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如何發展農村經濟思考
時間:2022-03-24 03:07:17
導語:對如何發展農村經濟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文化素質較低
農村大部分農民文化素質較低,缺乏農業科學技術。只能以傳統的方式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種植一些玉米、高粱等普通糧食作物。而稍有文化的農民和農民子弟寧可遠走他鄉去外面打工。也不愿意留在家鄉過耕種的生活。在通貨膨脹背景下。種子、化肥、灌溉用水、耕種等基本生產費用不斷增長,導致農民生產成本大幅增加,盡管國家每年都有少許補貼,但由于玉米、高粱等糧食收購價格較低,因此農民年收入較少。僅以緊靠齊市周邊農村為例。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不到3000元,在張家口市一些環京、津經濟圈縣城中一平米房子都買不到,僅相當于一些鄉鎮干部的一頓飯錢而已。
二、投資誘力弱、工業化水平低是北方農村經濟客觀現實
齊市農村地區經濟結構調整進度相對緩慢,現代企業制度更沒有建立,支撐縣域和鄉鎮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支柱產業得不到健康發展,而且由于齊市農村地區發展基礎薄弱,大部分農村地區仍以簡單的生產加工來帶動地區發展,第三產業的發展更是滯后很多,甚至有些農村地區工業指數為零,一直以來根本就沒有過工業生產項目。較低的投資誘力和工業化水平及不良的投資環境導致北方農村地區的經濟越來越落后。即使條件相對好的一些地區不惜花血本架橋修路建立和引進一些企業,然而缺乏整體規劃,盲目發展。不僅影響和破壞了周邊環境,阻礙了區域經濟的發展,更傷害了經濟體制和經濟實體,從而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三、通貨膨脹推高物價,降低了農民消費水平
近年來。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下,城區改造和市場炒作推動了房地產價格的快速飚升,同時住房也成為個人資產保值增值的最好投資產品。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帶動了消費物價指數的節節盤升,從而引發了物價的全面上升。尤其是今年以來。食品價格不斷出現大幅上漲。通脹問題尤為突出,CPI繼10月份達到4.4%之后,11月份同比上漲5.1%,創下28個月以來的新高。通貨膨脹下,最受傷害的是百姓。尤其是農村百姓。根據最近調查顯示,農村物價遠遠超越縣城甚至市區,同樣的新鮮蔬菜,農村價格要比縣城或市區高出1元以上甚至更多,較高的物價嚴重制約了農民的生活消費水平。尤其是冬天,大部分農家只能依靠自己種植和儲存的土豆和大白菜過冬,當然這和區位條件以及交通運輸成本也有一定的關系。盡管從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我國就提出拉動內需,但是十幾年來,農村消費比重小僅沒有增加,反而每年都有所降低,出現如此狀況。只能說明北方農村廣大百姓的消費能力確實有限。因此加大齊市農村投資建設力度,增加農民補貼和社會保障,提升農民的收入水平,特別是提高糧食收購價格,抑制通貨膨脹,成為拉動北方農村消費水平的重要途徑。
四、發展農村經濟的幾項措施
1、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對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當前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相對滯后,進一步發展潛力巨大。“十二五”時期,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一是重點培育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中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二是鼓勵引進國外先進加工技術,支持企業與各類研發機構聯合開展重大關鍵加工技術的攻關,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三是加大對農產品加工企業原料基地建設、設備引進、市場開拓的財政、信貸支持力度,完善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四是制定實施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加強行業管理和自律。2、加快發展農村第二,第三產業。按照統籌城鄉產業發展、實現城鄉工業聯動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村工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村工業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1)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淘汰落后工藝和設備,圍繞節約資源、提高效率,減少面源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提升農村傳統產業,促進農村工業轉型升級。(2)抓住城市工業轉型升級、產業轉移、技術擴散的有利時機,立足當地資源狀況、市場條件、區位優勢和技術水平選擇支柱產業,加快農村工業發展。(3)加大對吸納就業能力強、技術含量高、低碳環保的農村工業發展的信貸支持力度。健全農村工業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落實應收賬款、倉單、可轉讓股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等權利的質押貸款政策。建立中小企業信貸增長風險補償機制,推動中小企業上市融資。(4)加強土地利用規劃管理和項目用地審批管理,科學規劃村鎮工業發展用地,采取調整村鎮布局、集中置換分散的集體建設用地、推進廢棄土地復耕等措施,解決農村工業發展用地問題。在引導農村工業轉型、加快農村工業發展的同時,按照優化結構、協調發展的要求,加快農村服務業發展。(1)圍繞技術研發、職工招聘與培訓、倉儲物流、市場營銷、郵政、金融、會計、法律、管理咨詢等內容,為農村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專業化服務。(2)支持供銷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服務公司、專業技術協會、農村經紀人等多種主體,為農戶提供農資經銷、農機銷售和維修、農業技術推廣和指導、動物防疫、市場信息和農產品流通等多種內容的生產經營服務。(3)鼓勵發展適合農村特點和滿足農民需求的各種小型金融服務,為發展農村服務業提供金融支持,為農村居民提供消費信貸。(4)鼓勵農村個體工商戶圍繞餐飲、交通、商貿、娛樂、旅游等,發展以服務當地農村社區為主的生活性服務業。
作者:安立新 單位:黑龍江省依安縣富饒鄉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
- 上一篇:石油戰略與國民經濟發展研究
- 下一篇:房地產經濟發展狀況與問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