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平臺構建與對策研究

時間:2022-03-12 10:18:33

導語:物流信息平臺構建與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流信息平臺構建與對策研究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物流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資源交流的重要途徑。而科技的發展為物流信息平臺構建奠定了基礎,文章將分析大數據時代物流信息平臺構建與建設的有關問題,闡述大數據為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提供的物質基礎以及建設平臺的有效舉措等內容。期望利用大數據平臺提升物流行業的發展速度,實現物流信息發展的信息化、現代化。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物流信息平臺;建設;信息化

城市的發展需要物流,而物流的發展勢必需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支持。面對日積月累的各種數據,當前社會對信息技術、數據平臺的需求迫切需求。因此,要對物流信息平臺的構建與建設進行分析,實現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發展,促進城市競爭能力的增強,提升國家信息化發展的速度。

1大數據對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的重要意義

時代的發展,大數據將人們引進更科學的世界,并在不同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學術界未能對大數據形成一個完整的、權威性的共識。多數學者認為大數據具有三個顯著的特征,即規模性、多樣性及高速性。大數據是人們行為的總結,是使用數據庫收集處理的數據集。當前,大數據改變著市場組織機構,改變著人們的工作方式以及生活內容。在當前各行業的發展中,任何人、社會、群體都是數據的提供者,也是數據的使用者。在物流行業角度來分析,有效地運用大數據組織優化運用模式,將提高組織對人、財、物等資源的合理分配,將提升組織創新能力,提高組織競爭能力。在物流行業發展以來,全國已經打造了十個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城市、50個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基地。大數據為物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有效提升了物流的決策能力、推動物流運營模式的變革,以及大數據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精細化處理。

2物流信息平臺的基本內容

2.1信息平臺基本內容。在形態角度來分析,物流信息平臺屬于一種虛擬的形態,為物流行業交流提供了平臺與發展空間。在外部環境來分析,物流平臺中包含網絡傳輸系統、交換機、用戶數據傳輸系統等。在收集數據與分析數據的過程中,將結果提供給企業,以滿足各界人士對信息的需求。該平臺能夠將區域內的物流信息規范化處理,可以享受組織數據的結構及傳動形式。既能夠為數據提供倉庫,又能夠實現數據信息的共享與處理。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發現物流信息平臺具有中轉功能,當數據被平臺接受后,將進行規范化的處理,并滿足各子系統對數據的需求。平臺將眾多數據傳輸到子系統中,實現獨立的、相互分離的服務模式。同時,物流信息平臺具有數據存儲功能。能夠將各類物流數據,包括商業物流數據、行業物流數據、常規物流數據等均以規范化形式進行共享,為使用者提供基本需求。2.2基本要素。物流系統中要包含如下三大要素。一是基礎設施要素。物流行業正朝向集約化方向發展,各種類型的基礎物流中心不斷建立,并根據其基本功能劃分為物流園、配送中心、集散中心及運轉中心。而貨運通路成為物流的節點,包括等級道路、通行時間、最大通行力等各種信息。在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聯通過程中,多通過交通樞紐來完成,以發揮物流的最終作用。二是信息要素。城市物流要為社會各個行業提供服務,成為連接供應鏈上下不同企業的信息樞紐中心。因此,物流信息平臺的信息要素十分重要,將為企業、政府、以及各行各業提供物流信息。三是政策要素。物流的發展必然要有政府的支持,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物流行業只有獲得政府支持才能發展得有底氣,擴大規模,降低風險,減輕稅負,促進發展。

