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數字經濟發展情況
時間:2022-08-05 08:59:53
導語:十三五時期數字經濟發展情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對“十三五”時期浙江數字經濟產業規模、盈利能力、創新能力等八個方面的具體分析,指出浙江數字經濟具有發展動能不斷增強,規模快速壯大,核心產業盈利能力穩步增強,經濟效益持續提高,創新步伐不斷加快,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等特點,是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典型代表。
“十三五”期間,浙江堅定不移踐行總書記關于建設網絡強國、制造強國、數字中國的重要戰略思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決策部署,以加快建設國家數字經濟示范省為引領,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加強政策制度供給,出臺地方立法,全方位、系統性地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和數字產業化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取得新發展,總量規模持續擴大,效益穩步提升,動力持續增強,結構逐步優化,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核心產業規模快速擴大,占GDP比重持續提高
“十三五”期間,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動能不斷增強,規??焖賶汛?,占GDP的比重逐年攀升,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亮點。2020年,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①規模以上企業6241家,比2015年的4486家凈增加1755家。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總量突破7000億大關,達到7020億元,按現價計算比2019年增長12.7%,增速比GDP(現價)高9.3個百分點。2016-2020年,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現價)年均增長15.2%,增速比GDP(現價)高6.7個百分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8.8%、9.5%、9.4%、10.0%和10.9%,五年提高2.1個百分點,年均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2020年提高0.9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提高。
盈利能力提升,核心產業服務業優勢明顯
“十三五”期間,浙江省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盈利能力穩步增強,經濟效益持續提高。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利潤總額2956億元,是2015年1373億元的2.2倍,2016-2020年均增長15.8%。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中服務業總量和增速均高于核心產業制造業。2020年,核心產業服務業利潤總額2114億元,占核心產業利潤總額的比重為71.5%,比2015年的64.9%提高6.6個百分點,核心產業服務業利潤總額五年年均增長18.6%,比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高2.8個百分點,比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高8.6個百分點。
創新能力增強,附加值快速提升
“十三五”期間,浙江省聚焦突破核心技術研發創新及應用,實施“卡脖子”技術攻堅,努力推動浙江成為數字核心技術策源地,數字產業創新步伐不斷加快。2016-2019年,全省擁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有效發明專利數逐年遞增,分別為2.8萬件、3.6萬件、4.4萬件和4.9萬件。2019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R&D經費支出相當于營業收入比重為2.14%,高出全省規模以上工業R&D經費支出占比0.46個百分點。2020年,核心產業制造業新產品產值6095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的20.8%,比2015年的16.8%提高4.0個百分點;新產品產值率達57.2%,比規模以上工業高18.2個百分點,比2015年的52.2%提高5.0個百分點。2019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勞動生產率為41.6萬元/人,是全省全社會勞動生產率(16.2萬元/人)的2.6倍,是2015年勞動生產率(28.3萬元/人)的1.5倍。
特色產業做大做強,促進優勢產品迭代升級
“十三五”期間,浙江加快推進5G、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廣泛應用,初步形成通信、計算機及網絡、電子元器件及材料、信息機電、應用電子以及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等多個特色優勢產業,并涌現出以阿里巴巴、網易、海康威視、浙江大華、浙大中控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龍頭企業,在信息服務、數字安防、智能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優勢地位不斷鞏固。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七大行業看,2020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和互聯網及其相關服務業兩個行業對核心產業的增長推動作用明顯,初步測算合計對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長貢獻率分別達到58.3%和73.3%。重點產品生產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工業機器人、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自動售貨機售票機、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和集成電路等新產品產量分別是2015年的65.5倍、19.2倍、11.2倍、4.1倍和2.7倍。
新業態新模式活躍,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
“十三五”期間,在數字經濟的引領和推動下,浙江新零售、移動支付、金融科技、跨境電商、在線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新型貿易中心和新興金融中心加快推進。據浙江省商務廳數據,2020年,全省實現網絡零售額、居民網絡消費和跨境網絡零售出口額分別為22608億元、11072億元和1023億元,比2019年分別增長14.3%、10.9%和31.6%。網絡零售額是2015年的2.6倍,網絡零售額相當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84.9%,比2015年提高46.4個百分點。2020年,全省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1071億元、業務量179.5億件,比2019年分別增長17.3%和35.3%,均居全國前列。截至2020年底全省移動支付活躍用戶數4387萬戶,普及率達75%,全年共發生移動支付業務金額67.8億元,比上年增長31.7%。
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強化數字賦能新動力
“十三五”期間,浙江省大力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跨界滲透,通過數字技術的融合應用,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培育經濟新動能。2019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使用信息化進行購銷存管理、生產制造管理和物流配送管理的普及率分別為71.2%、44.6%和15.6%,分別比2015年提高15.5、7.8和3.8個百分點。全省產業數字化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探索,數字技術帶動傳統產業產出增長、效率提升的作用進一步強化,產業數字化深入推進,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浙江產業數字化增加值規模達到21538億元,占數字經濟比重為79.8%。數字經濟總量從2015年的14839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26994億元,居全國第3位,比2015年增長81.9%,占GDP比重從34.6%提升至43.3%,居全國前4位。
集聚優勢顯現,核心城市引領作用增強
“十三五”期間,浙江各地積極推進數字科技創新中心、“城市大腦”、數字大灣區等行動方案的實施,高質量建設物聯網小鎮、人工智能小鎮等數字經濟特色小鎮和產業聚集區,加速數字產業集聚、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優勢,逐漸形成以杭州為首的數字產業化發展引領地和數字經濟企業聚集地。杭州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2016-2019年四年年均增長19.3%,明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核心產業增加值比重由2015年的55.0%提高到2019年的60.9%;杭州致力于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在電子商務、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諸多領域人才集聚,產業基礎雄厚,積極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大力推進數字長三角建設,強化產業鏈協同和產業生態構建,加快建設數字大灣區,對推動各地數字經濟特色發展和協同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帶頭引領作用。
數字技術助力治理現代化,提升數字化治理水平
“十三五”期間,浙江不斷推進數字技術集成、模式創新和推廣應用,助力政府和社會數字化轉型。推動城市大腦向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領域拓展,加快形成數據驅動發展新方式。加快推進建設“掌上辦事之省”“掌上辦公之省”,不斷深化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系統應用,不斷提升政府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數字化水平,數字政府建設排名全國第一。在肺炎疫情防控中,健康碼、企業碼廣泛使用成為展示浙江數字化治理成果的重要標志,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不僅對疫情防控意義重大,也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數字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
作者:蔣曉雁
- 上一篇:數字經濟背景商科專業人才培養對策
- 下一篇:數字經濟背景宅經濟催生新業態模式
精品范文
10十三五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