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種業回顧與可持續發展展望

時間:2022-12-11 08:06:05

導語:甜菜種業回顧與可持續發展展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甜菜種業回顧與可持續發展展望

1中國甜菜種子種植的發展歷程

中國的甜菜種植起始于1906年,甜菜主要種植在中國的東北和西北地區。近年,甜菜種子的種植面積逐年下降,黑龍江省甜菜的種植面積幾乎沒有。盡管甜菜的種植歷史久遠,但直到18世紀中后期才被當作主要的糖料作物來種植,伴隨著甜菜品質的不斷改良和制糖工藝的不斷進步,糖業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甜菜的種植面積曾經一度占到全世界糖料作物種植面積的1/3,僅次于甘蔗的種植面積。近年,糖用甜菜的種植面積大幅度下降,同時伴隨著甜菜的總產量降低,2012年,甜菜產量為3680萬t,僅為甘蔗產量的1/4。甜菜主要種植在北半球的冷涼地區,且種植范圍覆蓋了全球四十余個國家,其中歐洲的甜菜種植面積最大,其次為北美和亞洲。在這些種植甜菜的國家中,種植面積較大的國家為烏克蘭、法國、美國、俄羅斯、波蘭、德國和中國。1906年,甜菜種子被引進中國大面積種植,兩年以后,第1個糖廠在阿城建立(阿什河糖廠)。隨著種植經驗的不斷積累,1936年甜菜的種植面積達2.4萬hm2。隨后另外兩家糖廠在呼蘭和范家屯建立,且當地的菜糖產量超過兩萬t。1949年以后,新中國政府更加重視甜菜產業的發展,指定并且落實了一系列的經濟政策鼓勵農民種植甜菜,甜菜的種植面積持續加倍增長。從1949年開始,只用了3年時間就完成了對阿城糖廠、呼蘭糖廠和范家屯糖廠這3個糖廠的修復和擴建。與此同時,甜菜在新疆和內蒙古大面積種植,一大批新興糖廠在相應的甜菜種植區建立,東北種植區(紅光糖廠、齊齊哈爾糖廠、友誼糖廠、新中國糖廠及和平糖廠),內蒙古種植區(包頭糖廠、呼和浩特糖廠),山西種植區(大同糖廠),甘肅種植區(黃羊鎮糖廠),新疆種植區(八一糖廠),這些糖廠的日處理甜菜能力超過1000t。1958~1980年,甜菜的種植范圍擴大到中國的15個省,總種植面積達140萬hm2,糖產量翻了一倍。20世紀70年代甜菜生產主要集中在北部、東北和西北地區,隨后黃淮海地區也有種植,建立糖廠超過100個,其中有13個糖廠的日處理能力超過1000t。1980~1990年,中國的甜菜種植面積達到頂峰,1991年,種植面積達到歷史最高的78萬hm2,是新中國成立使其甜菜種植面積的45倍,躋身世界第3位,甜菜年產量為10752萬t。1990年開始,中國的經濟形勢以及國家的相關政策導致了許多糖廠的關閉,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1)糖廠管理欠缺。(2)國外甜菜品種的盲目引進,包括一些抗病性差含糖率低的品種。(3)國際糖價低迷的影響及進口糖的沖擊。(4)中國甘蔗糖的迅速發展,導致甜菜的種植面價下降,從1998年的58萬hm2降至1999年的34萬hm2,2004年甜菜的種植面積為18萬hm2。由于中國人口的增加及居民飲食結構的改變,從2005年開始,食糖的消費量持續上升,許多現有的糖業集團抓住機遇發展糖業,一些財富500強企業開始涉足糖業,例如華資實業、河北天露、中糧集團(COFFCO)、英聯糖業和南糖等公司陸續在中國的東北、北部及西北區建立了一系列新的糖廠。這些企業采用以人為本的經濟理念,逐步建立了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給整個糖業帶來了新的生命力。在2006~2007年甜菜生產季,甜菜產量達到124萬t,幾乎接近了歷史最高水平的167萬t,菜糖產量也占到中國總產糖量的12%。然而在過去的十年期間,甜菜種業和糖廠遇到了許多問題,加上國際糖價格持續走低,甜菜的種植面積一直維持在20萬hm2左右,同時甜菜產量在100萬t左右徘徊。

