部門還需要大力推廣使用耐旱性比較強的農作物品種,同時使用高校的栽培技術,按照農作物自身對水的不同需求來選擇適應的種植結構,發展具有當地特色的農作物品種,同時還需要新品種的使用。第四,增強生物育種技術的應用不同種類、品種的農作物的抗旱性能具有非常大的差異。我國目前現有的常規育種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節水農業的需求,因此對農作物種類、品種的改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努力發展生物技術,培育出具有多抗基因的農作物,使得農作物能夠抗旱、抗病蟲害、高產等。第五,建立節水農業技術體系建立節水農業技術體系,要依據當地的農業發展現狀和農業技術的基礎,將水利和農藝、工程管理、現代灌溉方式等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這樣能夠改善農田的灌溉方式,提高對水資源的利用率。
3結語
綜上所述,要實現農業節水,是因為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種植結構不合理或者種植作物品種不夠先進,或者是灌溉方式不夠合理,所以存在著嚴重浪費的現象,我國的水資源原本就十分的缺乏,如果任其發展下去,整個農業種植將會陷入到缺水的狀態中,所以農業節水已經成為當務之急,而且站在更高的角度上來將,農業節水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進程,所以需要必須引起重視。
作者:高春偉單位:黑龍江省海倫農場
- 上一篇:連片特困地區可持續發展論文
- 下一篇: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論文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