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利用現狀調查分析
時間:2022-08-30 04:15:38
導語:農村宅基地利用現狀調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城鄉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土地問題日益凸顯,由于農村居民點的布局分散,使得土地的利用率降低,從而會出現違法占地、又亦或是宅基地閑置等等現象。而農村宅基地的利用和管理直接關系到了土地問題,尤其是耕地資源的保護,這不僅直接關系到了農民的生產生活以及國計民生問題,還直接影響了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因此,加強農村宅基地利用以及農村宅基地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農村宅基地的利用現狀分析
(一)農村宅基地的大量閑置
很多經濟比較發達的農村,其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將原來的舊房子不拆就開始建造新的房屋,這也就讓之前的宅基地閑置起來;同時,隨著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閑置的農村宅基地的數量也在逐漸的增加,不僅導致農村宅基地的利用率降低,還影響了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二)農村宅基地退出機制的不足
我國現在所推行的《土地管理法》就對農村宅基地明確規定了,只能是“一戶一宅”、嚴格審批、面積限額,還有就是限制流轉。這法規之所以這么規定,就是為了讓宅基地由當地的集體經濟組織進行回收。但是,在實際的工作當中,由于宅基地回收程序和退出補償機制的不夠完善而導致了很多村民認為退出宅基地不如擁有宅基地有利,這個就是導致農村宅基地利用率降低的主要因素。
(三)嚴重的違法用地現象
根據估算,在我國的農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戶在根據規定的面積審批之后都出現了違法搭建的問題。而有些農民在搭建房屋的時候往往會有超面積、移位的現象出現,尤其是在集鎮區和城鄉結合部,農民想貪圖便宜,小搭小建的行為最為嚴重。雖然每戶超過的面積量并不多,但由于點多面廣,宗數較多,使得宅基地的規模總量被擠占了,這就直接影響了土地的有效利用。
二、農村宅基地節約用地的對策
(一)合理的規劃用地結構
首先,要用合理的手段來對宅基地的結構來進行安排和優化調整,充分發揮地區規劃的指導作用,然后深入改造農村的所有建設用地,這不僅有利于阻止農村宅基地的隨意擴張、零散分布的情況發生,還可以促進宅基地的有效利用;我們可以通過實行多村聯合集中建設的方式,然后采用資源共建共享、集中安置的方法來打造一個功能齊全、設備完善的新農村,最后將舊村的改造和村鎮的遷并結合在一起,這不僅可以進一步推動土地的集約利用,還可以滿足農民的生活需求。
(二)完善農村宅基地的退出機制
為了推進國土資源的集約利用和進一步提高農村宅基地的利用率,我們應該完善農村宅基地的退出機制;與此同時,還應該創建一套和退出機制相符的土地管理制度。比如說:城鎮住房保障體系、城鎮社保體系以及農村社會福利保障制度等制度,這樣不僅可以讓農民退出農村宅基地以后生活會得到保障,還可以使原先閑置的農村宅基地集中起來,這有利于提高宅基地的整體利用率。
(三)加強管理制度,嚴懲宅基地的違法行為
根據“預防為主、防查結合”的原則,加大對國土資源的檢查和監管的力度,同時,提高事前預防能力,對于違法的行為要一查到底,發現不合法的建筑就拆掉,對于農村宅基地的整治,我們要采用堅決的態度。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加強聯合辦案,如遇到國土資源部門解決不了的事情,國土、察監、公安、城建以及鄉鎮等有關部門要進行溝通協作,采用左右互動、上下聯動的方式來形成合力,這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還有助于工作開展。
三、農村宅基地的管理現狀
(一)村莊規劃的缺失
長久以來對農村村莊的布局和宅基地的選址都不怎么重視,也缺少專業的規劃人員。雖然有些村莊有規劃而有些沒有,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都沒有按照規劃做事。基層政府、村組織以及群眾都對規劃的認識不足,從而導致村莊規劃的缺失;也使得大多數的農民隨意建房,使得村莊用地布局松散,這就會形成非農建設用地和閑置地混雜在一起,導致農用地被分割,布局也變得混亂。這也是整體土地利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農村宅基地的管理不到位
由于農村宅基地受地理環境、傳統習慣、規劃管理以及生產水平的影響,它的分布比較零亂;又因為農民普遍的違法占地,使得農村宅基地的難度大大增加。而國家土地資源部門的管理人員比較少,又缺少經費的保障,從而導致其的管理手段非常落后。管理手段的滯后會導致農民占地建房的違法形為時時發生,這會造成耕地的嚴重破壞,恢復土地的原狀就會變得十分的困難。還有就是基層干部的責任意識不夠強,任其亂建亂占,放松了對農民建房的管理和監督。并且部門聯動機制不強,在現在的穩定政策下,對于農民的違法占地,部門和部門之間都相互推脫,不敢擔責任,不敢主動出擊,所以才會造成農民違法占地的現象普遍存在。
(三)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建議
首先,嚴格遵守保護耕地、合理布局、改善居住條件、控制建設用地量的原則,來制定合適的村莊建設規劃,合理地規劃村莊、村莊的布局、村莊的范圍、居名點數量以及用地規模;與此同時,還要與新農村的建設相結合,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的力度。充分發揮村莊規劃的控制和引導作用,整合優化農村居名點的布局和用地,從而有計劃地改善農村的生活水平和村容村貌,提高農村宅基地的利用率。其次,健全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要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法律體系,嚴格管理宅基地,依法保護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然后對農村宅基地進行實時的監測,嚴格實施科學管理。鄉鎮國土資源要對農村宅基地的使用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對想要申請建房的農戶統籌安排,并且要嚴格的把關審查;并綜合應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方式,讓農村宅基地的管理和使用全面的進入到法制化的軌道。此外,對現有關于農村宅基地管理方面的法規政策進行修改和完善,尤其是要注重它的可操作性,以此來增強法規政策的執行力。
總而言之,我國通過對農村宅基地的利用現狀和管理現狀的研究發現,我國目前農村宅基地的集約利用不僅是經濟方面的問題,還有社會方面的問題。而我們要想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采用有效的、科學的、合理的方法來進行全面的綜合治理,這樣才能提高我國整體宅基地的利用率,才能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發展。
作者:張璐 單位:貴州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鄭龍飛.探究農村宅基地集約利用現狀調查及對策建議[J].農業與技術,2013,(12):209.
[2]胡家強,郭越濤.對農村房屋及宅基地管理與利用的調查和思考[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71-75.
[3]董勇俊,夏志光,陳狄軍.農村宅基地集約利用現狀調查及對策建議[J].浙江國土資源,2010,(2):40-42.
- 上一篇:農村宅基地糾紛的成因及對策
- 下一篇:農村宅基地地籍測量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