2甜菜種業及糖廠的現狀

目前,中國95%以上的甜菜種子市場被KWS、Syngenta、SESVanderHave、STRUBE、MARIBO、BETA等國外甜菜種業公司瓜分,而國產的甜菜種子則在競爭中不斷退出市場,雖然中國的一些甜菜育種單位和育種專家仍然在堅持優良品種的選育,但由于種子加工技術落后,丸粒化設備欠缺等條件的限制,目前已經很少見到國產甜菜種子的身影。近年,糖廠和種業公司為甜菜種植做了很多努力,包括給農民提供各種幫助便于農民種植甜菜,下鄉給農民提供技術支持,同時提高研發水平,在新疆和內蒙古,大型甜菜播種機和收獲機的使用提高了甜菜種植的機械化水平,甜菜種植大戶的比例也越來越多,種植的水平也越來越標準。2012年,中國甜菜產量為1174萬t,是繼2003年以來甜菜產量最高的一年,且甜菜單產也提高了。新疆、黑龍江和內蒙古三省區甜菜產量分別為69.85t/hm2、37.44t/hm2和38.42t/hm2,然而菜糖產量卻下降了,僅為108萬t,且糖廠的經濟效益在該榨季也最低,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兩低一高”,甜菜含糖率低,菜糖出售價格低,甜菜收購價高。2013年甜菜種子銷量明顯下降,糖廠開始收縮,制糖企業子公司損失嚴重,逐步停止了甜菜生產同時縮減了種植面積。在甜菜種植區黑龍江,佳木斯南華賽瑞糖廠、南華海倫糖廠、博天望奎分公司、寧安鏡泊湖糖廠停產。黑龍江農墾北大荒糖業有限公司、南華九三糖廠、博天糖業有限公司依安分公司、博城北方糖業有限公司和拜泉飛雪糖業有限公司繼續生產,但這幾個糖廠的甜菜種植面積從8萬hm2下降至2.5萬hm2,在糖料產區新疆,14家糖企的甜菜種植面積從2012年的7.3萬hm2下降至6.3萬hm2。在內蒙古糖料產區,種植面積從4.3萬hm2下降至3.7萬hm2。

3甜菜種業現存的問題

3.1甜菜種植的展望和糖廠的管理

一是一些種植區域不重視甜菜的含糖量,比如在黑龍江省望奎、蘭西和海倫這幾個甜菜種植區,黑土地黏性大,玉米配套種植大面積使用氮肥導致了深沉土壤中殘留了大量的氮肥,加之長年的高降雨量,導致甜菜含糖量下降。二是不科學的甜菜收益比較和農民種植熱情的降低,比如:在新疆,農民認為種植甜菜的經濟效益比不上棉花和番茄,同時有的農戶認為甜菜的經濟效益遠不如玉米,這些情況主要是由于農戶對于甜菜銷售價格等優勢缺乏合理的認識。三是甜菜種植地塊的連作,不能夠保證4~5年的合理輪作,輪作年限被縮短至2~3年,導致根腐病等嚴重病害的發生,甜菜產量受損,含糖率下降。四是一些大的糖廠開始陸續大規模引進使用與國外土壤條件、管理水平及收獲習慣的大型機械,目的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甜菜種植成本。然而,引進的生產設備不能完全滿足中國的自然環境和生產條件,因此并未起到預期效果。例如:在2008~2010年間,許多種植地采用大面積的機械化種植,不利的是春旱、夏季暴雨以及未能及時配套有效的農藥導致甜菜缺苗、雜草、病害嚴重,從而導致甜菜產量和經濟效益下降。利益共同體(Stakeholders)是現在發達國家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管理理念,但和國外的糖廠相比,中國糖廠單邊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忽略了利益共同體中其他合作方的利益,包括是市場規則下農民的效益。在過去的兩年里,甜菜種植面積大幅度下降,原材料不足,這些現象主要是由于2012年甜菜含糖量低,產量高,同時伴隨著混亂的糖價。糖廠過多的扣雜收費,傷害了農民的經濟利益,導致農民的種植甜菜的熱情下降。在世界上主要的糖料生產國家中,甜菜的收購價主要取決于含糖量,甜菜的種植者不僅關心甜菜單產更加注重含糖量,在中國,甜菜的收購價主要取決于其質量,而不取決于含糖量,因此農民盲目的追求單產從而不可避免的降低了含糖量。2011年,糖的市場價上升,甜菜的收購量也隨之上升,中國糖廠大幅度提高甜菜的收購價格,在黑龍江收購價一度達到580元/t,結果在接下來的2012年,甜菜含糖率的下降并伴隨著糖價的下跌,糖廠虧損嚴重。

