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強化審計監督以規范村級財務
時間:2022-04-25 03:11:00
導語:深究強化審計監督以規范村級財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介紹了莒縣招賢鎮強化農村財務審計監督的主要措施,對規范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促進農村穩定與發展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農村財務;審計;山東莒縣;招賢鎮
農村財務管理的好壞,關系到農村穩定與發展。隨著村民參政、議政意識的增強,法律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村民要求了解村務狀況,要求增加財務收支的透明度,這就要加強農村財務審計監督力度[1]。自2008年起,莒縣招賢鎮積極探索農村財務管理新舉措,不斷完善財務管理制度,重點抓好農村財務審計,使全鎮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軌道。
1加強票據管理
農村收款收據是確定農村經濟收入行為發生的原始憑證,是財務收入的法定憑證,也是會計核算的主要原始憑證。因此,鄉鎮經管部門要建立健全票據管理制度,對收款收據進行統一管理,建立票據的領用登記和使用銷號制度,杜絕村集體濫用收據的現象。目前,全鎮81個村全部使用縣經管部門統一印制的編號票據,鎮經管站并對票據實行了月初領用,月末銷號制度。
2壓縮開支,規范財務收支,實行村級重大事項集中會審會簽制度
農村稅費改革后,村級支出缺口較大,按照“合理、必需、從緊”的要求,多渠道、多途徑地壓縮支出。一是一律取消村級招待費;二是精減村組干部,壓縮村干部職數。村民小組干部由村“兩委”干部兼任,實行村干部交叉任職,規定2000人以上的村干部不能超過7人,1000~2000人的村干部不能超過5人,1000人以下的村干部不能超過3人。同時,還規定每村享受定額補貼的干部為3人,即村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村文書,其他“兩委”成員實行誤工補貼,村干部年報酬控制在5000元以下;三是杜絕“三無”原始支出憑證,實行“三支筆”簽字制度。每張支出憑證上都要有村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村理財小組組長的簽字,并要明確開支用途,經辦人簽字及村理財組章,否則,鎮經管站一律不予審計入帳;四是完善重大事項開支審批手續。村集體正常生產性開支3000元以上及300元以上的非生產性開支,要先通過村民代表議事會討論通過,經鎮黨委政府分管領導同意,鎮政府蓋章后方可予以實施。做到事前審報、事后審計、先審后支,堅決杜絕先支后審;五是取消村支部書記話費入帳,變話費入帳為定額補助、超支不補、節約歸己。鎮政府在《村級規范化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500人以下的村每月補助電話費50元(不含月租費,下同),500~1000人的村每月補助電話費80元,1000人以上的村每月補助電話費100元,僅此一項,每年可節約支出19.5萬元。六是對村級報刊訂閱實行統一管理,不得突破限額,由財政所統一組織收款訂閱,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私自訂閱任何報刊;七是科學制定退職干部的經濟補助政策。鎮黨委政府規定,農村干部的退休補助,按在職干部基本工資的比例進行折算[2]。
3規范村級會計核算和會計檔案管理,實施會計委托制,實行會計電算化
做到“五統一”,即統一會計科目、統一會計賬簿、統一記賬、統一檔案管理、統一財務公開;杜絕了村級賬務管理的混亂局面,賬目達到月清月結。主要體現在4個轉變:一是賬目由“渾”變“清”。過去,許多村存在錢賬不清、不符等現象。往往是管現金的出納員常年手里沒有現金,只管一些賬目和條據,而不管現金的村支書和村主任,手里卻常年拿著現金,而且每個人都可以不先經過審批就隨便花錢,花了錢以后再由村支書或村主任審批,造成了一筆筆事后賬、糊涂賬。實行財務規范化后,規范了賬、表、冊、據,使村里多年的糊涂賬變成了明白賬。二是財務公開由“暗”變“明”。以前,各村普遍存在收入入賬不及時,票據跨年度入賬,現金管理混亂,收入往往暗箱操作,財務假公開、半公開等現象。實行財務規范化后,村會計能按時記賬,并及時將公布榜張貼到村進行公開,增強了透明度,變“暗箱操作”為“陽光作業”。三是會計檔案由“混亂”到“完整”。村會計檔案統一存放在經管站,有利于檔案的連續性。四是財務管理制度從“無”變“有”。過去,財務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實行財務規范化后,鎮黨委、政府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的通知》,這使會計人員敢于堅持原則,秉公辦事,進一步加強了會計的監督職能,嚴把了賬前審計關,保障了財務管理制度的落實[3]。
4抓好村務公開,促進財務規范化
以農村財務為重點的村務公開工作是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措施[4]。近年來,全鎮堅持先理財后公開,堅持農村財務定期清理,堅持理財人員民主推薦產生,堅持對重點村進行重點審計與民主理財相結合的做法。在公開工作中,重點強化3個統一:一是統一公開時間、形式和程序。鎮黨委政府規定,每月10號為全鎮村務公開日。要求各村在公開前都要召開黨員、村民代表會議、老干部會議,征求意見,討論公開的內容,作好充分的公開準備。為防止個別村在村務公開上弄虛作假,明確規定各村將本月公開的詳細內容,報鎮經管站審批把關,對內容不具體、不真實的一律不予批準,直至符合要求后才公開。對不符合要求而公開的村,鎮黨委政府以《簡報》的形式進行通報,并納入村年終目標崗位考核。二是統一公開內容。鎮黨委政府對各村的村務公開欄進行了統一的噴制,達到了標準統一,對各村當月發生的重大事項和財務收支進行公開,公開的內容包括:計劃生育政策的落實、救災救濟款物發放、宅基地使用、種糧直補的發放、一事一議資金的收繳、機動地的發包情況、村集體債權債務、村干部報酬等;把財務公開作為村務公開的重點,所有收支必須逐項逐筆公布明細帳目。三是統一建立“群眾提問欄,干部回音欄”。鎮黨委、政府規定在公開欄的右下方建立村務公開問答公開欄,群眾有疑問在公開欄上提,干部作答復在公開欄上答,內容分為“提問欄”和”回音欄”,提問和答復一一對應在公開欄上。群眾對村務工作產生異議、疑問時,可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村“兩委”提問,村“兩委”必須及時在“回音欄”上作出解釋或答復。這樣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增強了干群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參考文獻:
[1]馬廣志.審計村級財務勢在必行[J].中國新聞周刊,2009(46):8.
[2]許新平.加強農村村級財務管理的審計建議[J].現代審計,2010(1):36.
[3]曾天榮.如何做好村級財務審計[J].科技信息,2009(29):374.
[4]魏文君.村級財務管理工作問題及其對策[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9(12):133.
- 上一篇:新課件準則下對體育差生的教學探析
- 下一篇:小議企業技術創新的稅收管理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