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經濟發展財稅政策研究

時間:2022-07-13 11:08:34

導語:生態經濟發展財稅政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經濟發展財稅政策研究

摘要:生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政府財稅政策的支持,對河南現行財稅政策下生態經濟發展問題進行客觀、全面的分析,有助于探索地區財稅政策的優化路徑。文章首先評估和闡述了河南省生態經濟發展水平及環境承載力現狀,明確當前任務;其次分析了財政、稅收及相關配套措施在推進河南省生態經濟發展進程中的突出問題;最后在準確把握河南省生態經濟發展省情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財稅政策建議。

關鍵詞:生態經濟;環境保護;財稅政策

近年來,各級政府堅持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推進過程中,因生態環境保護具有明顯的外部性,政府可制定相應的政策來引導和規范企業等主體的行為。財稅政策作為重要的經濟調控手段,可有力地促進生態經濟的發展。當前河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政府可通過完善各項財稅政策來推進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

1河南省生態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1.1河南省生態環境概況

河南省位于中國中部,黃河中下游,總面積達16.7萬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末,全省總人口10,952萬,其中常住人口9640萬。河南省處于亞熱帶與暖溫帶交界處,雖然四季分明,但也非常容易遭受旱、澇、大風以及凍等多種自然災害。河南省地跨黃河、淮河、長江、海河四大水系,地表形態復雜,具有平原、盆地、山地和丘陵等地貌,其中平原和盆地占總面積的55.7%,總體呈西高東低態勢。河南省生態資源情況如下:耕地總面積為687.1萬公頃,居全國第2位;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03.5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9位,但人均占有量約383立方米,僅占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全省造林面積196.61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4.9%;礦藏資源有144種,其中110種已查明資源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11種;動植物資源種類眾多,已知高等植物4000余種,動物3500多種,大部分動植物資源有重要的經濟價值。總體來看,河南省生態資源種類較多,總儲藏量豐富,但按人均占有量計算,則比較貧乏。

1.2河南省生態經濟發展水平及環境承載力現狀

近年來,河南省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其經濟運行質量有了較大的改善[1]。1.2.1產業結構逐漸合理,經濟發展較快,但發展方式較為粗放2019年,河南省生產總值為54,259.20億元,同比增長7.0%。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4635.40億元、23,605.79億元、26,018.01億元,增長率分別為2.3%、7.5%、7.4%,整體增速較快。如圖1所示,經過多年的努力,第三產業的比重在逐漸提升,產業結構明顯優化。但同時應該看到,河南省傳統產業依然占據主體地位,高耗能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35.3%,目前的工業結構依然屬于層次較低的資源開發型[2]。而隨著河南省工業化的進一步發展,能源需求及污染物的排放量會繼續增加,環境承載力依然面臨嚴峻挑戰。1.2.2生態環境有所改善,生態保護任務依然艱巨近年來,河南省堅持以“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為核心,強化責任擔當,在生態環境保護上取得重大進展,全省環境質量逐步改善。據《2019年河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9年河南省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兩項指標均為近年來的最好水平;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三項指標的年平均值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在國家94個水污染防治考核斷面中,按考核指標平均濃度計,I-Ⅲ類水質斷面64個,占68.1%,無劣V類水質斷面,總體達到國家要求。另外,全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也比較穩定。目前河南省大氣、水以及土壤污染防治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還需多措并舉,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以河南省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及利用率為例,如表1所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在2014—2016年呈逐步下降趨勢,但在2017年快速增加;依據經濟發展態勢估計,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將維持穩定或上升,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效果一般。據《2019年河南省生態環境質量年報》顯示,河南省整體生態評級為一般。綜合來看,雖然河南省生態環境有所改善,但面對經濟高質量發展需求,生態保護任務依然艱巨。

2河南省支持生態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現狀及問題

2.1財政支持力度持續加大,但仍顯不足

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資金需求量較大,通過對比河南省與全國地方節能環保財政資金預算支出(下文簡稱節能環保預算支出)可以發現,自2014年以來,河南省以及全國節能環保預算支出占一般預算支出的比重逐年遞增。河南省從2014年的119.95億元增加至2018年的358.70億元,平均增長速度為39.81%;占比從2014年的1.99%增加至2018年的3.89%。與全國同期相比,河南省2014—2017年的占比略低,但2018年反超。預計河南省節能環保財政支持力度將持續加大,但與其他公共財政支出項目如社會保障、教育等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具體數據如表2、表3所示。河南省節能環保預算支出雖然逐年增加,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還存在差距,因此河南省應持續地增加節能環保預算支出[3]。

