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4 11:49:00
導語: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商業生態系統的概念
在現實的商業世界中,嚴格的商業生態系統的概念是不存在的。不同的學者在對商業生態系統進行分析時,對其有不同的表述。比較各種表述,其意思基本相同。綜合眾多學者的表述,筆者將商業生態系統的概念歸納為:基于自然生態系統思想建立起來的商業系統,是以組織和個人的相互作用為基礎形成的經濟聯合體與其所處生態環境相互依賴、共同發展的有機整體,具有生態系統的特點。其中,經濟聯合體包括核心企業、消費者、市場中介、供應商、風險承擔者和政府部門以及競爭者等;企業所處的生態環境指包括自然資源、市場環境、政策環境、科技環境等。跟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體一樣,商業生態系統中的聯合體成員間有競爭也有合作,成員間的競爭與合作構成了相互依存的價值鏈,每個成員僅是價值中鏈的一個結點,執行著某一個功能,不同的價值鏈之間相互交織形成了錯中復雜的價值網,物質、能量和信息等通過價值網在聯合體成員間流動和循環。
從商業生態系統的概念及特征可以看到,作為一個行業,汽車產業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商業生態系統,是由主體、社會環境及關系組成。柳州市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的結構如圖1所示。
主體是指在汽車產業中活躍的元素及其相關者。在柳州市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結構中,包括企業層、核心商業層、擴展商業層和完整商業層四個層次。其中,企業層、核心商業層、擴展商業層的成員構成了生態系統的主體。
商業生態系統除了三個層次的主體外,還包括主體生存的外部環境。環境是指對汽車產業主體活動起到支撐輔助作用的各種力量。整個汽車產業的商業生態系統的外部環境包括政治形勢、經濟環境、國內外汽車市場環境、技術創新狀況、自然環境與文化習俗等。
關系包括主體和主體之間的關系,主體和社會環境之問的關系、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的關系的核心內容主要是指信息流、物質流、能量流等的交換
3構建商業生態系統的基本原則:互惠共生
借鑒生態系統中物種之間的共生模式,可以把企業之間的共生模式分為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三種。寄生關系不產生新能量,只是寄主向寄生者進行單向的利益交流;偏利共生關系產生有新能量產生,但新能量只為某一共生企業所得;互惠共生關系不但產生新能量,而且新能量在共生企業之間分配,存在著雙向的利益交流。而維持商業生態系統延續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就是系統中要有新能量的產生并且能量要在價值網里有序循環。因此,在構建柳州市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過程中,系統內各主體應該遵循“既利己又利他”的互惠共生原則。
4柳州市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的具體構建
柳州市汽車產業以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解放柳特三大公司為支撐,形成了以汽車生產、銷售、技術研發等程序在內的較為完整的價值網;眾多整車裝配與零部件企業在地域上集中,形成了廣泛、便捷的信息、人才、物質的流動渠道。因此,柳州市汽車產業這個集群具備了形成商業生態系統的條件。
4.1汽車企業與零部件供應商、經銷商之間的聯盟合作
汽車的生產程序主要包括產品設計、模具制造、外殼鑄造、零部件生產和總裝,一輛汽車從生成到最終銷售到最終消費者手中,需要汽車企業與多個零部件供應商、經銷商的合作。汽車企業、零部件供應商、經銷商以及顧客是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的核心部分,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汽車經銷商、顧客之間的相互影響決定了汽車企業的競爭能力,同時各個汽車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影響了其能力的相對程度和變化趨勢,從而影響了整個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格局的變化。因此,各個企業之間的和諧發展是柳州市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成功的關鍵,也是成功設計該商業生態系統的前提。
汽車企業和零部件供應商聯盟協作關系的建立,需要雙方的彼此信任與共同努力。一方面,雙方要提升或變革內部管理體制、加強信息交互,加強關鍵零部件的庫存狀況和內部生產計劃等信息的共享;另一方面,雙方在對品質管理、產品開發及采購流程等方面要達成一致性意見;此外,雙方要適當整合業務流程以加速產品的開發和生產速度,同時汽車企業協助零部件供應商理順業務流程,提升管理水平,使雙方的合作達到“共贏”。
汽車企業與經銷商的有效協同包括如下幾個方面:雙方互動、共享潛在客戶及其其它客戶信息;汽車制造商將經銷商作為促銷和市場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兩者共同形成從市場到銷售的閉合環路。同時汽車企業要對經銷商在IT系統實施方面提供資金支持、并對經銷商的業務流程和IT基礎知識提供培訓等。
