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審計現狀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27 05:27:00

導語:企業內部審計現狀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內部審計現狀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內部審計現狀問題對策

[論文摘要]內部審計是單位內部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它通過審查與評價本單位及所屬單位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及有效性,促進單位加強經濟管理,實現經濟目標。目前,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及部分集體企業和民營組織都設置了內部審計機構,但內部審計現狀不佳,尚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仍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因而需要進一步完善與發展。

企業開展內部審計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審計,促使企業加強內部控制,改善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從企業角度看,內部審計是獨立客觀地監督和評價企業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行為,是為企業改進經營管理和實現經營目標服務的,因而也是企業監督評價機制與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存在著一定的不足與缺陷,加之入世以來的外部環境也發生了諸多較大的變化,內部審計在獲得了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各種嚴峻的挑戰。因此,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既需要適時地加以改進和完善,更需要謀求更大更快更好的成長與發展。

一、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現狀分析

從審計組織體系上看,我國目前業已形成由政府審計(國家審計)、內部審計及民間審計(社會審計)構成的審計監督評價體系。三種審計鼎足而立、并駕齊驅,各有側重、時有協同。在過往的各個歷史時期,它們基本上適應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不同程度地發揮了其制約與促進的作用。但隨著我國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社會的日益進步及企業組織的發展變化,現有的各種審計及其構成的審計組織體系日益暴露出不少缺陷和弊端。就企業的內部審計而言,目前的基本現狀及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在于:

(一)內部審計工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沒有納入企業重要活動

內部審計機構在企業中受冷落,是我國內部審計工作普遍存在的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企業領導對建立內部審計機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很多企業是應主管部門要求,為了應付上級而設立審計機構,有的企業則為了上等級、裝門面,致使許多企業內部審計形同虛設,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內部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缺乏應有的獨立性

在企業中,由于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受本企業有關負責人的領導,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工資、其他福利等方面的利益,受本企業有關負責人的支配,這就使得內部審計人員在履行其監督和評價職能時,有很多的顧慮。當企業領導授權、批準的經營行為違反有關法律、法規,或不符合經營效益原則時,內部審計人員由于自身利益的原因,往往表現得無能為力,缺乏應有的獨立性。

(三)內部審計不夠規范,其業務無準則可循

目前我國有關審計工作的法律已頒布兩部分,其一是關于民間審計的《注冊會計師法》;其二,是關于國家審計的《審計法》;而內部審計的法規只有審計署頒發的《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并未上升到法律高度,《中國內部審計工作條例》在醞釀起草當中。這就導致內部審計與國家審計、民間審計法規配套建設地位的差異,造成企業內部審計無法可依,當內審人員碰到具體問題時感到無章可循,甚至無所適從。在我國的《公司法》中也沒有規定設置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沒有強調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權威性和責任性,導致“為組織服務,向經營領域發展”的現代內部審計成為一句空話。

(四)人員素質和結構不合理

人員老化,素質偏低,知識結構單一,是當今內審人員普遍存在的問題。按國家審計的有關法律法規,審計部門應配備審計師、會計師、工程師、律師,但絕大部分企業僅有會計師,使得審計只從憑證到賬面查找問題,難以從實際工作的深層次上發現問題,因而提出的建議或為領導提供的決策依據缺乏現實性。

二、如何完善企業內部審計機制

(一)革新內部審計手段

企業各業務部門在設計軟件系統時,應當在各個關鍵部位、關鍵環節預留“計算機控制”的設置,利用現代信息和網絡技術,實行業務控制的自動化、計算機化,實現風險的事前、事中防范,以減少審計監督的強度,避免道德風險;審計部門則應當進一步開發和利用審計軟件,加大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比重。一方面,通過開發和利用風險評估、內部控制狀況評價、業務數據分析及標準化的審計底稿等專門的審計軟件,使風險評估、數據分析等一系列審計操作實現自動化,提高現場審計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實行非現場審計與現場審計監督的有效結合,實施對審計對象的連續、動態監控,以保證審計監督的及時性。

(二)完善監督制約機制

在完善企業監督制約機制中,一是要完善企業的領導機制,建立健全領導行為約束機制。在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要注重強化黨組織的保證監督作用和職工民主管理。在公司制企業,要建立企業按法人治理結構運作的組織形式,發揮好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的作用。在股份合作制企業,要建立與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相配套的決策體制。二是確立民主決策程序,加強企業的民主管理與監督,鼓勵廣大職工參政議政。企業可以成立職工代表大會領導下的民主監督委員會,監督企業經營者有無違法亂紀行為,監督企業有無侵犯職工代表大會職權和職工民主權利的行為。

(三)強調風險評估意識

在現代社會里,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風險評估是企業設計和執行內部控制以減少錯誤和舞弊的一部分,它形成了決定如何管理風險的基礎,所以,企業在設計內部控制時,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評估,采取適當的控制措施,從而保證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在進行內部審計的時候,要考慮到企業日益變化的經營環境,把企業所面臨的風險考慮進去。

(四)提高內審人員素質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內部審計隊伍是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關鍵。在國際上,企業內部審計業務不僅要求審計人員能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現代會計、內部審計知識,還要求審計人員了解現代公司、企業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方式,具有對復雜多變的問題的理解能力與判斷能力,具備計算機內部審計信息的收集、監控、分析與處理能力,從而能夠提供真實、正確、完整、有效的稽核信息,提供高質量的審計業務。

總之,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改革的加速,內部審計應該順應目前變革的要求,在審計觀念、體制、內容、方法等方面要發生轉變,以適應企業經營管理對內部審計的需求,同時尋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能夠發揮更大作用的內部審計之路。

參考文獻:

[1]王玨,現代企業制度下內部審計問題淺探[J].經濟觀察,2004.4.

[2]李慶山,強化內審工作促進企業發展[J].內蒙古財會,2005.1.

[3]李佳宏,搞好內部審計之我見[J].糧食科技與經濟,2005.7.

[4]趙運釵,內部審計與舞弊控制[J].審計理論與實踐,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