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項目質量控制對策論文
時間:2022-03-31 03:32:00
導語:審計項目質量控制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審計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審計職能實現的效果,審計監督作用的發揮,也成為衡量全部審計工作優劣的標準。而審計項目質量控制,是審計工作質量的關鍵,是提高審計工作質量的保證,它貫穿于審計項目的全過程。下面,本人就如何加強審計項目的質量控制,從以下三個方面談點個人看法。
一、編制好審計方案
審計方案是審計部門為了能夠順利完成審計項目任務,達到預期審計目的,在實施審計前運用重要性和謹慎性原則,在評估審計風險的基礎上,圍繞審計目標確定的審計范圍、內容、步驟和方法,對從發送審計通知書到報送審計報告全部過程工作所作的計劃和安排。審計方案是用于指導整個項目審計的指導性文件,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中起著“龍頭”作用。
1、審計方案編制前要深入調查,詳細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機構設置、人員情況、職責范圍、業務經營情況、會計報表以及相關的內部控制及其執行情況等,并要求被審單位如實提供有關資料。切實可行的審計方案是建立在充分調查研究基礎上積累基礎資料而形成的,沒有充分的審前調查,難以制定出高質量審計方案。切忌對調查掌握的情況不作認真分析,就作為制定方案的依據。
2、審計方案內容要具體、有操作性。方案編制的核心是審計目標、審計范圍、審計內容和審計重點。審計人員要準確把握,在占有被審計單位大量材料的基礎上,進行重要性的確定及審計風險的評估。內容詳盡、指導強的審計方案必須要明確審計目標、審計重點和審計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以及如何安排時間,如何組織力量,如何發現問題,如何探索和運用先進的審計手段、技術和方法,在哪些方面出成果,求突破等等,這樣的審計方案就是一張擺兵布陣的作戰圖,實施審計時,審計人員才能按圖索驥,易于操作。
3、審計活動的實施要嚴格按方案進行操作。審計方案是審計工作的指南,審計人員要按照方案的分工有條不紊地開展審計工作,切忌把方案擱置一邊,操作時隨心所欲,憑經驗審計,老套套,憑感覺,審哪算哪,出現方案和審計“兩張皮”的現象。
二、規范好審計工作底稿
質量是內部審計的生命。高質量的審計工作底稿無疑是高質量審計報告的最有力保證。審計是一門證明學科,審計的過程就是收集審計證據,并對其進行分析評價,得出審計結論的過程。審計工作底稿是審計查出問題的所有相關事項及審計人員專業判斷等審計證據的載體,不僅是形成審計結論、發表審計意見的直接依據,也是內部審計人員業務素質和知識水平的體現,同時也是證明內審人員按照內部審計準則的要求完成審計工作、履行應盡職責的證據。離開審計工作底稿,沒有審計記錄,審計無從談起。沒有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將受到懷疑。審計工作底稿在整個審計工作中,處于相當重要的地位。規范化的審計工作底稿是控制審計質量、防范審計風險的重要手段,是審計質量控制的源頭。
1、審計工作底稿要做到逐事逐項編寫、一事一稿。審計工作底稿是審計人員在審計實施過程中所形成的與審計事項有關的工作記錄。無論有無審計發現都要按方案要求的內容逐事逐項編寫,有審計發現的做情況記錄,無審計發現的做工作記錄,一事一稿,完整地反映審計人員實施審計的全部過程,以達到審計監督、評價和建設的作用。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審計人員僅僅對審計所查出問題的取證記錄進行整理歸類,編制出審計工作底稿——情況記錄,對沒有發現問題的,或棄之一邊,或現場審計結束后補寫審計工作底稿——工作記錄,這樣形成的審計工作底稿不能完整地反映審計人員實施審計的全部過程,容易造成或是取證不到位,或是隱瞞截留問題的錯覺。
2、審計證據要有相關性、充分性。審計證據是指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獲取的用以說明審計事項真相,形成審計結論的基本證明材料。它必須具備客觀性、相關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審計證據主要有:與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有關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及與經營活動有關的法律文書、合同、協議、會議記錄、往來函證、公證或者鑒定資料等。審計人員一般職業習慣是重視前者,忽略后者,容易造成取證的相關性、充分性不夠。結果是從賬面上查出的問題,沒有其他資料相互印證,被審計單位一辯解,易使問題難以定性,甚至被糊弄過去。
3、審計工作底稿的結論要明確。不同的審計項目、不同的內審人員對同一工作底稿記錄的同一審計事項會做出不同的描述。審計人員應當運用職業判斷,合理地保證所表達的專業判斷意見的恰當性,防止措辭模棱兩可,容易產生歧義的詞句不要使用,重點要突出。審計結論是一般問題的可作簡略記錄,有重大影響的事項應當作詳細說明。
- 上一篇:建設工程勞務分包合同
- 下一篇:財務審計問題對策論文
精品范文
4審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