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企業經營績效影響因素分析

時間:2022-12-12 04:09:15

導語:林業企業經營績效影響因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企業經營績效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針對我國林業企業發展面臨的現狀,從林業企業生產運營狀況、資金運作狀況以及技術研發創新三個層面,選取14個二級指標作為探討林業企業經營績效關鍵影響因素的輸入數據;并把每股收益、加權凈資產收益率以及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長率3個指標作為衡量林業企業經營績效的輸出層衡量指標;選取42家涉及林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上市公司,以其2018年相關數據作為分析樣本,利用MLP神經網絡模型進行分析后得到影響林業企業經營績效的各個指標的重要性程度;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了林業企業為提升其績效水平,應當把重點放在對其產品市場的控制上的建議。

關鍵詞:林業企業;經營績效;變量重要性;MLP神經網絡

1引言

林業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構成部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林業產業就處于迅速發展階段,2018年我國林業產業總產值為7.33萬億元,同比增長2.88%,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額達1600億美元,各類經濟林產品產量達1.57億t,其中,木竹加工及產品制造業仍對林業產業的發展起著較大的貢獻性作用。林業企業的共同努力是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隨著近來我國對林業產業的發展更加注重質量,林業企業對林產品的開發和使用受到了一定程度限制[1]。從股市數據反映,多數涉林的上市公司近兩年來經營效果不是很理想,凈利潤水平不高,甚至出現虧損。通過對我國A股市場上市的42家涉林企業的經營數據分析,挖掘對經營績效產生影響的相關變量,量化目前對林業企業績效產生影響的影響因素及其影響程度,以分析結論為指導總結可行性發展建議將會對林業企業,在面臨生存發展受到挑戰的瓶頸期取得經營績效突破有著指導性意義。

2企業的經營績效影響因素分析

企業經營績受多個相互作用且復雜的因素交叉影響[2-3],不同類型的企業績效關鍵性影響因素存在較大差異:一般來說,加工制造型企業受其生產運作過程管理影響較大,涉及尋求突破的企業更加抓住科技創新帶來的機遇,并且規模越大,資金的投入和使用對其影響效果越為明顯,因此文章從林業企業生產運營、資金運轉、研發創新三個層面,尋找可能夠對其經營績效產生影響、可以量化計算的二級指標。在經營績效反應層面,以每股收益、加權凈資產及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主要經營績效衡量指標。2.1生產與運營。規模較大的林業企業會涉及林木產品的采購、運輸、加工、倉儲、銷售,如果能夠合理對從采購到銷售的整體過程進行科學化管理,將會對其績效產生深遠的根本性影響[4]。在生產運營層面涉及利潤的營業收入A1、營業成本A2、毛利潤A3是生產過程中的核心指標,存貨周轉率A4是其產品銷售能力的反映指標,銷售費用A5、管理費用A6是企業團隊管理過程中投入。2.2資金運轉與使用。資本的投入和管理對企業績效有較大程度的影響,企業的規模越大,對資金的管理水平要求越高。資產負債率B1反映了企業的借入資本和總資本的比例結構;財務費用B2大部分由借入資本產生的利息構成;流動比率B3則反映了企業資金的流動性程度,流動比率越高,說明企業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越強,但是流動比率過高也反映了該企業的資金閑置成本過多;應收賬款周轉率B4則反映企業對賒銷收入產生的應收賬款管理能力,應收賬款周轉率高,既反映企業對應收賬款管理能力較強,也反映了企業的銷售業務較多,經營業績良好。2.3研發創新能力。由于林業企業現實問題,其生產結構、加工手段、產品特質、企業的運作模式等各個方面都必須經歷一定的創新,對產品的研發和升級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條件,因此衡量林業企業的長期績效,研發創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需要納入考慮因素[5]。一個企業的研發資金投入C1,研發人員數量C2、研發人員占總人員的比重C3,以及企業形成的無形資產C4都能體現一個企業對研發創新的重視水平。