3.2糖價的持續低迷

在過去的三年里,國際原糖價格降至最低水平,2014年8月,在中國不同市場區域,原糖價格下降至4200~4800元/t,與2013年同期相比降低了900元/t。

3.3甜菜含糖量逐漸下降

在2012~2013年,甜菜含糖量逐漸下降,中國東北甜菜種植區尤為明顯,平均含糖量僅為13%,新疆種植區其次,內蒙古甜菜含糖量想對穩定。導致甜菜含糖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灌溉措施的不合理、降雨量太大、國外高產品種的大面積種植、播種密度低以及氮肥的濫用等原因。

3.4甜菜單產的進一步提高

在過去的十年中,甜菜單產已經大幅提高,然而,現有的甜菜品種產量仍然低于國外高產品種,2003年中國甜菜產量平均為24.93t/hm2,到了2012年,甜菜產量已經翻倍至49.79t/hm2,新疆甜菜產量最高為69t/hm2,內蒙古和黑龍江甜菜產量也逐步提高,產量最高分別為38.42t/hm2以及37.44t/hm2。目前,甜菜單產主要取決于甜菜的保苗率,并且甜菜單產仍然有上升的空間和機遇。

4甜菜種業可持續發展展望

在中國的甜菜種植區域中,北部、西北和東北地區具有巨大的優勢,為了甜菜種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需要建立一系列合理的種植模式和企業管理制度,采用合理有時效性的科學技術手段,配套先進的農業機械化設備,逐步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制糖企業。

4.1加強甜菜的種植管理和企業的管理制度

根據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以及甜菜較高的經濟效益,在北部、西北和東北地區建立可持續的甜菜種業發展是可行的,但需要配套高產高糖的甜菜品種和高效的甜菜示范體系。例如在新疆,糖廠應該將重點放在伊犁、塔城、博樂、昌吉、巴音郭楞等糖料主產區,因為在這些區域有良好的甜菜生產基礎設施,且甜菜的生產技術體系成熟,單產高且競爭力強。在黑龍江的局部地區,甜菜種植面積應該相應地縮減,因為海倫、望奎這些地區甜菜含糖率低,種植其他作物經濟效益會更高。內蒙古甜菜種植應該向冷涼地區轉移,在中國北部的這三大甜菜種植區,高鹽堿地塊種植甜菜的經濟效益最大,因為甜菜擁有不可替代的耐鹽堿特性,研究發現,高鹽堿地區甜菜產量可達50t/hm2,且單產不比黑龍江非鹽堿地塊的產量低。在高鹽堿區域,根產量稍稍低于正常地塊,但蔗糖含量比非鹽堿地高。在過去的十年里,鹽堿地甜菜的種植被有限的栽培灌溉條件所限制,目前,地膜覆蓋的普遍使用、膜下滴灌技術、紙筒玉米移栽技術給高鹽堿地區甜菜的種植提供了空間。

