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樹經營可持續發展論文

時間:2022-06-15 08:46:50

導語:桉樹經營可持續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桉樹經營可持續發展論文

摘要:桉樹作為我國主要的人工林種植品種,生長快、產期高、性能好、用途廣,能有效緩解我國木材供應緊張的局面,減少對于進口原木的依存度,保障我國的木材安全。但是目前的桉樹經營中尚存在一些問題,如長期地力維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穩定性等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桉樹經營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著重闡述了實現桉樹經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桉樹;經營;可持續發展

我國主要的人工林生產木材有楊樹、桉樹、松樹。桉樹具有生長快、周期短、產量高、性能好、用途廣等優點,可以在少量的林地上生產大量的木材,不但緩解了我國木材供給的壓力,還能保護天然林和生態林,保障了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和木材安全。桉樹又名尤加利樹,是桃金娘科、桉屬植物的總稱。常綠高大喬木,原產地為澳大利亞,屬于澳大利亞最具經濟價值的樹木。對于桉樹的雜交育種、無性繁育澳大利亞都屬于領先地位,尤其是對于桉樹工業林的經營管理以及加工利用。桉樹的適應性強,我國于80年代引進桉樹,桉樹種植現已遍及廣東、廣西、福建、云南等17個省市,已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木材資源。目前,中國是世界種植桉樹人工林面積第三的國家。

1桉樹種植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木材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資,其需求量急劇增加,木材加工業的快速發展更是導致了木材需求量的大幅增加,而國內木材的產量低所導致的供需不平衡,使我國從1995年到2013年這14年間原木進口量增長了17倍之多,導致我國對原木進口的依賴性不斷提高,甚至達到了警戒值50%。木材的供給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忽略的戰略問題。桉樹人工林的高效快速生產同時帶來了生態保護的作用。首先,桉樹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極強,每年每公頃桉樹可吸收二氧化碳6.63t,同時釋放大量的氧氣,對于減輕溫室效應非常重要。同時,桉樹還具有涵養水源、防風、保持水土等功能,能夠有效地改善氣候條件。桉木主要用途為制漿造紙和人造板工業。桉樹葉可提取精油和抗氧化的多酚物質,桉樹人工林種植的主要環節有整地、造林、撫育和施肥,勞動力密集,可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在南方很多林場和鄉村桉樹種植是其主要的經濟發展途徑,且桉樹是林業產業中經濟回報率最高的產業之一。桉樹種植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對于農村經濟發展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偠灾駱淠軌蚓徑馕覈静墓o張的局面,減少對于進口原木的依存度,保障我國的木材安全,發展我國的國民經濟,可以提高森林碳匯,發揮氣候調節和完善森林的生態和防護功能,可以促進林農增收。

2我國桉樹發展存在的問題

桉樹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速生樹種之一,一般5-8年就可采伐利用。目前,我國大多數的桉樹人工林都為商業林,其主要培育目標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經濟效益。因為“第二代效應”和輪伐期的縮短,導致了桉樹的生產量逐年下降。而整地的全面開墾和施肥的不合理也導致了桉樹的人工林地力衰退。定期除草撫育和造林密度大等都會造成桉樹人工林的生物多樣性降低,致使桉樹人工林的生態穩定性較差,主要為適應氣候和自然變化以及抗逆性等能力減弱。

3桉樹經營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林業是對森林生態系統在確保其生產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態系統的物種和生態多樣性不受損害的前提下而開展的林業實踐活動。桉樹作為我國的重要人工造林樹種之一,更應該做到可持續經營及發展。

3.1樹立桉樹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要做到桉樹經營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在觀念上有所轉變。以前的人工林主要是木材生產,將樹木和森林作為種植戶的私有財產進行封閉式經營,只是重視經濟利益。要做到可持續發展,就要將木材生產和環境保護并重,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基礎上,重視環境保護,將人工林看做整個地區的生態資源,進行開放式經營,主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全面發展。

