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物流雙鏈監管機制設計分析

時間:2022-09-05 11:16:20

導語:保稅物流雙鏈監管機制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保稅物流雙鏈監管機制設計分析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尤其是在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過程中,國際加工與國際貿易的規模越來越大,為適應這一趨勢,以我國保稅物流園區、保稅物流中心、保稅倉庫、出口監管倉庫、綜合保稅區為主要形態的保稅物流,其作用也越發凸顯。目前,在對保稅物流監管的過程中還存在多頭管理、缺乏聯動機制,物流信息平臺發展緩慢、缺乏統一高效的監管系統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保稅物流的發展。因此,利用現代先進技術,創新保稅物流的監管模式,提高保稅物流的監管效能,促進保稅物流健康、安全、快捷地發展,成為當前保稅物流研究的熱點。區塊鏈技術由于可以通過信任機制自動按業務規則執行約定的代碼化合約,而且具有防止數據篡改、信息可追溯、增強多邊信任等特點,能夠將貨物運輸流程清晰地記錄到物流鏈上,進而真實可靠地傳遞資金流、物流、信息流,對保稅物流監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保稅物流及其監管模式

保稅物流與一般物流不同。一般物流的要素包括采購、運輸、倉儲、配送、信息服務等,而保稅物流除了具有這些基本物流要素之外,還包括了海關監管(含檢驗檢疫)、口岸、保稅、報關、報檢、退稅等多個關鍵要素。2007年,中國海關總署在《海關保稅加工及保稅物流改革實施方案》中認為,保稅物流是指將貨物在稅收保全(無稅)的狀態下,從供應地到需求地對貨物實施空間位移的過程。這些過程主要包括進口貨物在口岸、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監管場所、保稅加工場所之間,以及國內出口貨物進雙海軍1副教授田桂瑛1楊佳駿2、3(1、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重慶4015242、重慶理工大學重慶4000543、重慶直通物流有限公司重慶400030)基金項目: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規劃重點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重慶保稅物流AEO監管模式研究”(16SKGH215)中圖分類號:F752文獻標識碼:A入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監管場所、保稅加工場所空間位移。這種空間位移,既包含有靜態的倉儲過程,又有動態的運輸過程;既有公路運輸、航空運輸、水路運輸,需要多種以上交通工具的相互銜接、轉運,又涉及到多個保稅場所之間的轉換。而保稅物流不僅是空間位移的轉換,而且還有諸如單證、通關、結匯等多種信息的傳遞、交換,監管難度較大。保稅物流的監管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保稅貨物的監管,而對保稅貨物的監管主要有兩類監管模式:一類是非物理圍網的監管模式;另一類是物理圍網的監管模式(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前者包括了出口監管倉庫、保稅倉庫、保稅物流中心A型;后者包括了保稅物流園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保稅綜合區。目前,海關對保稅物流監管主要集中在通關關口檢驗,例如對證明文件的驗核和檢查確認、對通過貨物的抽查檢驗。其對于整個保稅物流全過程監管,缺乏科學化、便利化的有效手段,造成一定程度的相互脫節,很難實現聯動互補。如何有效對保稅物流監管,近年來學界進行了相應研究。唐宇(2012)比較了國際國內保稅物流的監管模式,提出要從運行機制、發展戰略等層面出發建立科學化的保稅物流監管機制;姚舜(2018)研究了我國保稅物流體系演化機制,提出建立保稅物流體系內的綜合協調機制為主要內容的海關監管模式;燕秋梅(2012)建議優化保稅物流監管流程,建立真正的“境內關外”的監管模式;李洋(2016)提出利用現代信息系統技術實行聯網監管,確保獲取準確的信息數據,增強海關的監控力度。這些研究從理論和應用層面對保稅物流監管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與對策,但對于如何具體應用信息化、科學化手段和方法設計保稅物流監管模式還鮮有研究。

區塊鏈技術與應用

區塊鏈技術首次出現于2008年化名“中本聰”的匿名人在密碼學郵件組發表的《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論文。它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數據塊的分布式賬本,是一種全新的信息技術形式,其核心特性是去中心化及共識機制,并使得記錄在鏈上的信息公開透明、安全可信。該技術通過運用數據加密、共識機制和激勵手段等方式,在無需信任的分布式系統中實現點對點的信息共享與協作,能有效解決當前物流行業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不透明、存儲不安全、難以確責等問題。(一)區塊鏈技術特點。區塊鏈技術從誕生到現在,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技術起源、區塊鏈1.0、區塊鏈2.0,分別以P2P網絡技術、分布式賬本、智能合約技術為代表。其主要特點可歸納為五個方面:一是去中心化。整個運行系統采用的是分布式結構,每個節點是平等的,沒有特定的中心節點,各個節點之間擁有相同的權利和義務,其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共同維護,不會因為某個節點損壞或出現問題而影響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二是數據可追溯。區塊鏈是按時間順序將信息數據區塊以鏈條方式組成的特定的數據庫結構,而每個信息數據區塊由區塊頭、區塊體兩個部分組成,區塊頭包含了數據生成時間、實際數據的哈希(hash)、上一區塊的哈希等當前區塊的多項特征值,區塊體則包含相關交易信息。密碼式的哈希函數可以很好地防止數據的更改和實現數據的可追溯性。三是安全透明。區塊鏈網絡采用非對稱加密算法,在加密過程中使用對應的一對唯一性密鑰(即公開密鑰和私有密鑰),結合引入的密鑰封裝機制和數據封裝機制,滿足安全性需求和所有權驗證需求。同時,區塊鏈除一些加密的私人信息外的所有數據都是開放性的,系統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通過公開的接口進行區塊鏈數據的查詢和開發應用。四是共識機制。區塊鏈系統中各個節點按照達成一致的規范和協議,可非常安全地在不同節點間自由交換信息數據資料。五是智能合約。智能合約可理解為部署在區塊鏈上,根據業務邏輯和約定的觸發條件,能自動判斷并執行的程序。智能合約不需要中心機構監督,就能自動執行滿足條件的合約事項,提升了合約的公平和公正性。(二)區塊鏈技術應用。區塊鏈技術作為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技術的集成應用,已延伸到物聯網、智能制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尤其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最為突出。區塊鏈技術結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加密技術和人工智能將深刻影響現代社會的發展。目前,一些物流企業也開始進行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研究,例如京東應用該技術對生鮮、奶粉等產品進行溯源追蹤;Turf公司在新加坡采用區塊鏈技術連接儲物柜信息追蹤貨物運輸狀況,采用分布式賬本平臺連接專用儲物柜,幫助消費者便捷追蹤包裹。

