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業可持續發展四大隱患

時間:2022-08-06 10:09:45

導語:上市企業可持續發展四大隱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上市企業可持續發展四大隱患

1我國信息技術上市企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隱患

1.1在收入增速下滑和成本增長過快的雙重壓力下,盈利水平可能持續下降。近幾年,信息技術上市企業營業利潤增速大幅下滑,從2015年38.9%下滑至2017年21%,今年上半年為6.1%,比A股平均水平(剔除了金融、石油石化行業。下文同。)低20.5個百分點;資產報酬率從2015年8%下降至2017年4.9%,今年上半年為1.8%,同比減少0.6個百分點,比A股平均水平低0.6個百分點。從未來形勢看,信息技術上市企業營業利潤增速很可能會進一步放緩,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我國信息技術產業主要集中在民生領域,隨著人口紅利下降,全球市場尤其是我國境內開始出現飽和跡象(以手機為例,經歷了近10年增長后,隨著普及率逐漸飽和,2017年開始出現停滯趨勢,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2.4%,其中中國市場同比下降21%以上,創2013年第三季度以來單季最大跌幅),產業優勢已明顯下降。2015年,信息技術上市企業營業收入增速(46%)比A股平均水平高38個百分點,2017年下滑至4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進一步縮減至2.4個百分點。其中,海外收入占比不斷減少,從20%多下滑至今年上半年16%,2017年增速被A股平均水平趕超,今年上半年比其低4.1個百分點。隨著全球貿易摩擦升級,海外業務不利形勢將加劇。二是在生產要素價格上升和資產更新換代加快的影響下,信息技術上市企業經營成本和減值損失不斷擴大。今年上半年,營業成本同比增長18.7%,增速比營業收入高1.5個百分點,為2016年來首次趕超;三費(指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同比增長18.7%,增速比2017年全年水平和A股平均水平分別高4.6個和3.5個百分點;資產減值損失117.3億元,同比增長37.8%,總資產壞賬率(等于壞賬準備/未計提壞賬前的總資產)約為A股平均水平的2.5倍。隨著我們人口老齡化、國家生態治理,資源緊缺等趨勢變化,企業經營成本將居高不下。1.2金融產品和房地產等非主業類投資仍保持較高增速,企業“脫實向虛”隱患依然存在。總體來說,信息技術上市企業“脫實向虛”情況明顯好于其他上市企業,非主業類投資業務占比一直低于A股平均水平,但差距逐年縮小。2016—2017年以及今年上半年,A股金融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在總資產中的合計占比分別為3.9%、4.1%和3.7%,信息技術上市企業分別為2.6%、3.2%和2.9%,兩者差值從1.3個百分點下降至0.8個百分點,表明信息技術上市企業“脫虛向實”速度慢于其他上市企業。從業務種類看,信息技術上市企業更傾向于投資金融產品,增速一直遠高于A股平均水平。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金融資產總額為780億元,同比增長14.4%,A股為同比減少3.7%;投資性房地產總額為264.5億元,比年初增加0.8億元,同比增長11.5%,增速比A股低12.6個百分點。從投資成果看,非主業類投資業務已成為信息技術上市企業重要的創收渠道。2018年上半年,公允價值變動和投資凈收益合計75.9億元,占營業利潤的9.7%,與去年持平。其中,金融資產由于受股市下行影響損失嚴重,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為-17.1億元,同比減少16億元;房地產等其他投資運行良好,投資凈收益為93億元,同比增長19.8億元。在一定合理范圍內進行財務投資,不僅有利于企業實現收益最大化,也有利于其他投資市場發展。但如果企業為追求短期和快速收益,偏離主業,不斷提高投機性財務投資占比,勢將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重大隱患。1.3債務規模擴大與償債能力下降并存,財務安全受挑戰。盡管信息技術上市企業資產負債率一直較低,近四年一直未超過50%,比A股平均水平低10多個百分點,但債務隱患不斷加大,除了資產負債率溫和上升和盈利能力下降外,還有以下兩方面重大原因。一是高成本、剛性兌付的負債比重越來大。受股市和債券市場低迷影響,間接融資在信息技術上市企業融資結構中的占比越來越重。2016年,債權融資與股權融資凈融資額比為2.1:1,2018年上半年提高至4.5:1;在債權融資中,借款與債券余額比從6:1提高至7.3:1。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信息技術上市企業借款余額為6009.1億元,較年初增長16.8%,同比增長21.6%,為2015年的2倍。二是償債能力在下降。首先籌資能力下降,籌資活動現金流入凈額連續兩年縮減,2017年和今年上半年分別同比減少27.9%和30.1%,表明利用籌資償還債務的方式越來越難。其次資產變現能力下降。流動資產中,應收賬款占比不斷提高,2017年和今年上半年在總資產中的占比分別為17.1%和30.5%,在目前應收轉款抵質押市場還非常不完善的情況下,應收賬款流動性和變現性較差;長期資產中,沒有任何流動性的商譽價值(商譽產生于企業合并中,指購買成本超過被合并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購買方將這部分差額作為資產入賬。與其他資產不同的是,它無法單獨轉讓,是企業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因此,在企業持續經營的前提下,這項資產不具有任何償債能力)越來越高,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商譽總值2852.6億元,為2014年6.1倍,在總資產中的占比從2.9%提高至7.5%,約為A股平均水平的3.3倍。1.4創新不足和資產營運能力下降,核心競爭力亟待提高。創新能力和資產營運能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內容,但目前來看,信息技術上市企業這兩方面表現都不佳,對其在資源競爭、國內外市場競爭等方面不利。創新方面,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信息技術上市企業發明專利、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應較多,但近幾年在總資產中的占比一直低于A股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為3.3%,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比A股平均水平差1.3個百分點。從研發費用占比和技術人員占比來看,信息技術上市企業創新投入并不少,遠高于A股平均水平,但創新成果與行業特性極不匹配。營運方面,資產運作效率開始下降,今年上半年,總資產周轉率為0.2,同比下降45.6%,僅比A股平均水平高0.02,兩者差最高曾達0.15。其中,應收賬款周轉率一直遠低于A股平均水平。