2.2環保稅等現行稅制不完善

我國現行稅制體系中,與生態環境保護直接相關的稅種(下文簡稱“生態稅”)包括環保稅、消費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占用稅和車船稅,其中環保稅是從2018年1月1日起開征的稅種。根據《2019年中國稅務年鑒》顯示,2018年全國的稅收總收入中,“生態稅”收入占總稅收收入的13.37%。具體數據見表4。根據《2020年河南工業發展報告藍皮書》顯示,河南省已逐步形成現代化工業體系,新興產業不斷孕育發展,有色金屬、煤炭、化工等重工業重新崛起。伴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污染物排放量也會增加。開征環保稅的目的之一是引導企業等主體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但具體的征收標準卻沒有根據行業細化。而且除排污外,其他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也沒有納入環保稅的征收范圍。資源稅的征收對象僅限于礦產和鹽兩大類資源,草原、森林、土地等不可再生或再生周期長的資源被排除在外,稅收優惠政策指引作用較弱,無法有效引導企業等主體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4]。消費稅體現了國家的消費政策,現行征收范圍包括鞭炮、木質一次性筷子等易污染環境的消費品,但普通電池、煤炭等其他易污染環境的消費品還未納入征收范圍,與此同時,針對氫電池等新能源消費品的稅收優惠也不明顯,因此在懲戒與鼓勵兩方面都沒有發揮相應的作用[5]。

2.3相關配套措施不健全

促進生態經濟發展,需要相關的配套措施共同發揮作用。第一,為促進生態經濟發展,河南省和國家在財稅政策方面給予了一定的支持,但能效評價體系尚未有效建立[6]。第二,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國家制定了《污染防治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但由于各項法律的修訂不夠及時,治理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第三,金融支持生態經濟發展方面,河南省的支持力度仍比較弱。第四,與生態經濟發展相關的配套措施涉及很多方面,最終都需要由企業等主體來落實,但目前企業等主體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仍然淡薄。

3促進河南省生態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建議

3.1建立財政支出長效增長機制

2014—2018年,河南省節能環保支出占公共財政一般支出比重的平均值為2.81%,占GDP比重的平均值為0.51%。而按照國際經驗,要維持生態環境不惡化,節能環保支出占GDP的比重應在1%以上,要實現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則節能環保支出占GDP的比重應達到2%-3%[3]。為了穩步推進生態經濟發展,政府部門應建立財政支出的長效增長機制,為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同時還應該看到,單純依靠地方財政支出還不夠,需要積極爭取中央財政的資金支持,同時需要充分調動市場對生態經濟發展的支持,形成多元化的良性投資模式[8]。

3.2優化促進生態經濟發展的稅收政策

稅收政策的總體思想是通過征稅改變阻礙生態經濟發展的行為,通過稅收鼓勵促進生態經濟發展的行為,實施的具體方式是將開征新稅和改革舊稅結合起來[9]。在現有的“生態稅”中,環保稅屬于新開征稅種,還需要不斷完善。目前,河南省已被劃入水資源稅試點省份,之后應將土地資源等不可再生或再生周期長的資源逐步納入征收范圍。消費稅的征收范圍應根據社會消費變化情況進行調整,其稅率也可以適當擴大級距。對于其他的相關稅種可以通過制定有利于節能環保的稅收政策予以引導。

3.3完善促進生態經濟發展的相關配套措施

生態經濟發展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僅靠財稅政策的支持難以有效促進,還可從建立生態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體系、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強企業及居民等主體的環保意識等方面著手。第一,構建有效的生態專項資金績效管理體系,強化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第二,循序漸進地更新完善各項與生態經濟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強化執行力,切實保障實施效果[10]。第三,制定與地方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金融支持政策,創新金融支持模式,激發企業積極性。最后,增強企業及居民的環保意識,可以通過加大政府宣傳力度對其進行引導。

4結語

完善促進生態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不僅是應對生態環境惡化、生態資源緊張等生態問題的有效舉措,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需要。因此,政府需要不斷完善財稅政策,引導并規范企業等主體的行為,推進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段寶娜.河南省產業結構調整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21):48-50.

[2]武靖州,蘇明.河南省發展生態經濟的思考[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7(2):63-65.

[3]程建平.完善廣西綠色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路徑的研究[J].經濟師,2019(10):13-15.

[4]宗雪.支持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的財稅政策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9.

[5]青海省國家稅務局課題組,賀滿國,陳波.促進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的財稅政策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8(5):59-66.

[6]寇鐵軍,范叢昕.中國節能環保財政支出效率提升的建議[J].經濟研究參考,2019(6):121-122.

[7]董洪光,高樂紅,耿家營,等.安徽省生態文明建設現狀評價及財稅促進政策研究[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8(4):21-26.

[8]涂詠梅,孫如毓.支持長江經濟帶發展財稅政策的文獻述評[J].財政監督,2019(14):81-85.

[9]趙世萍.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財稅政策的建議[J].時代金融,2017(36):179-180.

[10]鄭曙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立法實踐問題探究:以河南省為視角[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0(4):27-29,105

作者:李彩 單位:河南工學院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