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航運企業經濟效益思考

時間:2022-07-12 09:14:41

導語:提高航運企業經濟效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高航運企業經濟效益思考

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給貴州省水運行業帶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內河航運相對于鐵路公路具有建設投資小、運輸載重量大、土地資源成本低、綠色清潔和環境污染小等特點和優勢,在貨運密度(每公里航道、公路和鐵路完成的貨物周轉量)相同的情況下,水運貨物綜合運輸成本約為鐵路運輸的1/4,為公路運輸的1/10。船舶運輸排出的各種廢氣也遠低于鐵路運輸和公路運輸,是現代社會大力提倡的資源節約型、環境保護型的綠色低碳運輸方式。深入研究貴州省航運企業經營發展面臨的不足,改變貴州省航運企業傳統經營方式,開拓航運企業經營發展空間,提升航運企業的運力規模和經濟效益,促使航運企業向規模化、規范化、信息化和效益化發展,成為貴州省水運事業發展的關鍵。

一、貴州省航運發展現狀

“十三五”期間,交通運輸部繼續大力推進我國西部公路和鐵路運輸網絡的建設,同時把加快內河航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已被列入國家“兩橫一縱兩網十六線”的內河高等級航道規劃建設中的貴州省烏江和“兩江一河”正在加快完成實施北入長江、南下珠江,連接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區的水運通道建設的戰略部署。截至2017年底,貴州省有93條通航河流(段),連接37個產業園區、230個小城鎮和42個旅游景區。全省完成水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約100多億元,通航里程已達4000公里,其中四級高等級航道達到800公里以上,約占全省通航里程的22%。貴州省水運航道年通航能力約1780萬噸,相當于一條鐵路的運輸量。2017年,全省水運完成貨運量1665萬噸,貨運周轉量每公里45億噸;客運量2198萬人,客運周轉量6.72億人公里。近年來,隨著貴州省經濟的快速發展,烏江、赤水河、以及“兩江一河”等主要通航河流上的航運企業充分利用全省現有的內河水運優勢,把貴州省的綠色農副產品、林業加工產品、土特產品、煤炭、烤煙、化肥、石材、磷礦、茶葉竹木等大宗貨物源源不斷地運往長江、珠江中下游地區,干支直達、江海直達的運輸格局正在形成和發展。盡管目前貴州省航運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流運輸業有著良好的發展態勢,但全省航運企業發展仍面臨諸多制約因素。如何抓住機遇,提高貴州內河航運企業的運力規模與經濟效益,是貴州省交通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貴州省航運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1.航道港口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現有通航和轉運能力制約了航運企業的發展目前,長江珠江沿線的省區市水運鐵路公路物流聯網發展迅速,其大宗貨物的水上集裝箱低成本運輸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貴州省由于長期的航道港口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導致航道等級標準低,港口及設備數量規模小。航道通航及港口轉運能力的制約,導致全省航運企業船隊運力規模小、船舶標準性能低、結構不合理。航運企業的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受到限制,影響了航運企業與省內及周邊省區市鐵路公路的物流聯網發展,進而制約了貴州社會經濟的發展。高標準水運基礎設施要求政府必須投入相應的建設資金。目前,貴州省每年用于航運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約為30億元,僅為全省用于公路建設資金的3%,主要為交通運輸部補助資金和省級財政資金。除了政府投入,基本上沒有其他的投融資渠道。2.航運企業運輸市場經營理念落后,經營方式單一長期以來,貴州省內河航運企業對現代物流運輸服務業的意義和作用認識不足,經營管理者理念落后。航運企業市場經營服務方式分散、單一,專業化程度不高,習慣于傳統的運輸方式。很多企業還停留在低水平服務、低效率營運、低價格和低層次的無序競爭中。航運企業單打獨干,只承擔著“運輸”的單一職能,僅滿足簡單、低水平的單環節運輸服務,水陸聯運網絡銜接差,不能形成大規模的物流網絡。落后的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加上受地理環境、運輸資源、客戶資源和物流信息的限制,航運企業已經不適應現代物流企業的發展要求,削弱了全省水運行業的整體競爭力。3.航運企業經營管理工作薄弱貴州省航運企業滯后的經營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水運市場策略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經營規模和經營效益。小規模單一的水上客貨運輸模式主要局限于貴州省流域境內,多數航運企業現有運力規模較小,屬于中小型船隊。航運企業內各部門、各單位的各種生產力資源沒有進行有效的分配、使用和考核,航運企業經營管理和市場策略缺乏前瞻性、主動性和一系列量化的計劃安排。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航運企業沒有系統的與水運市場匹配船隊建設、運力發展的科學規劃方案,運力結構不合理,缺乏規模化集裝箱化船隊,不能滿足貴州省高等級航道沿線客戶、貨物集散港口周邊客戶和長江珠江沿線客戶對于大宗貨物、長距離運輸的需求,難以在長江珠江沿線大宗貨物運輸市場占據更大的份額。(2)航運企業現有的客戶資源量少單一,承運的業務訂單隨機性強,缺乏穩定的客戶資源庫,特別欠缺與省內及長江珠江沿江大客戶的穩定業務關系。加上水運航線單一、距離短,沒有進行科學組合,難以拓展省內直達長江珠江的大宗貨物水運業務。(3)航運企業缺乏科學的水陸聯運市場戰略規劃。沒有與全省內河流域以及長江珠江流域周邊的物流企業和港口形成緊密戰略合作關系,沒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水陸貨物運輸信息交易平臺,無法實現貨物運輸資源信息共享。這都導致航運企業貨物水陸聯運匹配差、時間長、成本高、效率低。

