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制度改革論文

時間:2022-08-26 10:08:00

導語:審計制度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計制度改革論文

美國能源巨頭安然公司破產案揭開了美國審計業的巨大“黑洞”。為安然公司進行審計的安達信公司,多年來一直為安然虛報收入和利潤、隱瞞巨額債務和虧損、出具虛假財務報告,使安然的投資者和債權人遭受了巨大損失。

長期以來,以安達信為代表的美國5大會計師事務所被視為全球業界的典范,現在人們不禁要問,連安達信都膽敢在其審計業務中一再弄虛作假、見利忘義,甚至在事發后銷毀安然公司的大量財務資料,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是否還有獨立、客觀、公正可言?聯系到我國許多上市公司與會計師事務所相互勾結,出具虛假財務報告欺騙投資者的種種行徑,充分說明目前審計行業在制度、業務、監管等方面都存在著巨大漏洞,并已成為全球范圍一個亟待解決的共同問題。本文從分析現行審計制度的缺陷入手,提出了對現行審計制度的改革方案,以期能對審計制度建設和完善有所幫助。

一、現行審計制度的缺陷

從安然案及已經暴露的其他違規審計案件中,我們不難發現現行審計制度存在如下缺陷和不足:

1、巨大的商業利益使會計師事務所與被審企業成為合作伙伴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應具有客觀、獨立、公正的特征,但在現行制度下很難做到這一點。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承擔審計職責的會計師事務所是由被審企業自行聘用的,被審企業如果不滿意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則該事務所就必然面臨被炒魷魚的后果。這事實上形成了被審企業與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雇傭與被雇傭關系,被審企業成了會計師事務所的衣食父母和上帝。巨大的商業利益必然會驅使會計師事務所去迎合其雇主的需要,使審計背離獨立、客觀、公正的要求。以安然案為例,多年來安達信一直為安然提供審計和會計咨詢服務,僅2000年,安達信從安然收取的審計和服務費就分別高達2500萬美元和2700萬美元。巨大的商業利益使安達信失去了其應有的獨立性。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具有職業道德和良心的會計師也是無能為力的。正如一位已離開安達信的高級雇員所說:“在公司里,如果哪位會計師敢說拒絕在報告上簽字,他立刻就會被炒魷魚”。事實和邏輯都說明,會計師事務所與被審單位已形成事實上的商業合作伙伴,這是現行審計制度存在的最大漏洞和缺陷。

2、會計師事務所對被審企業的業務涉足過深更使審計不可能客觀公正

目前世界各國基本上都允許會計師事務所為被審企業提供管理和會計咨詢服務,其初衷是希望借助注冊會計師豐富的財務會計知識和經驗,規范被審企業的會計業務和依法納稅等。但會計師事務所過度地介入被審企業的業務活動,必然會將兩者的利益更緊密地捆綁在一起,審計就不可能再具有獨立性,要求客觀公正就只能是奢望,安然案暴露的問題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安達信有100多名雇員專門為安然提供各種服務,每周從安然收取100多萬美元的服務費用。為便于更緊密的合作,從1995年開始,安然還將其內部審計也交給了安達信,甚至連財務長也是從安達信聘用的,安達信的休斯敦分公司幾乎已和安然“完美”地結合成一體。在這種情況下,安達信對安然的審計,就形同用自己的一只手去審計監督自己另一只手的荒唐局面,自然不可能再具有獨立、客觀和公正性。由此可知,在目前制度下,會計師事務所必然會將自身與被審企業的“雙贏”作為首要目標,而會置法律、職責、良心及廣大投資者的利益于不顧。鑒于安然案所暴露出的觸目驚心的事實,英美監管機構正在考慮禁止會計師事務所向客戶提供管理咨詢服務。這一規定如果執行,將使五大會計師事務所每年126億美元的收入大打折扣。

3、法律監管上的嚴重不足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最開放、最具吸引力的資本市場,美國經濟界也一直標榜其嚴格的證券市場規范和企業審計標準。應當說,美國對于會計師的監管還是相當嚴格的,除了行業協會外,財政部、證券交易委員會等都嚴格監控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和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其中大公司、大會計師事務所更是監控的重點。一旦被查出問題,等著他們的則是巨額罰款甚至判刑坐牢,相關的會計師事務所也會被吊銷執照、課以重罰。此外,美國的投資者也是最具自我法律保護意識的,一旦會計師事務所的違規劣跡被揭露,受害者就會運用法律手段,對會計師事務所提出巨額索賠訴訟。但因限于人力和財力,各監管機構除了少量抽查外,一般不對審計報告進行核查,而是主要依靠審計業的自我規范和同業監督,監管機構只是在問題暴露后才進行追查。因此絕大多數違規審計案件都是在大公司突然破產后才牽扯出來的。由此也可推知,已經暴露的審計黑幕僅僅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審計違規事件還沒有、并可能永遠也不會被揭露,絕大多數投資者因此而蒙受的損失也是無法討回公道的。正因為如此,雖然違規審計會面臨很大風險,但因監管力度嚴重不足,使違規的風險和收益極不對稱,才會出現如此之多敢于挺而走險的會計師事務所。