3.2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

2001年,森林認證機構SmartWood對浙江臨安市國營昌華林場的森林進行了森林經營認證評估,這是我國第一家經過獨立第三方認證的森林經營單位。森林認證又稱木材認證,是森林可持續經營認證的簡稱,是促進森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森林認證可以提高森林的經營水平,穩定農產品現有市場,為其進軍新市場提供助力,森林和林產品認證在我國還屬于起步階段,其實施能夠為桉樹人工林發展提供制度保障,森林管理委員會要積極推廣該制度的實施。我國林業有關部門是桉樹產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要加強桉樹種植過程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對于種植桉樹的國有林場、大型企業集團,尤其是鄉村集體和農民,要重視其發展,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幫助其進行新技術推廣,提高林地生產力。同時,我國的桉樹人工林多是純桉樹林,樹種單一,生物多樣性低,穩定性差,在管理時一定要將其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來管理。在進行桉樹種植時要注意保留原有植被,尤其在小溪流的兩邊,我國林業部規定,必須要留有一定的原有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等問題。通過對原有植被的保護以及科學的管理,人工林區的生物多樣性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地力維護能力提高,在生物穩定性和林地可持續經營上有顯著的效果。

3.3有效的種植技術手段

(1)立地匹配我國對于桉樹的樹種、品種乃至無性系皆有了一定的研究,在進行種植時要選擇合適的種植區域,保證立地與樹種、品種或無性系相匹配,這樣才能保證桉樹的正常生長。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無性系造林的推廣,無性系的最大問題是品種單一,導致遺傳多樣性降低,且容易造成病蟲蔓延。因此在進行無性系人工林的種植時,要采用多種無性系搭配的方法,且至少要有十種以上的無性系,以確保人工林的穩定性。同時,無性系人工林如果使用多代的話,容易引起病蟲害的危害,且不利于維護地力,因此要對無性系進行不斷更新換代。(2)桉樹混交林混交林可以有效得提高人工林的可持續發展。桉樹可與相思混交,提高林分的生產力。進行混交林的種植時要注意目的樹種要選擇適生、速生、高大的樹種或樹源。桉樹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和各種營養資源,可以有效抵御不利環境和自然災害。同時混交后,植物多樣性增多,凋落物增加,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桉樹除了與相思混交之外,還可考慮林下種植灌木、草被,或利用造林地上的天然樹木草被。通過科學的造林作業設計,規定種植比例營造桉樹林,如規定:每種植桉樹連片33.3公頃以上必須同時種植別的鄉土樹種連片6.67公頃,以此避免桉樹的單一性達到樹種多樣性。當然,在進行人工林混交時要考慮到造林的成本和收益。(3)科學合理的整地方法在進行桉樹種植時,往往需要對種植區域進行整地,而一般的整地方式有煉山和整地穴,其破土面積大,大量的有機質和氮素被燒失,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和養分喪失。這些對于桉樹造林的可持續經營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應該進行造林方法的改進,現在已有的改進方法有砍除雜灌和使用除草劑以及挖暗穴的方法,挖暗穴的方法可以減小火災隱患,且避免水土流失,與明穴相比,桉樹的生長發育無明顯差別,且有助于桉樹經營的可持續發展。(4)病蟲害的控制桉樹的病蟲害主要有小卷蛾、青枯病、尺蠖、白蟻、大袋蛾、桉樹枝癭姬小蜂及焦枯病等。要有效地防治桉樹病蟲害,首先要掌握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和規律,同時,要對病蟲害進行監控,將蟲源消滅在早期。在進行病蟲害的控制時,要盡量地保護生態環境,如可以采用燈光誘殺成蟲的物理防治方法和使用生物農藥的生物防治方法,也可以采取人工捕捉的方法。同時,可以培育抗性較強的品種,增強人工林自身抗病蟲害的能力。最后,要加強檢疫,避免病原體和有害昆蟲,通過人工林苗木的運輸進行傳播,威脅更多人工林的安全。

4結語

桉樹具有生長快、周期短、產量高、性能好、用途廣等優點,能夠緩解我國木材供應緊張的局面,減少對于進口原木的依存度,保障我國的木材安全,發展我國的國民經濟,可以提高森林碳匯,發揮氣候調節和完善森林的生態和防護功能,可以促進林農增收。我國林業部門和各林場人員要樹立桉樹經營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通過科學管理,提高桉樹種植技術等手段,實現桉樹經營的可持續發展,使桉樹種植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潘智強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東門林場

【參考文獻】

[1]金大剛.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正確認識桉樹人工林的可持續經營[J].廣西林業科學,2006,35(4):188-191.

[2]楊民勝.深化桉樹科學經營,實現可持續發展[J].桉樹科技,2011,28(2):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