三、如何提高貴州省航運企業經濟效益

根據貴州省水運發展規劃(2012—2030年),全省正在加快實施北入長江、南下珠江的水運通道建設的戰略部署。貴州省航運企業必須抓住大好時機,高起點制定航運企業的物流運輸市場經營戰略,優化實施航運企業經營管理方案,提高航運企業在當今物流運輸市場的競爭力和占有率,以提升全省航運企業的運力規模與經濟效益。1.加大籌融資力度,多方籌集資金,盡快建成和鐵公聯網的水運基礎設施網絡貴州省水運發展規劃(2012—2030年)明確了航道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是航運企業經營和發展的基礎。目前,省內各主航道的不斷延伸和等級的進一步提高,為貴州省航運企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仍然需要進一步推進航道和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船舶(隊)規模建設和船舶運力結構調整。以物流、人員主要集散點為支點,盡快在各水路主航道區間與鐵路公路物流聯網集散地點拓展高等級航道,完成烏江渡等13個重點港口的建設。普及使用500~1000噸級標準化船型,同時結合大宗物資滾裝運輸的需要,在部分主航道投入使用2000~3000噸級的滾裝運輸船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多方的資金投入,航道建設資金要爭取達到全省每年公路建設資金的1/3,即每年約200億~300億元的投資。為此,除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外,航運企業必須創新融資思路,拓展融資渠道,加大籌資、融資力度,采取基建項目和航運企業股權分享、資產共享等多種方式多方籌集國有銀行和國有大型企業資本。同時,政府應盡快頒布實行優惠的財政稅收配套政策,吸引民營和國外資本投入,最終達到貴州省內河航道高等級化、網絡化、智能化,港口機械化、大型化和多功能化,船舶運力大型化、標準化和環保化的目標。盡快建成與鐵路公路協調聯網的信息化航運基礎設施系統,實現貴州省航運事業和社會經濟快速可持續發展。2.改變“重公路、鐵路運輸,輕水運”的思想,建立高效協調的物流水陸聯運網絡貴州省要建成與貨物流量流向、航道等級和港口規模相適應,與現代物流和信息系統發展相協調,具有較高技術和管理水平的內河船隊,以提高全省航運企業中長距離大宗貨物的運輸競爭力,必須改變長期以來“重公路、鐵路運輸,輕水運”的思想,建立高效匹配的水陸貨物聯運網絡體系。具體抓好如下工作。(1)對全省及周邊省區市貨物人員流量、流向、船舶運力、港口布點及規模等進行排查調研。(2)發揮市場導向機制,促進市場開放,建立公平合理、統一協調的貨物資源流動配置體系和高效的綜合物流信息市場。(3)打破地區封鎖,建立全省與周邊省區市統一協調的水陸貨物運輸信息化交易平臺,公開貨物運輸信息資源,并進行公平交易。(4)實現貴州航運企業集裝箱和滾裝運輸船隊高效承載大宗貨物北入長江、南下珠江,進入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享受該地區經濟發展紅利的目的。更進一步,使全省航運企業船隊實現與長江、珠江沿線公路運輸,鐵路運輸,甚至海洋運輸的對接,從而提升貴州省航運企業的長途運輸能力、水陸聯運能力和經濟效益。3.優化航運企業經營管理,強化在水陸聯運市場中與其它物流企業的戰略合作內河航運作為我國物流行業不可或缺的重要運輸方式正處于關鍵發展階段,航運企業集商品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于一體,面臨著由“運輸中心”向“物流中心”的轉換。