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經濟發展中農村公路管養探析
時間:2022-05-19 03:27:34
導語:生態經濟發展中農村公路管養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村公路建設得到很大進步。我國屬于農業大國,農村經濟的發展直接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而農村公路的建設則對農村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從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以來,為了實現生態經濟發展,就必須針對當前不健全的農村公路管養機制進行改革。文章主要針對生態經濟發展中的農村公路管養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鑒性。
關鍵詞:農村公路;管養機制;發展養護
自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農村經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開始大量興修農村公路,而農村公路也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農村公路建設能夠有利于發展農村各種生態經濟,增加了農民收入,對于我國整體國民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影響。相比重要公路干線,農村公路的管養處于落后情況,影響了生態經濟的發展。所以作為公路管理單位必須認真探索和創新農村公路管養機制,積極地為農村生態經濟的發展提供最基礎的交通保障。
1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現狀分析
公路的管養機制是否科學直接關系到公路的使用年限。俗話說“三分建,七分養”。可見,在農村公路使用過程中必須做好管養工作。一旦缺乏有效的管養措施,那么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公路出現問題,影響到正常的交通,進而妨礙到生態經濟的發展。當前我國農村公路管養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公路等級比較低,很難抵御自然災害的侵襲。相比一些重要的公路線路來說,農村公路投入比較少,導致農村公路等級低,抵抗災害的能力比較弱。目前農村公路中四級公路占總里程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此外,一些地形比較復雜的地區基本都是等外公路,一旦遇到自然災害,就非常容易出現坍塌的問題。第二,公路的安全通行能力不高,交通設施不完善。由于大部分農村地區的地形都比較復雜,存在彎路多、陡坡多、臨崖多等特點,這本身就給公路修建帶來巨大的困難,同時建設資金不足,使得公路建設部門在安全投入上比較少,這就遺留了很多安全隱患,影響到人們的安全出行。第三,很難籌集到足夠的管養資金。由于公路養護資金主要依托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而農村本身就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地方財政只能把少量資金投入到公路管理養護中,其遠遠滿足不了實際公路養護的資金需求。同時,在公路建設初期已經向受益村莊籌集了資金,再次籌集資金比較困難。資金的不足嚴重制約了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開展。有些地區的公路由于年久失修,導致瓜果蔬菜運輸到外面已經腐爛,給農民造成了經濟損失。第四,落實生態養護政策不容易。在農村公路養護過程中受到資金、人員、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因素制約,很難落實生態養護,有些養護單位由于管理政策不完善,管理措施不到位,導致養護過程中的廢土渣隨地堆放,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2創新農村公路管養機制
2.1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農村公路的建設,得到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但對于后建設時期的農村公路管理工作,方方面面普遍重視不夠。農村公路的管理工作必須突出“三個結合”:一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結合,積極主動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和沿線鄉、鎮、村的支持,力爭將農村公路管養與文明村鎮創建、“千村示范、百村整治”等新農村建設有效載體相結合;二是與建設平安縣(市)、平安鄉鎮結合,針對農村公路建設后通行條件改觀但安全設施設置不夠健全的實際,將農村公路的管理納入到平安縣市、平安鄉鎮的建設中去,擺上黨委政府議事日程;三是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結合。建設生態文明是當前的中心工作,作為其中重要內容的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村公路的支撐,加強農村公路的管養,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2.2大力推廣生態養護和預防性養護
在專業養護方面,注重生態養護。通過修筑攔水埂、跌水坎等措施,預防和治理路基沖缺和水溝及邊坡的沖刷問題,同時綠化、美化路基和邊坡;通過加強對橋涵、構造物的檢查、防護,確保橋涵及沿河路堤擋墻駁岸等構造物完好;通過經常清理邊溝、清理涵洞,保證排水通暢,杜絕水漫路面;通過做好路肩培筑工作,有效處理好路肩積水問題,充分發揮小挖機及多功能機械的優勢,清挖“假水溝死水溝及斷頭溝”,培筑土路肩,并用沖擊夯和平板夯夯實,切實做到全面養護,提升路容路貌。
2.3建立專業和協管結合的路政管理機制
根據我國農村公路路政管理的特點,除了依托鄉鎮政府建立公路養護管理站,還可以建立基層路政隊伍,增加一線管理力量,實現日常管理和公路路政管理機制相結合,同時實現資源的合理化分配,鄉鎮干部積極調動公路沿線群眾的愛路意識,共同創新公路管理的和諧局面。例如,通過引導農村公路的受益村,并因地制宜的制定出科學的公路養護制度,并設立相應的公示盤,時刻提醒村民要愛路護路。各鄉鎮根據當地的公路養護情況,聘請專業的工作能力強的公路養護人員作為公路監督員,遇到違反公路管理制度的情況應該及時進行制止,并把相關信息反饋給公路管理部門。在公路上顯眼的位置設置宣傳牌,讓公路沿線的群眾都能夠懂得愛護公路的重要性,積極舉報公路違法行為,增強群眾的公路主人翁意識,積極地保護公路。
2.4打造標準化的農村公路養護站所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站的規范化直接影響到公路養護工作的開展。目前農村公路管理站的站長基本是由鄉鎮分管領導兼任,他們對建立和推行規范化的公路管理制度十分支持,積極地提供場所、設備、人員等,并積極落實國家相關的公路養護政策,為公路養護工作的科學落實提供牢固的基礎,同時進一步提高了養護工作的效果。
2.5建設高素質的農村公路養護隊伍
農村公路管養工作開展的核心力量是一支合格的素質高的養護隊伍。根據當前農村公路建設的現狀,公路養護部門可以實行分段承包的養護方式,選擇合適的承包人。所選擇的承包人必須是公路所在村委集體推薦,最后由公路養護部門最終確定。作為承包人來說,必須是農村公路的受益人,必須擁有強烈的責任心,能夠針對日常養護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畢竟承包人對公路養護工作還不是很熟悉,所以作為公路養護單位應該積極組織培訓工作,由鄉鎮領導召集養護人員,由公路養護部門提供相應的培訓教材和師資。除了定期培訓之外,公路養護部門還應該定期派專業的養護人員到不同公路分段養護地點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并幫助公路管理站建立全面的公路養護檔案,制定保養計劃,通過采取科學的養護措施,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的質量。
2.6規范實施養護考核
為了確保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質量,必須在了解當地的公路建設情況以及確定養護管理主體的前提下,積極地建立健全承包人的考核機制。當地政府也應該把公路養護工作納入到工作規劃考核中,并作為交通部門按照季度的考核工作之一,同時把考核結果和經費補助掛鉤,鄉鎮部門也需要對養護情況進行調查,抽查養護人員的出勤情況,并定期公布考核結果。在農村公路上設置管理人員公示牌,并明確表明相關責任人的具體信息,一旦養護結果沒有達到規定的標準,那么就要具體落實到人,當地的群眾也可以加入到監督工作中來,共同做好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延長農村公路的使用年限。
作者:黃守義 單位:桂林市公路管理處
參考文獻:
[1]李麗,劉艷娜,徐星.農村公路財政資金轉移支付方式[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2(1).
[2]陳明憲.農村公路建設面臨的問題及解決路徑[J].湖湘三農論壇,2009(6).
[3]曾憲萍,何晶.我國農村公路發展問題研究[J].宏觀經濟管理,2011(7).
- 上一篇: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現狀與策略
- 下一篇:“村村通”工程在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