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社會設計價值研究

時間:2022-03-09 09:58:50

導語:消費社會設計價值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消費社會設計價值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以美國為代表的歐美國家徹底進入了消費社會的發展模式,消費社會走向成熟。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消費社會日漸形成,消費文化盛行,新的社會生產關系影響著消費者的方方面面,同樣,跟人們的日常消費行為休戚相關的設計活動也發生著改變。消費已經成為當今人們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成為司空見慣的一種社會經濟現象,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設計不僅僅局限在“造物”活動范圍之內,單純的“造物”已經不能與之所涉及的領域相匹配。設計師們“造”的“物”被賦予了更多的內容,不再只滿足人們的實用需要,還對“物”提出了諸多要求,如:體驗要求、生態要求、情感要求及道德要求等。這些都是對現代設計增加的新內容,也是設計價值的附加值。“我們今天思考設計,意味著要超越美學和風格,意味著我們必須認識到生產、技術、責任、個性、產品所依賴的信息和品牌——這一系列種種問題的復雜性。①80復雜性的背后,就是消費社會的形成。消費需要市場,設計同樣依靠消費市場,消費需求、消費方式、消費欲望都是設計前行的動力,所以,現代的設計發展與消費社會休戚相關。既然探求消費社會背景下的設計新價值,那么已經被人們認可的基礎價值部分就不一一贅述,如經濟價值、美學價值、技術價值等。當下設計具備的新價值,筆者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論述。

一、設計的社會價值

消費社會以經濟市場為主體,并且作為藝術設計的發展土壤,一系列的條件都是促進設計快速發展的催化劑:人類文明及科技的進步、大眾審美情趣的提高、社會需求的逐步加大等。同時物質充裕的基礎上,社會觀念變革和人性的解放也為藝術設計的應用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可以說,“藝術設計是一種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②設計追根溯源,從我們的祖先選擇石塊兒加工工具就開始了,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系列的巨大變化,甚至影響著社會結構的改變,從而對我們的生活方式有著直接的沖擊。設計是“包裝”的藝術,如何用簡單、通俗、親切的外衣去包裝理性的、科學的事物是設計師們一直關注的重要問題:操作便捷的使用界面,適合人體工學的產品,替換方便的標準預件等,都是通過設計途徑一一完成的。每個設計師都在要求自己的作品是人性化的,是有思想的,更高層面上說,這里的人性化不單指適合人們使用而已,還指人們對設計產品的感覺,顏色、材料、線條的運用會給使用者帶來不同的影響。現代的設計不僅停留在視覺設計上,而是跨越到感官設計上,如質感,溫度感等,是喜愛?厭惡?一連串的疑惑都會隨設計而產生,包括現在許多高校針對藝術類學生的培養也可以看出設計的轉變,視覺傳達方向的畢業設計創作意圖不單是圖像視覺的創造,還朝著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等多角度方向延伸。所以設計本身的好壞,應該用心靈去判斷,用心感受這個設計帶給我們的心理和生理沖擊。日本設計大師榮久庵憲司曾說:“日本可以沒有一流的科學家、藝術家,就是不能沒有一流的設計家。”從中可以看出,一個好的設計家在一個國家發展上升時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暗示設計力量的巨大性。所以設計作為去發現、創造、改變社會的實踐活動,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從而映射出設計的重要社會價值。一方面設計可以服務人的心理,給人們帶來一定的社會地位及尊嚴,慰藉人們的心靈。如西門子助聽器,根據耳朵的生理構造,隱藏在耳中,材料選擇舒適,顏色接近人體膚色,并且接收外界聲音源后傳入耳中更加清晰,整個產品已經和使用者完全融合,讓使用者佩帶這樣的助聽器不再遭受異樣的眼光,與社會中的眾人一樣工作、生活、娛樂其中。另一方面,現代消費社會同樣是個性風靡的時代,人人都在追求不一樣的自我,喜歡多樣化的生活形態,設計在這一轉換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已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改變了人們的生存狀態。以人為本的智能化生存方式已經逐漸影響著我們以往習慣的生活模式,涵蓋了學習工作生活娛樂等各個方面,比如電腦的人性化互動設計、智能廚房等,都是人們對設計提出新要求的結果,使人們對工作、生活的要求轉向對整個消費社會的要求都在不斷變化,然而這一變化也是設計具有社會價值的必備條件之一,使設計更多關注的不僅是使用、經濟和美觀,而是講究創意、品牌和個性。如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非物質主義設計”一直延續至今,它弱化物質層面的設計因素,強調技術和精神層面的設計,如新媒介的設計程序,如何與大眾更好的交流和溝通;如何設計服務和體驗環節,致力滿足人的全面發展要求,不僅是創造新事物,而是賦予新事物在大眾使用過程中,擁有自在、輕松、愉悅的感受,也是現在設計追求的目標。

