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管理問題及應對策略

時間:2022-08-22 03:19:41

導語:農村經濟管理問題及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經濟管理問題及應對策略

摘要:我國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和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有所不同,而目前我國正處于向社會經濟轉型的特殊階段,發展速度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當前農村經濟管理出現了問題,這不僅影響著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也決定著農村經濟能否繼續持續發展。本文首先研究分析了當前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應對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經濟管理;存在問題;應對策略

一、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農村經濟管理的意識。由于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農村管理的基層干部覺得農村沒必要建立土地、房屋等財產的征收征用制度,城市里面的土地才是寸土寸金。而且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很復雜,不僅面臨的任務多、責任大,而且還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需要借助對應政策的支撐,但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政策法規還有待完善,加上農村經濟管理的基層干部缺乏責任意識,對農村經濟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經濟管理工作也沒有積極性,遇到事情不主動尋找解決方法,導致農村的經濟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的開展。2.農村的債務負擔太重。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撐,農村地區經濟狀況較差,財政收入的項目很少甚至入不敷出,這種收入和支出的不平衡,導致不能開展新的發展項目,這種惡性循環導致農村的基層單位債務負擔重,也就無暇顧及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實施。在這種情況下,所有人員的積極主動性、工作能力和效率較低,相關的經濟管理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3.農民群眾的收益過低。農村耕種經營的規模太小、分布太零散是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大問題。這種情況使生產規模不能擴大,零散的經營管理模式使農民家庭付出了很多的勞動,但卻沒得到應有的回報,不僅嚴重的打擊了其勞動積極性,還影響著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而且一些農民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不能將自己的土地轉讓出去,這樣不僅影響著農村經營模式無法擴張,而且還導致政府的很多惠農政策無法發揮,農民群眾的收益也一直很低。4.農村勞動力缺乏科學技術素養。由于城鄉發展差異大,經濟水平較低、教育相對也很落后,運用科學技術的能力還是不夠。留在農村耕種的大都是老人和受教育程度很低的青年勞動力,他們運用科學新技術的能力相對較弱,這樣就給農村的現代化經濟管理的實施增加了阻力,也嚴重的阻礙了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5.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由于受產業化水平低、農民組織能力不足等的影響,農民的經濟收入也很低,越來越多的年輕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造成農村荒地現象嚴重,土地的價值沒發揮,反而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這種情況對農村的經濟發展很不利。如果不改善這種產業結構,原有的農業模式又不能增加農民群眾的收入,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得不到滿足,我國土地資源浪費情況還會進一步的惡化。6.農村經濟管理水平不足。大多數農村的經濟管理者都是在當地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的本地人,雖然他們對當地的農業發展狀況很了解,能夠及時處理當地的農業問題。但同時也有很大的弊端,因為這類基層干部的思想陳舊、觀念落后、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綜合管理水平不足,不能緊跟上時代的步伐,當先進的農業技術出現時,不能完全的理解和接受,更沒法及時的將先進農業理念傳送給農民,使農村經濟發展創新能力較低,農民的收入水平也不能提高,市場競爭力缺乏。

二、農村經濟管理存在問題的應對策略

1.加深對農村經濟管理的認識。加強宣傳經濟管理工作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轉變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并組織學習各項經濟管理的政策和規章制度,落實國家相關惠農政策,提升自身的經濟管理水平,根據國家的各項法規來開展經濟管理工作。同時定期舉行村民大會,收集整理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并共同商量解決,這樣不僅有效的解決了問題,還讓農民群眾參與到管理工作中,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調整農業經濟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群眾的收益,實現農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2.完善相關的經濟法規。由于國家正在大力扶持農村經濟改革,面臨著占用或征收土地的情況,出現了很多有關土地等問題的糾紛。所以政府應當聘用部分熟知法律知識的專業人員,了解土地征用、征收等相關的政策法規,從而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及時公正的解決土地糾紛問題。同時應當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并完善農村經營管理制度,形成準確的工作指導細則,明確劃分部門的崗位工作和責任,為農村的經濟管理工作保駕護航。3.妥善處理債務工作。通過和當地政府部門溝通配合,采取多種方式來妥善解決農村債務問題。在農民的貸款項目上通過政府部門的介入干預,適當的降低利息來減輕債務負擔。如果農戶之間存在多角債務,政府部門應當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實現債務的互相抵銷,并監督各類債務的及時清算。同時扶持農村集體開展項目來提升收益,主動擺脫各類債務問題。經濟管理人員應當做好資金項目的審批及核查,嚴格把控流程的管理工作,并積極主動給予指導幫助。同時政府部門也應當適當的精簡人員,將荒廢資產盤活等方式來減輕壓力。4.加強信息化建設。政府部門應當劃分一定的資金用于農村地區的信息化建設,不僅可以幫助農民及時了解國家的相關惠農政策和市場需求、學習先進技術,還有助于尋找更多的創業渠道,從而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5.調整產業結構。不合理的農村經濟管理結構,使農村土地的閑置荒廢情況普遍存在,極大程度的浪費了土地資源,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需要調整農村的產業結構,招商引資、加大外來企業的資金投入、減少土地資源的閑置、提高土地的使用率,促使農村的工業化發展,實現農村區域經濟的提升。同時鼓勵農民發展特設產業,制定優惠和扶持政策,多元化的發展農村經濟以提升市場競爭力。比如由于山東特殊的自然環境,蘋果較其他地方的口感更好,而且產量很高,但當地農戶又面臨著出口的難題,可以學習廣東的“電子商務第一村”,通過網絡技術創建淘寶店、拼多多平臺等網絡銷售渠道,構建自產自銷的模式,不僅可以提高農民的經濟收益還可以增強農民的競爭意識,促進農村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6.完善農村經濟管理體制。農村經濟管理與農村經濟建設的程度緊密相關,完善農村經濟管理體制首先需要政府加強農村經濟建設,加大醫療和教育行業的投資力度,完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建設,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其次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農村的教育質量。然后就是改善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組織學習現代化的生產技術,開展研討會交流學習。最后是政府部門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使農村的經濟管理工作落實下來,嚴格執法,維護農村的經濟秩序。調動農民創業的積極性,改善農業生產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構建農業資訊網絡信息平臺、拓寬銷售渠道,完善農村經濟管理體制。

參考文獻:

[1]李霞.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決策.參考,2017,09:8-9.

[2]管繼紅.農村經濟管理問題與對策芻議[J].管理創新,2017,03(09):42-43.

作者:劉東云 單位:山東省夏津縣銀城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