汽車企業作為柳州市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的“主導企業”,實際是一個企業群。汽車企業之間的和諧發展既是該商業生態系統成功的關鍵,也是成功設計該商業生態系統的前提。汽車企業之間的和諧發展可以通過產品差異化、品牌差異化、目標消費者差異化、溝通模式差異化等差異化戰略實現。差異化戰略的實施使各汽車企業生態位分離,避免了各汽車企業在同一個消費市場上的正碰。
4.2與消費者建立長期客戶關系
顧客的基本需求以及由需求產生的購買行為是商業生態系統賴以存在的基礎。顧客的需要如同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雖然處于整個系統的最底端,卻為系統提供初始動力。汽車企業可以通過利用先進的管理工具,如經銷商管理系統、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等來加強與經銷商的協同工作,鞏固與消費者的長期客戶關系。并將客戶關系管理與所在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管理結合起來,例如將收集的用戶信息及時反饋給研發設計部門或零部件供應商,將有助于產品設計規劃與零部件供應管理,這樣既節省了成本,又能大大提升用戶滿意度。
4.3與政府形成共生關系
商業生態系統中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等流動渠道的建立和完善是保證三流通暢的基礎,因此,企業生態平衡離不開商業生態系統支持性的完善。一個企業的商業生態系統不可避免地要與政府和公眾打交道,忽視與政府和社會保持協調關系將會影響商業生態系統的建立和發展。所以,要竭盡所能,使系統內的成員同規范的社會價值以及政府制定政策的勢力形成共生關系。
在構建柳州市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過程中,系統內的各成員一方面要遵循政府出臺的汽車行業政策:如技術政策、法規、標準,努力與政府形成共生關系,以使商業生態系統創造的價值活動得到來自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另一方面要采取合法手段爭取合法發表建議,適度擴大參與政治、表達利益的合法機會和尋求利益疏導的正常管道,比如,系統的主導企業積極參與政府制訂關于汽車行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如技術、法規、標準等,參與政府創造適合汽車行業發展的綜合社會環境,以推動政府規范監督汽車行業的政策、法規等趨向完善。
在形成的柳州市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中,政府本身也是系統中的一個系統成員,政府的活動、政策的促使了商業生態系統自組織的漲落,進而促進了系統成員的發展進化;系統內成員的良好發展,也促進了其所在商業生態系統的其他成員包括政府進化,最終企業、政府實現了協同進化。
4.4充分發揮非政府組織的作用
非政府組織諸如行業協會、社會團體等,這些“橋梁”部門主要職責是協調政府,為商業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等硬件要素以及制度和運行體系等方面的軟件要素。因此,要建立、完善商業生態系統的規范,不僅要憑借政府的強制力量、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而且要依靠各種非政府組織的約束和監督。
柳州市汽車行業協會于2003年9月24日正式成立,是汽車、零部件制造、經銷、維修及與汽車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和團體,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依法組成的地方性工業行業協會,是不受部門、所有制限制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
在構建柳州市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中,柳州市汽車行業協會為系統的平衡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設施等硬件要素以及制度和運行體系等方面的軟件要素,在企業與政府、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用戶之間成功的發揮了橋梁紐帶作用,規范了行業行為,促進了汽車市場建設。
綜上所述,柳州市政府應當充分發揮柳州市汽車行業協會的作用并履行必要的監督職能,督促其建立自律性規則,規范其市場行為,形成自我約束和相互制約的機制,最終實現柳州市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MooreJF.Thedeathofcompetition:leadershipandstrategyintheageofbusinessecosystems.NewYork:HarperBusiness,1996.
摘要:在介紹商業生態系統概念與特征的基礎上,分析了柳州市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的構成,闡述了構建柳州市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的基本原則——互惠共生,并著重從企業、消費者、政府、非政府組織三個層面剖析了柳州市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的構建,希望為汽車產業的穩定發展與運行提供有價值的思路。
關鍵詞:汽車產業;商業生態系統;構建;互惠共生
- 上一篇:農村金融生態系統分析論文
- 下一篇:第三方電子支付生態系統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