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體育產業區位優勢論文
時間:2022-08-31 09:56:00
導語:西藏體育產業區位優勢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闡述了西藏自治區體育產業優勢。提出了今后發展的產業布局模式為重點發展體育登山業和體育旅游業,一般發展體育經紀業和體育地產業。
[關鍵詞]體育產業區位產業布局
一、研究目的
我國西藏自治區是少數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區,西藏自治區具有獨具特色的自然、人文、地理資源稟賦,西藏自治區體育資源十分豐富,具有發展特色體育產業的優良環境與優勢。西藏自治區的體育產業還存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應加大開發的力度,發掘西藏自治區體育產業資源的潛力,推動西藏自治區體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提出適合西藏自治區體育產業發展的布局模式及其結構序列,為西藏自治區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決策理論依據。
二、西藏自治區體育產業區位要素分析
區位是指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地理位置,區位現象表現出明顯的層次性。勞動力成本,資源稟賦,基礎設施,市場發育水平,地方政府的能力等是影響區位要素的變量,區域資源和環境結構是區域最重要的結構。各區域要素的差異影響了產業和企業的獲利空間,進而制約著產業和企業的地區選擇。因此,區域的比較優勢是確定區域產業布局的決定機制。
西藏自治區在西部13個省(西藏、內蒙、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陜西)區域經濟布局上,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西藏自治區的比較優勢突出地表現在三個層次上:世界級的旅游觀光資源優勢;國家級的多樣化能源資源基地優勢;區域級的民族傳統體育資源優勢及政策優勢。通過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西藏自治區正逐漸成為我國重要的高原開發地區。對西藏自治區體育產業區位要素進行分析,有利于西藏自治區體育產業合理布局與可持續發展。西藏自治區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中,其體育產業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比較優勢。
三、西藏自治區體育產業布局模式構建
筆者根據目前西藏自治區體育產業資源分布和優勢狀況,以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最大化為原則,提出西藏體育產業的非均衡發展戰略,集中有限的資本和資源,首先發展重點產業,以此為動力擴大對扶持產業的投資,帶動一般產業的發展,形成產業“集聚效應”使西藏自治區體育產業的發展逐步實現平衡。確定西藏自治區體育的重點發展產業、扶持產業、一般發展等產業的序列及結構,形成合理的體育產業布局模式。西藏自治區體育產業應遵循“優勢區域,優勢產業,優勢發展”的原則。
1.重點發展:體育登山業和體育旅游業
重點產業指能夠迅速和有效的吸收創新成果,對其他產業的發展有著廣泛的影響,能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并因此而獲得較高的和持續的發展速度的行業。
(1)體育登山業。登山業是西藏自治區體育產業的特色產業之一。西藏自治區的登山業是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和登山運動的廣泛開展逐步興起和發展起來的。1979年中國和伊朗登山界組成聯合登山隊在珠峰開展訓練,為正式攀登做準備,由于伊國內政局的變更,此計劃未能實施。但是此舉開創了西藏山峰對外開放、接待外國團隊來藏登山的先河,同時也成為外國人來藏旅游的先例。(2)體育旅游業。體育旅游業指在異地參加的、以親身參加為特點的各種陸地、水中、空中的體育比賽、表演、健身與探險活動,他在內容、目的上都與傳統旅游有著本質的區別。西藏的旅游資源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西藏在國內體育旅游漸熱的競爭格局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優勢。也正因如此,這片有待開墾的土地,對外有著巨大的神秘感、吸引力,具有巨大的開發價值和發展潛力,也使西藏發展特色體育產業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
2.一般發展產業:體育地產業、體育經紀業
(1)體育地產業。體育場館是體育產業的載體,西藏的體育館較少,隨著西藏經濟水平的提高,競技體育和全面健身運動的發展,西藏的體育場館將會逐漸增加。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藏的群眾性體育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各種體育協會紛紛成立。行業、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等爭辦、資助體育比賽已成了一種普遍形式。這將刺激體育場館需求率的上升。目前,可采取整合現有的體育場地建筑企業,組建大的集團公司,集中統籌運作與開發,提高體育房地產業的競爭力。利用舉辦大型賽事的機遇,大力發展會展經濟,開發現有的西藏賽馬場、體育運動中心等舉辦體育服裝博覽會、體育制造、器械博覽會、體育報刊圖書博覽會并舉辦體育學術研討會,推動西藏體育產業的發展。(2)體育經紀業。體育經紀人是指具有合法資格,以獲取傭金為目的,與體育相關人員及組織簽訂委托合同,充當委托人與第三人之間有關職業運動、體育競賽的訂約媒介,或為委托人提供通過體育獲益機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現代意義上的體育經紀人開始在我國出現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而真正以體育經紀業務為主的公司很少。由于體育經紀人尚屬起步階段,發展不規范,不可冒進,部分區域可進行試點,市場成熟之后,可進行推廣。可著手建立體育經紀人制度,培養體育經營管理人員和從業技術指導人員,利用西藏的科技、教育、人才優勢,建立西藏體育人才交流中心,推動體育人才市場的發展。體育經紀業是體育競賽表演業和其他部門產業發展的潤滑劑和紐帶。
四、結論
1.西藏體育產業已具有明顯的區位要素比較優勢:資源豐富、經濟高速增長、優越的地理位置、政策優惠等。因此西藏應根據區域的實際情況大力發展特色體育產業。
2.據西藏已有的體育產業資源優勢和現有的資源狀況,以資源的合理化配置和資源的合理利用效率最大化為原則,構建現階段的西藏體育產業布局模式及發展的序列結構:重點發展體育登山業和體育旅游業,一般發展體育地產業、體育經紀業。
參考文獻:
周偉良:民族傳統體育概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96
- 上一篇:招商局實踐科學發展觀整改方案
- 下一篇: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精神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