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與數據流動合作框架分析

時間:2022-08-05 08:40:48

導語:數字經濟與數據流動合作框架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字經濟與數據流動合作框架分析

摘要:“一帶一路”官網顯示,在過去的6年間,我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積極響應,已由亞歐延伸至南太平洋、非洲、拉美等區域。“一帶一路”逐漸擴大的影響力,為我國大數據企業的數據跨境合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關鍵詞:“一帶一路”;保護水平認定;大數據企業

1.“一帶一路”策略帶動我國經濟體量的持續增長

2015年3月,中國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耙粠б宦贰背h距今已有6年的時間,當初“一帶一路”所描繪的愿景正逐步變為現實。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增長10.8%,達92690億元,其中,出口增長13.2%,進口增長7.9%。歐盟統計局日前數據稱,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與此同時,歐盟與美國之間貿易萎縮,歐盟對美出口同比下降10%,進口同比下降11.4%。另外,數據顯示,中國商品在英國進口總額中所占比例上升到13.4%,達110億英鎊,首次超過了從其他任何國家的進口。如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邊進出口總額的不斷增長,使得“一帶一路”以其龐大的經濟體量,在世界經濟關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歐盟、美國、中國數據跨境保護水平合作框架契機

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國策的倡議下抓住了和世界經濟互動的絕佳機遇,而以美國政府為首的發達國家對此并不是抱著喜聞樂見的態度,相反,近來出海的中國企業頻繁被以美國政府為首的國家——以中國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對其造成了“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隱私安全”等方面的威脅為由,對中國企業的產品和服務進行各個渠道的打壓。從立法的角度,中國和“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之間,和歐盟之間,和美國之間,確實存在隱私保護和數據跨境保護水平政策的缺失。如圖1所示,歐盟和美國,以及除美國外的12個國家和地區之間,通過GDPR充分性認定來解決隱私保護和數據跨境的保護水平互通;美國在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地區,分別有USMCA和CBPR協議實現數據跨境轉移的合規性和合法性。而中國并沒有參與或加入同歐盟、美國所代表的經濟體之間,任何國家層面的保護水平溝通。甚至中國和響應了“一帶一路”倡議的65國之間,也未有明確的數據跨境保護水平合作框架。

2.1中國和歐盟之間

各個國家對于數據保護立法的背景大相徑庭,歐盟法起源于人權保護,美國法著眼于市場調整和貿易利益擴張,中國法則更加關注國家安全下市場和公民利益的平衡,那么歐盟、美國和中國在此前提下制定的法律一定會存在分歧。針對數據跨境和隱私保護,中國企業所使用的《隱私政策》中所包含的例外條款:“中國法律認可的,因國家安全的需要,國家機關可以依法律程序,可以不經個人許可即可訪問他人隱私數據?!睂τ诿绹W盟和其他國家來說,這不亞于是一個不確定因素。再加上雙方在政治體制上的缺乏互信,這種反映中國數據立法要求的《隱私政策》,讓包括歐盟在內的其他國家,保持著十分謹慎甚至抵觸的態度。然而,這不應該成為中國和歐盟之間數據跨境流動保護水平“充分性認定”的絕對性障礙,因為即使是歐盟和美國的保護水平認定——“隱私盾”,也存在著歐盟不能完全信任的條款,容許“美國政府的情報部門批量收集公司和公民數據,并任意分析、使用收集來的數據”等內容。雖然,“隱私盾”在今年被歐洲法院裁定無法滿足歐盟數據保護法的要求。仍然看到“隱私盾”——這一分歧之下的折衷協定,為美國和歐盟兩大經濟體過去二十年間實現數據跨境流動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受益于“一帶一路”倡議給中國所帶來的經濟和政治上的影響力,也看到“一帶一路”給中國和中國企業所帶來的契機——推動歐盟和中國之間進行數據跨境保護水平合作框架的磋商。如果中國能同擁有最嚴格立法的歐盟之間,實現數據保護水平“充分性認定”,那么這將對中國的數據跨境保護水平將是極大的認可,對于中國大數據企業出海將會提供更多互信基礎。

2.2中國和美國之間

從法理上來看,中國要求企業尊重當地法律,不得強制要求某國企業將境外產生、獲取的數據存儲在本國境內;要求他國和企業尊重其業務所涉國家的主權、司法管轄權和對數據的管理權,不得直接向企業或個人調取位于他國的數據;除非通過司法協助等渠道解決執法跨境數據調取需求。顯而易見,這一點同美國的“長臂管轄”政策是相沖突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3月簽署的《澄清境外數據合法使用法案》(又稱《云法案》),通過“控制者原則”這一概念,允許美國執法機關調取不在美國境內的電信或遠程計算機數據,由此擴大了美國執法機關調取海外數據的權力,但其他國家若要調取存儲在美國境內的數據,則必須通過美國的審查,滿足美國所設定的人權、法治和數據自由流動標準。

2.3推動“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之間數據流動合作框架

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貿易合作中提倡選擇能提供數據本地化服務的戰略合作伙伴。例如,我國大數據企業在歐洲拓展業務的模式,騰訊云選擇SAP作為其戰略合作伙伴,阿里云選擇沃達豐作為其戰略合作伙伴——在歐洲,僅提供技術或服務,不涉及當地用戶信息。推動數字平臺和數據加密的普及化。“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大數據企業要共同建立起隱私保護的意識和共識,推動跨數字平臺的端到端加密普及,降低數據流動的合規風險。例如,蘋果手機引入的硬件加密機制,使得蘋果自己也無法解密其硬件端的數據;而蘋果云端上的所有數據也進行了加密,據稱暴力破解蘋果的加密技術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會比宇宙的歷史還要漫長。借鑒歐盟“充分性認定”的國家間對等協議模式,以及美國商務部建立的“白名單”制度,推進“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數據流通的協議和標準。

3.結語

歐盟、美國商務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瑞士聯邦委員會等國家機構,為了國家、個人的數據主權得到保障,節省企業的數據行政成本,平衡并明確數據控制者和數據處理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經過了長達二十幾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國的“十四五”規劃文件中提出,我國應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應積極參與數字領域國際規則和標準的制定?!耙粠б宦贰苯o中國所帶來的經濟和政治上的影響力,以及中國在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和地區所建立起來的互信,為我國同歐盟、美國等主要世界經濟體之間建立數據跨境保護水平合作框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作者:鄒楊 齊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