二、設計的人文價值

消費社會中的商品以其視覺外觀吸引消費者,“我們有證據證明極具美感的物品能使人工作更加出色”,并且,“讓我們感覺良好的物品和體系能更容易相處,并能創造出更和諧的氛圍。”③因此,注重設計形式美感是商品可以在消費社會中流通順暢的前提條件,但是現在設計開始強調以人為本,不被“物”所奴役的人性化設計,進一步說人文關懷是現在設計所倡導的,它追求物質與精神的平衡,追求人情味的設計,人與人的情感交流,人與自然的交流,共同營造一種從內到外的和諧形態。只有這樣,設計的人文價值在消費時代背景下才顯得愈來愈突出。有人說消費社會中的人情味似乎淡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松散了,只有交易以及交易價值的存在,相反虛擬社會中形形色色的生活狀態日益浮現,人與人的交往便利而緊密,交友通訊工具軟件的誕生,網絡貿易和游戲的開發等,這樣的環境下,排遣空虛寂寞的設計品應運而生,它們不再是現實生活中擁有實際使用功能的產品,而是犒勞忙碌一天的人們,有個輕松休閑的娛樂時光,抑或是打發無聊、閑散時間的設計品,比如PSP、MP4等升級版系列產品,都是娛樂休閑設計。它們的設計重點在于方便使用者操作,達到人機對話的便捷性,從而讓設計品給人們帶來快樂時光。以往現代主義設計中功能主義是核心主張,確定標準化和單一化的同時否定過多裝飾,在完成社會物質富裕過程中,這一核心理念具有積極意義。然而現在社會是多元化的,需要多元化的設計來滿足人們日益滿足的精神需要,如服裝領域中,香奈爾開創了女性服裝解放的革命而流光溢彩,解放了束縛女性身體的服裝式樣,使女性獲得心理和生理的自由;三宅一生的褶皺裝也開辟了一條新路,使人們不再擔心行李箱中被壓癟的衣物要如何去熨平,創造了一種休閑服飾的潮流,隨意放置,輕松穿著。這些都是設計在逐步發展過程中的成功例證。因此新設計所具備的人文價值,既要能夠滿足人本身使用舒適和視覺美觀的功能,又要有符合人們生活狀態相關的社會功能。好的設計不僅僅從功能上使消費者滿意,并且它所蘊涵設計的意義使消費者的心靈得到享受,最大化對其進行人文關懷,從而產生更大的消費市場。

三、設計的倫理價值

直到社會發展到現在,在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下,眾多商家仍然鼓勵“浪費式消費”,新產品更新換代一浪似一浪的推陳出新,引誘消費者去購買,期間,產品設計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李硯祖先生在《從功利到倫理——設計藝術的境界與哲學之道》一文中指出實用藝術的設計是有“境界”的,其中就有倫理的境界。④現在設計在倫理層面遭遇種種劫難:設計責任感的缺失,劣質設計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是非價值觀的道德取向等,直接對設計的倫理價值構成嚴峻挑戰。這些問題的原因在于“物化”的社會刺激設計去創造和改進許多事物,直接影響著新的設計方式出現以及設計的價值取向。而設計的倫理價值是指設計物與人之間精神層面的道德約束,約束著即成物品承載的價值。設計應該遵循一定的道德尺度,注意視覺傳播途徑的積極性,使人們形成健康的日常生活行為規范,從而達到整個社會秩序和社會風氣的良性發展趨勢。設計的倫理層面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指設計與自然生態的關系,如倡導的“綠色設計”“生態設計”“可持續設計”,重點都是突出自然環境的地位,防止過度開發和對自然界有危害的設計產生,防止采用不利于自然界分解的設計材料,防止在設計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有毒廢料和氣體等。正如喬治.H.馬庫斯所說“可持續發展——用可再生的資源生產對環境無害的產品,是當今那些既有遠見,又有責任心的設計師們的共同目標。”①53設計要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共處的原則,必須打破設計過程中只追求功能性和美學性,更多需要考慮產品材料的運用如何低碳環保,如何回收、循環利用等,不給自然環境帶來負擔。其二,指設計中所涉及的道德底線問題。如情色語言在廣告中的運用已經被許多人討論過,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但是情色語言的底線在哪里是值得商榷的問題,也是每個設計師必須考慮的問題。現如今有些設計以不健康的視覺圖形形象作為宣傳的手段,想以低俗、淫穢的視覺語言吸引消費者,大肆出現在公共宣傳領域,當涉及影響到社會良好風氣的建立以及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的時候,設計的倫理就是一個衡量道德的天平。其三,設計倫理與社會秩序建立的關系。設計產生的有利影響確實有助于社會公共秩序的建立,會形成約束力和規范力,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構建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比如:超市中的手推車,它給人們購物過程帶來方便,但是人們使用后往往隨意停放,即使有專門的服務人員管理和疏通,還是讓超市環境顯得雜亂不堪。而在國外有一種手推車的設計就很好解決了該問題,它是投幣使用,購物結束后必須放回指定位置才能退回硬幣,這樣的設計規范了人們的使用行為,無形中要求了人們必須放回某一區域才可以,設計使超市空間井然有序,這就是設計的力量。另外,商場中的人流規劃,如何讓消費者最大限度的瀏覽商品,增加購買機率;立交橋的建立、地鐵的開通都是緩解路面交通擁堵的積極設計方式;公共交通中專門給老人、孕婦等群體安排的座位,用顏色和標識與普通位置加以區分;一系列的例證都表明:好的設計始終以倫理價值為取向,時刻對人們進行著道德倫理的規范,對任何設計做秩序化、合理化處理都可以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消費社會中的設計,已經涉及到我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穿什么樣的衣服,買什么樣的商品,住什么風格的住宅等一切跟設計有關的行為及生活方式,無形中就傳播著這樣的信息:我們擁有怎樣的消費價值觀。同樣,人類在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是遵循一定的價值體系的,不管是社會本身的價值標準,還是人們自身形成的價值觀念,與之休戚相關的設計實踐活動也必須按其軌道發展。總之,尋求探索設計附加的價值屬性就意義非凡,以價值取向作為各類設計活動的指南針,解決人們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這才是設計價值的意義所在。

作者:郅陽 單位: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