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現狀與策略
時間:2022-05-19 03:25:40
導語: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現狀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我國農村區域存在不同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水平極不均衡,同一地區內不發展也不協調的情況。同時農村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也有眾多問題及困難,各地農村須從產業結構,金融服務,人力資源,基建優化等多面入手,有針對性的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為農村區域的經濟穩步發展鋪平道路。
關鍵詞:農村區域;經濟發展;應對策略
我國幅員遼闊,地區之間由于地理位置,特色產業,地方政策等不盡相同,也導致了各個區域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我國東中西部地區農村經濟與東部沿海地區的農村經濟相比還有巨大的差距。當前我國中西部農村還是比較貧困的,同時貧困人口的數量也比較多。不均衡的農村區域經濟對于長遠的發展是不利的。
1、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農村的經濟產業結構依然以第一產業為主,且規模相對城市較小,從中看出我國農村的產業結構相對滯后。另外,農村區域的第二第三產業不發達也拖了農村經濟的后腿。同時,無論是經濟發達的農村地區還是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地區均存在內部發展不協調的情況。即在同一鄉鎮,幾個自然村之間,因為過多原因有著顯著的經濟差距,且產業特征也極不協調。
2、農村區域經濟發展遭遇的問題及困難
隨著我國經濟深化改革,農村區域也面臨著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建設可持續型經濟等眾多挑戰。
2.1農村區域經濟整體落后,產業結構調整困難。我國目前農業經濟總量相對比較低,而在這些農業經濟當中,有比較大的一部分并不是來自于農村,而是來自于一些涉及農業的第二產業。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直接決定著農村人口的收入高低,并切實影響著農村人口的物質生活。目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雖然有部分經濟較為發達的農村區域,但是絕大多數的貧困人口依然分布在農村區域[1]。農村人口的收入低也是直接導致農村區域經濟較為落后的主要原因。當前,我國農村區域的農業產業有著生產規模小,生產效率低,同時缺少專業化管理及標準化運營等特點。同時和第二,第三產業的連接不夠密切,產業鏈不夠完善,直接導致了生產,供應,銷售,服務等環節相互脫節。另外,在農村因為受到生產力,成本等條件的限制農業經濟比例依然偏低,對于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依然困難。
2.2資金支持有限,人才資源不足。資金是帶動農村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但我國大多數農村地區金融產業水平依然相當落后,無法滿足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所以農村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大量資金遠遠得不到滿足。我國大多數的金融機構都在城市中,農村的金融機構少之又少,所以農村人口和農業生產企業獲得的金融服務相當有限,根本無法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經濟發展與金融支持息息相關,沒有相對應的金融服務支持,必然會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腳步。比如,一個農民想要承包水塘,擴大生產經營,但無法貸到足夠的錢款,就不能夠購買擴大生產所需的材料,設備等。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想要發展科技就需要各種人才。人才是帶動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農村人才資源稀少,人才質量不高等因素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的增長。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面臨著教育資源少,質量差,特別是高等教育資源更是極為缺乏,這極大限制了農村獲得高質量人才的途徑。同時農村因條件限制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且農村自身還面臨著人才向外流失的不利情形,這使得農村地區人才需求愈加捉襟見肘,給農村經濟的進步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比如,一些需要專業人才的高新產業因為人才資源的匱乏根本難以在農村發展。
2.3城鎮化緩慢,基礎設施落后。在城鎮化進程中投入的資金不夠,直接影響了農村城鎮化的速度,也導致了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相對較為落后。“想要富,先修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交通對于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農村基礎建設及道路設施的落后嚴重影響著物資的運輸與流通,同時對于該地區的招商引資更是有著諸多不利,基礎建設及道路交通對于投資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先決條件。比如某農村基礎設施落后交通不便,農產品無法便捷的運往各地,這會極大地影響產品銷售。
3、應對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現狀的對策
3.1城鄉統籌一體化,制定科學發展計劃。選取部分城中村或城鄉結合部作為試點,嘗試以城帶動村,以點帶動面,加速農村產業升級,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步伐。另外要加速農村土地轉化,加速農村城鎮化進程。政府部門應該根據當地的特點,制定科學有效的發展計劃。另外,政府還要加大對本地農業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同時鼓勵有資金的農民創辦企業并予以相應的幫助,從而解決農村區域大量過剩勞動力就業問題,幫助農民增加收入。
3.2加大金融支持,開發人才資源。金融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針對農村區域金融產業較為落后的情況,相關部門應當積極建設能夠滿足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且與農村特點相融合的金融體系。國內金融產業應當相應的向農村傾斜;國家應推出對應的金融扶持政策,從而吸引各種金融機構在農村建設服務網點,為農村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帶來足夠的資金支持。農村地區還需增大人才資源的開發力度。政府應當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質量,并著重發展職業教育,培養與經濟發展相對應的專業人才。同時要通過給人才建立優秀的工作平臺及發展空間,增強農村本身對人才的吸引力。
3.3加速城鎮化,加強優化基礎設施。政府要加快農村城鎮化的步伐。加大對農村基礎建設的投入,優化完善農村地區的道路交通,在基礎設施設計規劃方面一定要有長遠的眼光,為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制造有利的環境[2]。好的基礎設施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帶來更多的資金,為農村區域的經濟發展提供巨大的助力。
4、結束語
農村區域經濟發展是一項持續且艱巨的任務,這需要農村地區能夠正確認知到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困難,不怕挑戰,抓住機遇。從制定科學的發展計劃,加強對人才資源的開發,完善基礎設施及道路交通建設等等方面入手,排除農村經濟發展道路上的問題和困難,為實現農村區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楊國梁 單位:福建農林大學
參考文獻:
[1]鄭宇翔.農村區域發展現狀分析及策略研究[J].農技服務,2014,(09)9.
- 上一篇:獨立學院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的適應性分析
- 下一篇:生態經濟發展中農村公路管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