3基于MLP模型的實證分析

3.1數據來源。林業企業經營績效影響因素的相關指標數據來源于各個企業2018年年度報報告的報告值,或者依據報告值為基礎的計算值。選取標準為在我國A股市場上市,涉及林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家具制造業、造紙及紙制品業的全部42家企業。3.2MLP模型簡述。MLP多層感知器人工神經網絡包含m個隱藏層,計算時隱藏層和輸出層的任一神經元的輸入值均為前一層所有神經元輸出值加權之和。即:yil=f(∑nj=1yjl-1wjil-1+bil)(1)其中:yil為第l層第i個神經元的輸出值;yjl-1為l-1層第j個神經元的輸出值;wjil-1為第l-1層第j個神經元的連接權值;n為第l-1層神經元的個數;bil為所求神經元的偏差值;f(—)為傳遞函數,其訓練和學習過程如圖1所示[6]。MLP提供了多個輸入、多個輸出的關系分析,并且能夠通過隱含層復雜的訓練和檢驗,將看似復雜無關聯的數據很好地歸類、量化,反映各個輸入值對輸出值的重要性程度,能夠幫助我們從14個輸入指標中計算確定關鍵性指標。選取77.78%的樣本為訓練樣本,22.22%的樣本為測試樣本,有效樣本量100%,經測試樣本測試,平方和誤差為0.219,平均整體相對錯誤為0.000,說明構建的模型較為適用,能夠較為準確的反應輸入和輸出的關系。3.3實證結果分析。部分就有代表性上市企業的相關指標原始值如表1、表2所示:如圖2所示,共14個變量,現對其影響程度做如下定義:以變量重要性大于等于0.100,定義為決定性影響變量;以變量重要性大于等于0.051且小于0.100,定義為關鍵性影響變量;以重要性大于等于0.035,且小于0.051,定義為一般性影響變量;以重要性小于0.035為較小影響變量,即分析結果如表4:

4結論與對策建議

4.1重點在于緊抓市場趨勢,提升定價能力,擴大產品市場占有率。分析結果顯示,存貨周轉率影響程度最深,林業企業產成品的銷售仍然是影響其經營績效的核心要素,林業企業對其產品的銷售策略要尤其重視;營業收入越高,對經營績效的提升越有決定性意義;一方面要擴大銷售收入,提升產品的存貨周轉率,另一方面又要精簡企業的銷售費用投入,這意味著林業企業既要加強對市場的把控,合理定價提升銷量,還要對其銷售費用投入的結構進行分析,刪減帶來營銷效果不顯著的銷售費用開支,將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7]。4.2其次還要重視研發,培養創新能力,形成核心無形資產。結果分析顯示,將研發創新能力納入績效考核范圍內后,其對林業企業的影響效果相比較資金運轉管理的影響效果更為突出。最亟待創新的就是要實現林業產業發展在自然環境等對社會利益影響較大層面的創新,要促進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節能減排的實現,在林木采購、林產品加工過程中實現低碳循環,保證林業的循環發展不受經濟發展的制約[8];林業企業要重視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其技術研發方面的政策扶持,以補助、獎勵等形式給予一定資金支持,以跨區域交流溝通等形式加強創新發展。4.3不能忽略對企業的內外部管理機制的改進,實施全面的科學化管理。林業企業的管理水平也亟待提升,從重要性分析水平發現,管理費用支出,以及其他方面如資金管理支出都對林業企業經營績效有一定程度影響。同時林業上市公司經營績效正熵分析結果表明,林業企業的組織結構、治理結構、經營文化、管理文化、體制文化、外部環境資源管理能力等都對企業經營業績有著積極作用[9]。我國林業企業要實現再度發展,不僅是技術層面需要創新,企業的內外部管理方式也需要隨著日新月異的新要求而創新[10]。

作者:王娜 李登明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