貴州省航運企業要在分析自身現有運力、區域水運市場、貨物資源和客戶結構的基礎上,將發展戰略定位于“立足貴州,北入長江,南下珠江,走向沿海”,要實現這個戰略目標,就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強化航運企業經營管理和市場戰略。(1)加強船隊(舶)運力規模建設,實施船隊標準化、集裝箱化建設,優化運力結構。以滿足全省高等級航道沿線客戶、貨物集散港口附近客戶和長江珠江沿線客戶大宗貨物、長距離運輸的需求。同時通過商業租賃、融資租賃船舶、船舶資產入股等方式提高企業運力,爭取在長江珠江沿線大宗貨物運輸中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2)在繼續與現有客戶資源合作的同時,加強建立優質客戶資源庫。注重鞏固和發展與省內及長江珠江沿江大客戶的業務關系,為今后的發展提供穩定的水運業務來源。同時,適時根據客戶需求,拓展省內直達江海的大宗貨物一體化包運業務,延伸企業物流運輸服務,并實行水陸聯運模式和提供全程服務。特別注重與長期戰略合作的客戶建立以資產、股份為紐帶的合作經營聯盟,進而拓寬水運業務渠道。通過優質高效的水運物流服務取得更多客戶的認可,提高企業在水運行業的信譽,并為企業占有更多水運市場份額奠定基礎。(3)貴州省航運企業要發揮特點,科學優化航線組合。重點發展江江直達聯運、江海直達聯運等多種航線,著重培育江江直達、江海直達航線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優勢。同時,通過水陸聯運,把企業打造成“門到門”一站式物流運輸服務的企業,使企業在激烈的物流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4)為提高貴州省航運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航運企業應抓住契機,積極與全省內河流域以及長江珠江流域周邊物流運輸企業和港口緊密合作,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全省與周邊省區市統一協調的水陸貨物運輸信息化交易平臺,實現貨物運輸資源信息共享,互通有無,公開公平交易,高效匹配協調貨物水陸聯運。并利用水陸聯運配送供應鏈管理信息技術,降低水陸物流聯運企業的綜合成本,提高水陸物流聯運企業的經濟效益,形成合作雙方互利共贏的長期合作局面。

四、結語

貴州省航運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是要不斷拓展和延伸現代水陸聯網物流服務,成為集運輸、轉運、倉儲管理、配送、貨物裝卸、多方式聯運及物流信息處理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綜合物流企業。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國家、地方和企業三方共同努力。國家需要投入更多資金以改善貴州省航運基礎設施條件;地方政府要給予航運企業更多籌資融資財政稅收等優惠配套政策,并創建一個高效、公開、公平的全省及周邊省市地區貨物運輸信息交易平臺,促進全省及周邊地區水陸聯運協調機制;航運企業自身要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并優化物流水陸聯運戰略實施。只有這樣,貴州省航運企業才能做大做強,并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物流市場中生存和發展,航運企業的經濟效益才會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作者:許秋平 單位: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