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的職業教育理念研究

時間:2022-03-29 02:35:40

導語:可持續發展的職業教育理念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可持續發展的職業教育理念研究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人才的就業方向和社會功能決定了高等職業院校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當前形勢下,高職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現狀與社會現實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實現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形成高職院校獨特的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模式,是擺在高職院校面前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職業教育;學生素質;可持續發展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之下,企業對于高職畢業生的滿意度及社會和各用人單位對于高職畢業生的期許同高職畢業生的能力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讓高職畢業生可以適應社會發展,在激烈的就業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是對高職院校提出的新要求。要想有效解決以上問題,高職教育應注重對學生職業綜合素質與道德素質的培養,為社會打造綜合素質強的專業人才。

一、可持續發展理念在職業教育政策上的滲透

教高〔2006〕16號文中明確指出:“高等職業院校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要高度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遵紀守法意識,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2010年劉延東同志在教育部年度工作會議上指出:職業教育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這就為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提出了具體的方向。而這一點同樣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公開征求意見稿)》中得到了體現。從高職院校對人才的培養方向、教育功能及社會定位出發,高職院校對于高職學生的培養,應重視職業素質,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社會適應能力,增強其競爭力。

二、可持續發展理念在能力上的滲透

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和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是密不可分的。當前階段,許多發達國家以行業情況為依據,開發能力標準,并以此為依據界定職業教育教學內容、評價教育效果。所以,能力標準內容對職業教育學習者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及態度能產生直接的影響。可以說,能力標準內容是可持續發展理念具體到個人的重要載體。瑞典自1996年開始,進行了一項名為現代職業教育培訓班的改革實驗。此培訓班將實踐作為導向,進行基礎理論的學習,培訓時期,大約有2/3的時間需要花費在教育機構,其他時間都在生產崗位;將現代科技理論知識的應用作為培訓班的培訓重點,重視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以滿足勞動市場及個人需求作為培訓宗旨。該項改革以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目的在于使之前受過職業教育的學生更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三、可持續發展理念在職業教育教學上的滲透

在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上,職業院校要與企業和企業所在的行業進行深度合作與溝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校企結合,根據所處地域綠色經濟結構和綠色產業結構的不同,根據企業對人才的不同需求和素質要求,不斷調整高職院校自身的專業結構,開發系統的、與專業融為一體的、為企業和區域綠色經濟服務的職業課程設計。在職業素質教育的內容上,可持續發展理念應實現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機統一。例如可將當今社會有關可持續發展的熱點話題引入教學內容,通過引導學生學習或討論,將保護環境、珍惜資源、能源利用、多元文化等綠色主題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跟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深入學生的思維,最終通過三年的職業教育培訓讓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可以成為具有環保意識、具備終身學習理念的“綠色”技能型人才。在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上,采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模式,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標,以適度夠用為原則,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寓教于樂,讓學生邊學邊做,通過實踐教學提高職業素養和技術技能。同時,高職院校的教師在授課中要向學生傳授關于自身、關于專業、關于所處大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知識,將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融入到教學內容之中。這一點在當下很多專業的教學中都得到了體現,如建筑工程、室內設計、環境技術監測與治理等。近年來,一些職業院校開展的“資助成才,勵志成功”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職業院校學生通過自強不息、勤奮學習,展現了他們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并通過努力實現個人價值后又熱切回報社會。

什么是成才?“條條大路通羅馬。”學生的成長過程是豐富多彩的,學生的成功路徑也是多元化的。培養學生心理心智的健全發展和生命的個性化、可持續發展,才是職業教育領域正確的價值取向。教育的真諦就是讓學生成長為他自己。每個職校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他們都能成長為最好的自己,那么我們收獲的就將是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生命個體。職業院校應更加注重學生從自卑到自信、從稚嫩到成熟、從懶散迷茫到勤奮進取的成長歷程和發展軌跡。畢竟把學生培養成為真正優秀、獨立、可持續發展的個體才是教育的第一要義。

作者:石琳瑋 孟令玲 單位: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楊羽.關于“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內涵[J].求是,2001(24).

[2]黃堯.認真學習全面領會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18).

[3]劉志軍,齊紅然.論高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J].中國成人教育,2007(02).

[4]劉弘.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J].教育與職業,2007(02).

[5]高永會.高職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