區塊鏈技術在保稅物流監管中的應用設計

為了適應國際貿易快速發展的需要,目前海關監管需要圍繞一體化通關、便利化通關、高效化通關做出相應的改革與創新,以促進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高效、順暢的運轉。其中涉及海關(含檢驗檢疫)、稅務、運輸、倉儲、銀行、保險等多個部門和系統,需要整合現有保稅物流監管區域場所管理辦法,形成統一的管理法規,可以基于區塊鏈技術建立保稅物流監管新機制,對保稅物流貨物的“進、出、轉、存、運”各個物流鏈監督環節實現行之有效的高效管理。(一)保稅物流鏈分析。作為服務于國際貿易的保稅物流,需要向海關申報、交驗單據證件并接受海關的監管、檢查和核驗。對于進口、出口保稅貨物,無論是非物理圍網的監管模式,還是物理圍網的監管模式,其核心物流流程一般都會涉及到保稅物流企業在境內區外、特殊監管區域或場所進行的倉儲、配送、流通加工、運輸、裝卸搬運等環節,形成相應的保稅物流鏈。(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保稅物流監管聯盟鏈。根據區塊鏈技術的公開透明、共識機制等特性,以及其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構建包括保稅物流企業在內的保稅物流監管聯盟鏈,對保稅物流鏈進行監管,如圖1所示。聯盟鏈的各個節點設有與之相對應的實體機構組織,如海關、稅務、銀行等部門,通過授權后才能加入該聯盟網絡,對保稅物流鏈進行有關數據處理和流程監管控制。各機構組織組成監管合作的相關聯盟,共同維護區塊鏈的健康運轉,防止弄虛作假,可以有效降低保稅物流監管成本,提升監管部門的通關服務能力及水平,促進保稅物流的發展。保稅物流監管聯盟鏈如圖1所示。(三)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保稅物流聯盟鏈監管信息架構設計。在保稅物流監管聯盟鏈作用于保稅物流鏈基礎上,基于開源系統Hyperledger Fabric,可設計保稅物流監管聯盟信息架構,如圖2所示。保稅物流數據存儲層。基于Fabric的存儲機制,可將保稅物流數據打包為區塊記錄到物流賬本中,存儲在節點文件系統中并可全局數據檢索,供上層調用。保稅物流監管聯盟網絡層。該網絡層以節點間的信任模型為基礎,通過共識機制實現保稅物流參與各方對物流信息、物流狀態背書,并確保分布在不同節點上的物流數據真實可靠。保稅物流監管聯盟鏈擴展層。在該擴展層上,實現各參與方賬戶管理、保稅物流合約管理和有關數據訪問,根據合約的觸發條件實現自動地合約履行與反饋。保稅物流監管聯盟鏈應用層。在該應用層上,可以方便監控保稅物流區塊鏈的整體運行情況,及時發現并進行預警提示。(四)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保稅物流聯盟鏈監管分析。根據保稅物流鏈的運行情況,保稅物流監管聯盟鏈通過要求保稅物流企業運用電子標簽、條形碼、射頻技術等先進技術手段,自動采集保稅物流貨物生產日期、生產批號、貨物數量等進、存、出的實際物流信息,并存儲到區塊鏈物流聯盟監管系統,以減少人為因素造成最初區塊鏈數據的差錯。同時,根據保稅物流倉儲、運輸、配送和報關、報稅、結匯等業務編寫相應的智能合約,將智能合約部署在物流鏈運行網絡節點中。保稅物流聯盟各節點端口利用智能合約發起記賬請求,并根據智能合約要求向指定節點發起背書請求,背書完成后生成區塊發送給共識節點進行記賬。海關可定時抽取保稅物流聯盟區塊鏈中的各類型數據,監控網絡中智能合約、事務運行和賬本的狀態和變化,從而快捷了解保稅物流鏈的運行情況,從而簡化海關手續,實現保稅物流快捷有效的監管。

國際貿易的加強促進了保稅物流的發展。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創新監管模式,促進保稅物流健康、有序、快速發展,顯得緊迫而重要。分析、識別保稅物流鏈,并在此基礎上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由海關、口岸、稅務、銀行等部門組成的保稅物流監管聯盟鏈,實現由傳統的保稅貨物監管、保稅企業監管轉向對保稅物流鏈進行有關數據處理和流程監管控制,可有效降低保稅物流監管成本,提升保稅物流監管效率及水平,促進保稅物流的發展。

作者:雙海軍 田桂瑛 楊佳駿 單位:重慶人文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