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問題及對策分析
時間:2022-11-12 11:25:10
導語: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問題及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對云南省農村居民消費現狀的分析,提出了影響優化云南省農村消費結構的阻礙因素,并針對存在問題,對改善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給出了合理性的解決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消費結構;農村居民;云南
消費結構問題是消費經濟研究的重要內容。研究消費結構對于了解云南省居民的消費行為、研究云南省居民消費趨勢和云南地區部分產業結構變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研究中西方有較明顯的差異,由于西方國家的工業社會體制和農業社會工業化,在西方的消費結構研究中很少有專門針對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研究。云南省林地面積廣袤,林業經營者占據多數人口,因此云南省的經濟發展主要焦點還是農村問題,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研究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
1阻礙云南省農村居民消費結構提升存在的問題
1.1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居民消費的關鍵因素。消費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收入水平的高低。云南省屬于我國的邊遠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較弱,產業化發展比較落后,而農村居民的收入又遠遠比不上城市居民,因此出現了收入水平無法滿足生活需求的現象,也限制了農村居民的消費領域和消費市場,嚴重阻礙了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提升。
1.2農村居民保守的消費結構
我國的傳統觀念在國人心中早已經根深蒂固,因此人們的消費觀也比較保守。更多的人們愿意把現有的收入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又或者說為自己的后代牟取保障。諸多保守落后的消費思想嚴重阻礙了云南省農村居民的物質消費水平,而農村居民在婚喪嫁娶方面過于鋪張浪費,存在部分人互相攀比的現象,導致在這些方面存在很大的浪費,由于一些不必要的龐大支出也相對阻礙了云南省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也多多少少影響了農村居民的正常生活水平。
1.3云南省農村基礎設施不夠健全
云南省部分邊遠地區基礎設施條件相對匱乏,甚至連供水供電等基本生活問題都沒有解決,嚴重阻礙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由于農村的基礎設施配套相對不足,流通渠道也不夠健全,交通也不夠便利,導致商品通貨渠道運輸效率特別低,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云南省農村居民的需求供給,因此導致供需脫節的現象,造成農村居民買賣和外界交流困難的現象。
2改善云南省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措施
2.1提升居民收入
優化農業產業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收入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消費水平。農業產業是農村經濟的主要來源,因此應該大力扶持農業產業,加大力度對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提高,激勵勞動人民對農產業規模化的擴充。云南素來以“彩云之南”著名天下,也應該著力發展云南省的旅游產業,進而通過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提高農村居民的整體收入水平,以推動云南省農村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
2.2鼓勵農村居民消費
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可以通過促進生產的快速發展,提高農村居民的潛意識消費,鼓勵農村居民參加豐富多樣的文化生活,培養改善農村居民的傳統消費模式。此外,城鄉差距不斷拉大,阻礙了城市與農村之間的溝通,應該鼓勵居民主動接軌城市豐富多彩的生活模式,縮小城鄉之間的距離,通過城鄉之間更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逐步改善農村居民的消費觀念,但一定要引導農村居民合理消費、理性消費,這樣才能達到提升消費結構的目的。
2.3改善云南省農村居民生活環境
要提高農民的消費水平,必然要完善農村的基礎配套,著力解決農村基礎設施問題是促進消費的關鍵因素。首先,要解決貧困山村人口的基本溫飽;其次,要關注農村居民的基本生存問題,在農村居民居住地通水通電,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然后,修建道路,為山村居民與外界溝通搭建溝通的橋梁,促進信息交流與文化知識傳播;最后,在加大力度建設通村路徑的基礎上,提高居民的基本素養,完善農村的基礎教育問題。
3結束語
只有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改善,周邊的環境也不斷完善,在當下生活滿意的前提下,居民的內在要求才會轉化為真切的現實要求。只有農村居民的基礎設施得到提升,才能全方面的促進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
參考文獻:
[1]竇長清,肖雄.近年來國內消費結構研究綜述[J].社會科學家,1987(1):41-46.
[2]馬延柏.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研究綜述[J].現代商貿工業,2016,37(27):3-7.
作者:王雅男 曾文華 單位:西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上一篇:高校外語翻轉課堂教學論文
- 下一篇:企業財務公司在新經濟背景下路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