2思考與建議

我國信息技術上市企業可持續發展存在較多問題,隨著全球貿易摩擦和我國經濟轉型加快,它將面臨更多的挑戰。針對未來發展,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一是優化營商環境和加快金融市場改革,切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減少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企業稅負,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等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生產要素和流通成本,強力推進運輸、能源、土地等重點領域改革;促進金融市場充分競爭,減少資金落到實體企業的鏈條和環節,推進企業融資成本降低。二是繼續加強金融市場監管和房地產市場調控。加強對各類金融交易和金融活動的監管,嚴防企業資本投機等行為;繼續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在充分滿足企業生產經營需要的基礎上,嚴防企業房地產交易和炒作行為。三是健全資本市場,提升金融服務。加強資本市場監管,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引導長期投資資金進入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和行業;完善金融服務,建議進一步疏通應收賬款、知識產權等資產抵質押融資,盤活企業資產,鼓勵金融機構多開發股債結合產品。四是鼓勵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和自主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深化科技企業供給側改革,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尤其是在工業領域的運用,通過科技創新、組織創新和機制創新降低經營成本,通過技術革新和產品創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盈利水平。

參考文獻

[1]肖海林,王方華.企業增長、企業發展與企業可持續發展[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4(4).

[2]崔勇,段勇,趙文晉,等.企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的初探[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5(8).

[3]孔玉生,趙葉靈,李靠隊.基于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績效評價指標的構建[J].科技與管理,2013(5).

[4]李輝,張紅麗,康在龍.科技型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力評價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4).

[5]竇曉萍.基于可持續發展的企業財務評價體系構建[J].質量探索,2016(2).

[6]朱柯冰,曾珍香,黃春萍.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綜述及展望[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7(4).

[7]鄭亞琳.上市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探析[J].企業天地,2018(5).

[8]高文凱.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綜述及未來研究展望[J].財經界,2018(5).

作者:馮娟娟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中關村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