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發展現狀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31 04:15:00
導語:內部審計發展現狀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內部審計美國啟示
摘要:現代內部審計始于20世紀初期美國的鐵路部門,隨后得到了迅猛發展,特別是近二三十年以來,內部審計在各種類型的組織中得到了廣泛普及。在美國,內部審計的發展水平就像其經濟發展水平一樣,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它吸收了社會科學和企業文化發展的優秀成果,適應了不斷變化的企業經營環境對強化科學管理、增值盈利的要求。本文即是從美國的內部審計制度的設計和實施方面的成功經驗來探討其對我國的積極意義
一、美國的內部審計
美國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是基于企業自身經營管理的需要而設立的。它是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于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顯示了豐富的智慧和巨大的潛力。
1.美國的內部審計制度、準則
美國最先進行了制定內部審計準則的嘗試。1941年,內部審計師協會成立,隨即制定了《內部審計職責說明》,對內部審計人員的職責和工作范圍加以規范。1968年協會通過了第一個道德規則《內部審計協會道德規則》,概括了協會職業行為的標準。1972年制定并頒布了第二個道德規則《注冊內部審計師職能道德規則》。1978年6月,內部審計師協會制定了《內部審計實務標準》,對內部審計的含義、職責、獨立性、機構人員以及工作范圍和工作程序等都作了較具體的規定,使內部審計的開展有了較完備的行為規范和衡量標準。這是目前世界上有關內部審計影響最大、最具權威性的一份標準。
同時我們應該看到,自安然公司財務丑聞發生以來,美國的其他方面的法律加強了對上市公司內部審計的要求,2002年8月份,美國證交會制定了兩項新的規定。第一項規定是:任何一家要上市的公司必須設立內部審計部門,內部審計業務可以通過對外承包來進行運作,但內部審計職能必須存在。第二項規定就是賦予審計委員會新的職能,審計委員會將更積極地參與內部審計活動。2003年11月4日,美國證交會批準“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條例”。該條例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須設立內部審計機制,對董事獨立性的定義作出更具體的規定。可見,美國的內部審計制度是從多項法律、規定中加以規范,從而嚴格保證內部審計制度的有效運行、內部審計監督體制的完善運作。
2.美國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
在美國由于企業規模和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同,其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也不盡相同。許多公司的內部審計至少向副總經理負責,向董事會領導下的審計委員會負責的也為數不少??梢娒绹膬炔繉徲嬛苯酉蚱髽I最高權利機關負責,從而增強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像紐約港務局這樣的托管機構,設有隸屬于財務總監,同時也向執行董事局(最高監督機構)報告工作的審計部,審計人員多達80余人,下屬單位不設內部審計部門,其審計任務由審計部承擔。大公司一般都設有內部審計機構。按照美國權威性機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規定:(1)上市公司必須設立內部審計委員會,由不參加經營的外部董事組成;(2)任何一個企業必須有內部審計部門,并配備有獨立于該公司的審計人員。
3.美國內部審計的工作范圍
在美國,內部審計的工作范圍也是不斷變化的,內部審計早期的工作主要是財務收支審計。隨著管理的需要,內部審計的工作范圍不斷擴展,不再僅僅局限于財務審計上,而是涉及到經濟、效益和效果的方方面面,并越來越多的深入到內部控制系統的監督、經濟責任的評價、經濟項目的評估等領域,審查的范圍擴大到公司的所有的業務機能以及一切內部控制制度包括各項業務控制,如采購、銷售、開發、質量管理、人員培訓等,形成了管理審計、經營審計和綜合審計等體系。工作內容的擴大,使得整個審計主導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1)從財產的保全、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以及內部控制制度的遵循上轉變到現有資源如何有效利用上:(2)從實際業務的鑒證轉變到對內部控制系統有效性的審查和評價上;(3)從防護觀念轉變到建設觀念。這種主導思想的改變,為內部審計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天地,而不再囿于企業財務審計。
4.美國內部審計人員素質要求及培訓
在美國內部審計已發展成為一個公認的專門職業,因此,對其人員有最基本的要求:
(1)包括注冊內部審計師和內部審計師在內的審計人員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注冊內部審計師資格必須經過資格考試獲得。專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注冊內部審計師協會制定的職業道德準則。內部審計人員還應具備相應的知識體系。為了實施審計師職稱注冊計劃,1971年美國內部審計師協會設立教育委員會,專門研究內部審計師應具備的知識結構,根據該委員會的研究報告,提出內部審計必須掌握以下各門學科知識:會計與財務、行為科學、經濟學、經濟法規、定量分析方法、會計與管理制度程序設計、電子信息處理等。
(2)包括注冊內部審計師和內部審計師在內的審計人員要不斷接受繼續教育的培訓。在美國,內部審計己發展成為一種成熟的社會職業。于1941年成立的內部審計協會專門為內部審計人員服務,致力于內部審計師的教育和培訓工作。該協會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短期培訓班,就一些普遍需要的內容進行培訓,以使內部審計人員不斷適應變化了的環境。1972年該協會還專門設立了向內部審計師簽發證書的項目,推行注冊內部審計師考試?,F在每年兩次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進行內部審計師考試。企業管理當局也常常鼓勵內部審計人員參與各種學術團體活動,并為其提供繼續受教育的機會。