二、對現行審計制度改革的探討

如何防堵漏洞,歐美會計師行業一直在爭論中。安然和安達信丑聞的暴露,必將有力地推動注冊會計師制度的改革。筆者認為,現行審計制度需要在以下方面進行改革。

1、改變會計師事務所受雇于被審企業的現狀

對此,筆者認為可考慮以下方案:

由監管機構通過招標方式,綜合考慮參與投標會計師事務所的信譽、有無違規記錄、資質、實力、內部管理水平等綜合因素,并在適當考慮各會計師事務所已承擔審計業務量與其實力配比的基礎上,為被審企業選擇合適的會計師事務所。其中會計師事務所的信譽應作為選擇的首要因素,有重大違規記錄者將被一票否決,至少在一定期限內不允許再承接大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審計業務。筆者認為這是目前可以選擇的最佳方案,它可以產生以下效果:

①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會計師事務所受雇于被審企業的狀況,為獨立、客觀、眾正的審計提供必不可少的環境。②有利于促進會計師事務所的內部管理,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對會計師在職業道德、依法審計等方面的管理和監督,否則就會因失去信譽而被淘汰出局。從而真正實現審計業自我規范。③有利于會計師行業公平的市場競爭和同業監督。

公開招標方式在其他許多行業中已被廣泛采用,并被證明是規范行業行為、確保公平競爭、防止腐敗的非常有效的手段,筆者相信,它也必將在凈化審計環境、規范審計行為、保護投資者利益等方面產生重大和深遠的影響。

2、改變會計師事務所對被審企業業務涉足過深的現狀會計師事務所對被審企業業務涉足過深,必將導致兩者間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獨立、客觀、公正的審計就無從談起。因此筆者認為,必須禁止會計師事務所向被審企業提供除外部審計外的其他服務,包括禁止會計師事務所的雇員在被審單位兼職,但可以允許會計師事務所向其他企業提供管理和會計咨詢服務。這樣非但不會影響會計師事務所的經濟利益,而且更有利于加強會計師行業的同業監督和公平競爭。

3、嚴格限定會計師事務所及審計師對同一企業審計的年限會計師事務所與被審對象間的合作時間過長,就會導致被審企業與會計師事務所及審計師之間關系過于密切,并進而為企業收買審計師提供方便,因此對保證審計的客觀公正性是極其不利的。安達信從1983年來一直受聘于安然公司,也是它在安然案中越陷越深的原因之一。故筆者認為,在招標時就應限定會計師事務所執行特定審計對象的合同期限,例如以4年為一屆,且對同一企業的審計工作不能連任兩屆以上。同時,還應更嚴格地限制審計師個人在同一被審企業中的執業年限,例如不能超過4年。當然期限也不能定得過短,以免影響工作效率。

4、進一步加強對審計業的監管力度

安然案的黑幕被揭露后,美國經濟界要求加強對審計業監管的呼聲日益高漲。對于讓證交會承擔起對審計監管重任的要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皮特表示證交會目前沒有足夠的財力和人力去做這一工作。事實證明,要求審計業進行自我規范和同業監督的國際慣例存在著巨大缺陷,而這卻是各國監管機構無奈的選擇。我國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管力度就更顯不足,即使揭露出的審計大案,對違規的會計師事務所和責任人也缺乏必要和及時的懲處措施,司法介入也剛剛起步,而且還限定了許多條件。筆者認為,在目前情況下,可以采用如下加強監管的措施:

1、成立一個享有獨立法人地位的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目前,美國審計業的公共監督委員會是由會計師自己任命、自我約束的實體,事實證明,這樣的機制效果不佳。該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應該是一個享有獨立法人地位、向證券交易委員會、證監會或國家審計署負責的機構,并有權處罰違規會計師事務所和違規會計師。對影響重大的案件,應進一步提交司法處理。

2、組織必要的人力,增加對上市公司和大公司財務報告和審計報告抽查數量,并加大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扭轉違規風險和收益極不對稱的現狀,使法律和監管對試圖違規者具有更強大的威懾作用。

要根本解決企業的信息披露和審計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還需要同時在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信息披露、審計監督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創新。筆者認為,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高科技手段,是規范企業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實現獨立、客觀、公正審計和監管的最有效的途徑。去年我國在全國范圍內聯網建立的“金稅工程”,在打擊遏制猖撅一時的虛開增值稅發票、偷稅騙稅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果,已充分說明現代信息技術在加強監管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