4.2糖廠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改變目前的現狀

利益共同體的概念應該被建立,該理念的重點在于農業和農民,從以前的縱覽全局到現在的共贏。糖廠加強自我管理,提高糖廠工作人員的危機感,強化沒有糖、沒有糖廠就沒有工作的理念,發展實效詳細的甜菜收購監管機制,公平合理的分配土地及扣雜收費。發展一套獎勵體系,給予種植大戶獎勵以激發其種植積極性,給他們展示全面的生產示范,提供全面的幫助和支持,提供促進甜菜生產的原材料。實施具體的利益二次回歸,該舉措會促進制糖工業的發展,逐漸實現農業公司的合作類型,共同利益及規避風險的能力。為了更好地實現甜菜的含量公平收購,急需建立根據甜菜含糖量的收購機制,該措施可以提高甜菜收購的技術環節,杜絕不公平收購,可以影響甜菜生產的發展反向,同時有利于獎勵和約束機制,最終達到高產和高糖并重。

4.3利用科學技術手段提高甜菜含糖量

含糖量是提高農民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降低甜菜的收購價格,保證甜菜種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中國種植的甜菜種子幾乎都來自國外公司,這些外國公司培養的品種產量高,含糖較低,抗叢根病、根腐病及褐斑病性較差,因此非常有必要提高含糖量和抗病性。運用遺傳改良先進技術,調查生理生化指標及遺傳機制,有必要充分利用雜種優勢和雄性不育系的使用,分子標記可以用來分析甜菜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創造新的甜菜種質資源。最終,在以上這些技術基礎上,一套世界領先的甜菜技術體系可以被建立,以技術優勢作為領導方向,高產高糖抗病的親本材料和優異品種應運而生,尤其是一組優質、多抗病、適應性廣的高新品種可以培育出來。在三大甜菜種植區中,春天低溫干旱,土壤墑情低,夏季土壤溫度迅速升高,北部及西北地區降水量低,東北降雨量大,因此甜菜種植不應該局限于膜下滴管和紙筒育苗移栽技術。在播種季節,土壤墑情良好的地塊應該配套機械化精量點播。與無地膜覆蓋種植相比,地膜覆蓋可以提高甜菜產量約40%,結合保苗,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可提高產量約70%,含糖率可以提高0.5,經濟效益顯著。然而地膜覆蓋要求良好的操作技術,諸如高質量整地、精確播種、適時早播、合理密植及適時開膜。紙筒育苗移栽技術可以顯著提高甜菜的單產和含糖率,然而該技術要求結合營養土的準備、提前播種、控制苗床溫濕度、噴生長抑制劑、苗期鍛煉、早移栽等諸多技術環節,平作適合于西北區種植,壟作適合于北部地區種植。

4.4降低甜菜生產成本

近年,甜菜的機械化種植取得了顯著成績,許多糖廠、種植大戶和農村合作社購買了機械化的播種機、移栽機、噴藥機和甜菜收獲機。然而一些種植戶的生產條件依舊落后,他們需要更實際的技術幫助,對于這些種植戶而言,一套適合于他們的農機設備應該被開發并篩選出來。加強農民的科學種植培訓,利用國家的農機補貼逐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甜菜的大規模和大面積的集中種植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因此,全局統計調查甜菜種植面積至關重要,中國農村土地流轉系統要改進,農業種植基礎要加強,模式農業需要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社要廣泛建立,這些措施都會加速甜菜種植和收獲的機械化進程,降低甜菜種植成本,最終成立甜菜種植技術擴展小組,實現甜菜種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郭金山 葉秀娟 單位:新疆北大荒綠翔種業有限公司 新疆農科院奇臺麥類試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