在美國,內部審計己發展成為一種公認的專業職業,而且內部審計組織具有較高的地位和較強的獨立性,主要體現在:一是內部審計組織直屬企業當局領導,遇有重大問題,可直接向審計委員會或董事會報告;二是內部審計機構不受公司其他業務部門,如財會、供銷、生產等影響,獨立開展工作,對審計事項做出客觀的分析、判斷和評價。美國內部審計始于財務審計,由于企業競爭的加劇迫切需要改善經營管理,因而促使內部審計逐步發展到經營審計。經營審計的開展使美國的內部審計走向更高的層次,同時也標志著現代美國內部審計制度的日益完善。
二、啟示
我國的企業內部審計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已經取得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內部審計機構不健全,職業化程度不高等。借鑒美國內部審計制度的先進合理內核,我們認為我國內部審計在以下幾個方面應該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一)在企業內部,特別是在大中型企業內部建立總審計師制度
在企業內部選擇熟悉本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有組織領導能力、具有相應專業知識的優秀人才,擔任總審計師職務,總體負責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在企業內部建立總審計師制度具有如下優點:(1)使企業內部審計在組織上加強,在制度上得到保證。有利于改變目前企業內部審計一直處于從屬地位,最高負責人只是企業中層管理人員的不利狀況。解決內部審計的“有位”問題,為其“有為”打下基礎。(2)能夠深化和擴展內部審計的深度和廣度。總審計師屬于企業高層管理領導體系,名正言順地參與研究和制定經營方針、經營目標,為企業經營決策服務,為管理審計的開展提供組織保證。(3)有利于提高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增強內審效果,總審計師一般要求具有審計師等以上職稱的人員擔任,為有計劃的培訓和提高內審人員的素質,加強內部審計隊伍建設提供契機。(4)有利于協調審計監督與其他專業監督之間的關系,便于企業開展橫向內部審計。建立內部總審計師制度與目前正在推廣施行的財務總監制度有明顯的區別,向國有大、中型企業里派駐企業財務總監是一種政府出資者行為,即政府作為國有資產所有者的代表,憑借所有者的權利,對企業財務進行監督和管理,財務總監主要向所有者負責,而總審計師則主要向管理當局負責。
(二)內部審計應該盡快完成財務審計向管理審計的轉變過程
內部審計人員不僅要善于發現問題更要善于提出改進問題的建議,時刻注意為管理當局及被審單位提供建設性服務,改單純的財務審計為全方位的管理審計,如:資源的取得是否經濟,使用是否有效?計劃建立的目標是否達到?客戶對得到的產品或服務是否滿意?企業是否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等。有人認為管理審計對管理咨詢、組織和方法、系統方法及其他檢查功能有影響。實際上,大多數咨詢工作都是針對具體的情況、已知的問題并打算提出具體的建議,而管理審計是在沒有發現問題的情況下進行的,對企業的經營業務進行系統的也可能是周期性檢查的一部分。為了實行管理審計,要求內部審計借鑒民間審計職業界廣泛運用的制度基礎審計方法,即以調查和評價被審單位內部的會計資料及有關的經濟資料賴以形成和存在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可靠性為基礎進行審計,可使內部審計人員從繁瑣的財務審計上節約絕大部分的精力從事其他更加有意義的審計工作——經濟、效率、效果、管理、環境等審計工作。
(三)內部審計必須職業化
在民間審計職業化的浪潮中,相當多的內部審計人員被吸引到民間審計,使原本人才短缺的內部審計雪上加霜。內部審計職業化,有利于吸引優秀人才的加入,也有利于內部審計的規范化發展。目前,我國至少應在以下方面努力,為內部審計職業化打下基礎:(1)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師協會。(2)實行內部審計師注冊考試和授證制度。(3)設置各種培訓和繼續教育課程。(4)制定內部審計行為規范。(5)組織參加IIA舉行的CIA考試。實踐證明,參加CIA資格考試,有利于促進我國內審人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提高,使已經達到國際水平的專業人才顯現出來,向國際同行證明我們的實力;有利于加快我國內部審計工作與國際慣例接軌的進程,進一步提高我國內部審計的國際地位。
(四)搶灘內部審計的新領域——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指識別風險并設計控制風險的方法,其核心在于將沒有預見的未來事項的影響控制在最低限度,用以幫助人們全面了解和認識與決策中利益具體變化的有關風險的各種方法。近年來,企業之間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穩定性越來越差,加強和改善風險管理已成為關系企業發展和生存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企業管理當局十分關心風險管理。開展風險管理服務活動,既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內部審計本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利用本身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信息優勢,能有效地開展企業風險管理。同時,進行風險管理對內部審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風險管理是目前管理理論中最具有挑戰性的內容之一,它要求相關人員不僅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更要求相關人員具有對復雜環境的洞察能力和減少環境復雜性的能力。要達到這樣的要求,對目前我國的大部分內部審計人員來說不是容易的事情,這必定促使我國內部審計人員加強學習、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有利于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
- 上一篇:審計失敗本質分析論文
- 下一篇:節目感悟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