3構建與建設物流信息平臺的優化對策

3.1提升數據搜集與運用能力。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過程中,數據搜集、存儲、計算、分析功能是基礎,只有搜集大量的信息才能為物流信息平臺提供數據支持。當前,我國阿里巴巴、淘寶等電商巨頭都有著自己的數據庫,充分借助數據資源精準掌握用戶的行為信息,了解客戶需求。其中,京東利用青龍系統將所搜集到的各種信息進行篩選、整合,以掌握產品出庫位置,工作人員位置分布、產品訂貨清單及送貨物品的信息跟蹤等各種信息。整個流程一氣呵成,保證了產品訂單在出庫到接收平均時間在2天左右。京東物流對大數據的使用與分析值得學習,整個配送過程都可視,具有較高的人性化特點。在構建物流信息平臺的過程中,京東物流運營模式值得借鑒,但不可一味地效仿,在建設過程中要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特點及城市物流信息發展的需求來建設物流信息平臺。不僅要將物流信息清晰的提供給用戶,還應在平臺中增加各種需求板塊,完善平臺內容。3.2平臺基本需求。在建設過程中應了解平臺的基本需求,才能朝正確方向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物流智能化。智能化的物流平臺建設是當前的根本目的,也是最高層次。平臺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追溯到源頭,并實現自動化運用需求。智能物流信息系統中應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增值服務。利用傳感器、GPS、RFID等技術,對運輸工具實時跟蹤,對物流信息及時調度,對倉儲自動化管理。要充分運用大數據挖掘與分析技術,實現平臺運輸路徑的優化及客戶的深度開發。物流集成化。在系統內部,應實現物流設備、感知端信息數據采集、信息數據處理等多項技術的集成。并將功能與需求對接,在整條物流供應鏈的管理中都要實現物流信息平臺與物流信息系統的高度集成。不同供應鏈主體之間應共同享受資源,通過平臺集成實現資源與信息的整合,進而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優勢,提供一體化的智能服務。3.3平臺結構組成。3.3.1基礎設施層。該層內包含為平臺運行提供服務的各種軟件與硬件設施,是信息平臺建設的基礎層。既包含感知設施,又包含網絡設施。其中,電子標簽識別、傳感器測量以及圖像圖形識別、GPS定位跟蹤等各種感知設備?;A層為物流信息采集提供了物質基礎。3.3.2數據層。該層為服務層提供了數據支撐,對采集到的各種物流信息進行科學的分配與分析,按照系統預設的數據格式進行傳輸、存儲、共享及處理等工作。3.3.3應用服務層。為各種平臺提供服務,是平臺的業務服務層。應用服務層可分成兩類,即物流信息管理以及物流信息功能。管理模塊中主要包含物流管理系統、運輸管理、配送管理等基礎模塊。物理信息中主要包含訂單管理、信息、運輸跟蹤、信息查詢等幾個模塊。3.3.4展示層。為用戶提供前端層,包括用戶使用渠道,物流企業信息查詢渠道、貨主企業查詢渠道、政府相關部分查詢渠道等。平臺內要滿足各類用戶的基本需求,才能發揮物流信息平臺的最大價值。3.4運營與開發。3.4.1基本模式。物流信息平臺建設需要政府的支持及企業的幫助。因此,企業與政府是物流信息平臺開發運用的主體,將政府與企業的歸屬權、主導地位、職權等進行劃分,進而提出政府獨資、政府主導委托企業、企業獨資、企業主導政府參與的四種運營模式。政府獨資的運營模式中,政府享有對平臺的所有權利,從開發到運營,公用性較強。而政府主導委托的運營方式中,政府全額投資,以社會組織負責運營管理。企業獨資的運營模式不承擔公益職責,企業主導政府參股的運營模式將增加平臺的市場屬性。3.4.2模式選擇。經過分析與研究,應以政府參股的方式,企業主導運營模式為主。以此,政府發揮了協調及推廣的作用,而企業擁有絕對的運營權利,調動企業參與熱情,促進市場良性運作。

4結論

綜上所述,物理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是未來物流行業的發展模式,將為物流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內容、更加完善的功能服務、更加人性化的使用體驗。在信息共享平臺中,上下游供應鏈一體化運作模式將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促進經濟的發展,物流行業規模的進一步壯大。

參考文獻:

[1]趙鵬.基于共享平臺的平板顯示企業成品物流跟蹤信息系統構建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40(8):97-99.

[2]劉寧.物流服務型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研究[J].中國市場,2015(33)

作者:王建華 單位:安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