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林業與低碳經濟發展
時間:2022-07-29 08:42:13
導語:當代林業與低碳經濟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碳經濟是綠色生態經濟,它的突出特點是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以其高效益、高效能、高效率的顯著特征而有別于其他經濟類型。人類社會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生態文明建設。森林可以吸收碳匯,又是重要的排放源,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有減緩和適應的雙重功能。保護森林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提高森林質量建設現代林業,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然選擇。
1林業在發展低碳經濟中的獨特地位與作用
1.1林業是實現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選擇全球氣候問題日益突出,對人類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發展低碳經濟是人類應對全球氣候問題所做出的正確選擇。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森林通過碳匯功能,實時地調節氣候,為生物多樣性的存在和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為人類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物質基礎。正因為林業在發展低碳經濟中的獨特地位與作用,發展林業是實現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選擇,也是正確的選擇。
1.2林業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基礎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過程中,自然生態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隨著現代文明和科技進步,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性。生態文明是以生態產業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態,支撐經濟的產業形態是生態的、綠色的、環保的。林業既是自然生態,也是一種綠色產業,發展現代林業,就是要以建設生態文明為主旨,按照林業生產固有的內在的規律和林業的基本屬性,構建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和完善的林業生態系統,實現產業中有生態,生態中有產業的復合型經濟發展方式。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使生態文明建設有了物質依托,有了充裕的物質基礎。完善的林業生態系統,形成了林業產業的生態化,使林業潛能的循環釋放得到了促進和提高,林業低碳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有了強有力的依托和保障。因此,我們說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的物質基礎。
1.3森林是實施新能源替代戰略的重要資源當前,能源短缺和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和主要原因。開發利用新能源,發展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調整能源結構,解決生態問題的國家戰略。森林是實施新能源替代戰略的重要資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林業生產,有效地增加林業物質能源供給,對于改善生態環境,修復生態系統,保證和維護我國能源安全,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發展林業低碳經濟的現實途徑
2.1優化林業經濟結構,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調整優化林業結構,是促進現代林業產業發展的需要,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調整優化林業經濟結構,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建設,以適應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同時,要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以新產品開發促進低層次原料加工向高層次精深綜合加工轉變,向質量要效益。另外,要大力發展森林旅游業、花卉業,依托森林資源優勢,開辟新的市場空間。這樣,從原料加工、新產品開發、發展優勢林業產品等方面,形成立體的、綜合的林業經濟結構,可以有效地延伸林業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增強林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林產品生產開發中,還應該實施大公司大集團發展戰略,以企業布局和資產結構的調整,共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市場,提高企業專業化程度和產品技術含量,提高市場的競爭力。
2.2加大科學研究,提供科技支撐林業低碳經濟的發展,林業產業的發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都要依靠科技進步的力量。要深入開展森林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加強森林災害發生機理和防控對策研究,加強全球氣候變暖情況下森林、荒漠、濕地、城市綠地等生態系統的適應性問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有效性的對策。對林業減排增匯的技術潛力與成本效益分析進行廣泛的科學論證,并有效地指導現代林業的發展。要進一步加強森林作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庫的研究和開發利用,推進科技興林、科技富林、科技強林的進程,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積極貢獻。在科學理論的引領下,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促進現代林業的發展步伐。
2.3加強宣傳,引導全社會參與低碳經濟發展森林在維護氣候安全、生態安全、物種安全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沒有森林的調節和保護,我們生活的地球將千瘡百孔,人類自身的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林業發展是事關人類生存與發展,前途與命運的大問題。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一方面我們要節能減排;另一方面,我們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因此,要廣泛宣傳林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基礎作用,廣泛宣傳森林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獨特作用,廣泛宣傳發展林業低碳經濟的重要意義,提高全社會發展現代林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調動全社會參與植樹造林保護森林的積極性,實現低碳生產和低碳生活,實現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碧水藍天的經濟發展目標。
2.4大力開發與森林相關的生物質能源,建立新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目前,與森林相關的生物質能源的開發還處于起始階段,大量的生物質能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被閑置或者白白浪費掉,森林自身的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的建立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有關數字表明,我國森林林木修枝等所產生的生物質,木材加工等生物質廢棄物,樹木果實和天然樹脂等森林衍生物,如果將這些資源的50%開發成能源,就可以替代6500萬噸的石油能源。森利能源的開發利用,有著潛在的可資利用的廣闊空間。要探索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的實現形式,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挖掘內生的潛在的資源能源,形成共生效應,不僅可以形成循環經濟,并可為林業發展創造新的商機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 上一篇:全縣農保站構建指導方案
- 下一篇:全縣調解體系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