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市場秩序環境研究論文
時間:2022-03-31 03:16:00
導語:審計市場秩序環境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國內注冊會計師執業環境惡化,審計市場處于過度競爭狀態。為優化我國注冊會計師的執業環境,規范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業務競爭,應采取綜合整治審計市場、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業協會的自律監管效能等措施,以維護正常的審計市場秩序。
[關鍵詞]審計市場;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執業環境
一、研究背景
市場機制的重要作用在于通過各供應主體間的相互競爭來使商品質量得到提高;以價格信號來調節供求雙方行為。不穩定性是市場天生的一個顯著特征,了解市場包括能夠感知機會、預測對手動向、進行基于事實的決策,而不是僅僅根據直覺或定性研究。注冊會計師是市場經濟秩序的維護者,它對于我國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系,合理保護市場相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有效解決國內審計市場無序競爭、優化注冊會計師執業環境、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一般而言,政府對審計市場良好秩序形成的作用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應密切關注:一是審計市場秩序對于整個市場經濟的穩定作用越大,越應該引起政府的格外注意;二是審計服務的人為性決定了審計市場良好秩序形成的影響因素,要比一般商品市場秩序的影響因素復雜得多;三是由審計產品的非物流性決定了規范審計業務競爭有別于一般商品競爭。通常,市場秩序包括市場供求秩序、人才流動秩序和市場競爭秩序等方面。當市場競爭有序時,整體市場運行平穩正常,缺少競爭的市場非但沒有活力,而且市場其他方面的秩序也不會正常。
隨著宏觀經濟的軟著陸,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力度的加大,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的轉型,審計結果公告的透明度擴大,使審計事業的發展備受國內外的關注。學術界最熱衷于研究我國三個審計主體中的注冊會計師審計,而在該行業諸多問題研究之中,尤以審計市場的研究內容最為豐富多彩。自2000年以來,“審計市場”的詞頻居高不下,主要是圍繞市場份額、市場結構、市場需求、市場集中度、市場競爭等有關內容,從不同視角展開研究。
此外還涉及到市場制度安排、市場秩序規范、市場收費與質量管制、市場信號傳遞、市場聲譽機制、獨立性等方面分析,為我們進一步研究審計市場治理與市場開放以及市場的良性循環奠定了基礎。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尋求整治我國審計市場秩序,優化執業環境的有效措施。
二、我國審計市場秩序的現狀
概括地說審計市場是審計服務產品進行交易的媒介,審計市場秩序是審計市場主客體之間進行產品交易時,經過博弈后所達到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經濟運行狀態。
一般來說,審計市場秩序由主客體秩序、交易秩序、法規秩序及道德秩序等因素組成,而交易費用的節約是審計市場秩序穩定有序的主要標志。市場秩序的發生與發展過程也是市場秩序與交易規則不斷地由非均衡——均衡——非均衡——均衡變化的過程。眾所周知,任何職業的生存與發展都離不開特定的環境。注冊會計師職業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提供的是社會公眾產品,它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遵循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優勝劣汰和適者生存。
現階段,我國審計市場與西方發達的審計市場相比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審計市場要素發育不全,會計師事務所的人員結構、市場定位及業務規模等與經濟總量不相匹配。迫于生存的巨大壓力,部分事務所為了謀取眼前的利益,同行之間常常展開價格大戰,以至于造成審計服務價格一降再降,甚至分文不收,違心地做虧本生意,致使最后的成交價格與正常的收費標準相距甚遠。
即便如此,一般事務所尤其是中小型事務所在簽約后還要支付一筆回扣或提成等。一些政府部門、司法機關、金融機構、咨詢機構等受利益的驅動,利用行政權力控制、指定或以低價競標方式選擇會計師事務所,收取合作費、傭金、好處費、感謝費等等。還有些行業主管部門一直與原掛靠的事務所搞行業壟斷、地區封鎖、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等局面,這些違規行為必然導致審計市場競爭的不公平、透明度較差,加之市場上還存在著許多非市場因素,如一些事務所相互拆臺,上市公司可以肆意選擇自己“滿意”的事務所,從而造成惡性競爭。諸如此類的不正當競爭形同行業內的潛規則,只有少數人非法獲利,卻破壞了審計市場的正常秩序,也給審計執業埋下了極大的風險隱患,甚至于斷送整個注冊會計師事業。
據有關調查結果顯示:認為事務所“低價爭搶客戶”的占84.93%:“降低審計質量迎合客戶”的占71.23%,位居第二。由于無休止的價格競爭形成了這樣一種局面:當國內事務所采取“低價進入式競爭策略”,同業間正打得不可開交時,國際“四大”事務所卻乘機以高收費吞噬著國內審計市場,國內注冊會計師業面臨著整體的“衰微”。
- 上一篇:國際貿易乘數修正畢業論文
- 下一篇:物業人員服務禮儀
精品范文
4審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