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智能物流現狀及對策研究

時間:2022-10-29 03:03:15

導語:蘇州智能物流現狀及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蘇州智能物流現狀及對策研究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物流產業正在從傳統物流逐漸向智能物流不斷升級。本論文通過走訪、調研蘇州智能物流現狀,運用營銷管理的SWOT方法進行分析,蘇州市發展智能物流在劣勢和挑戰方面給出相應的解決建議:加快建設蘇州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促進推廣和應用智能物流相關技術設備;逐步培養蘇州市智能物流方面的人才。

關鍵詞:智能物流;SWOT分析

進入21世紀,伴隨各行各業與“互聯網+”相結合,傳統物流行業與互聯網相結合,推動傳統物流業向智能物流不斷升級。國務院李克理指出,“推進傳統物流業和互聯網發展,既能夠發展新型經濟,又能推動傳統經濟轉型升級。”在不久的將來,整個傳統物流業不斷向智能物流方向轉型升級。

1.智能物流的概述

1.1智能物流的定義。智能物流即使用QRCode技術、RFID技術、各種傳感器、GPS系統和相關Internet技術,借助信息技術處理及互聯網通信技術的廣泛使用,從而實現物流運輸、倉庫倉儲、物流配送、產品包裝、貨物裝卸相關物流操作的智能化,實現物流全過程自動化的運作及物流作業高效率的管理,不斷提升物流服務水平,降低物流成本,降低對自然資源及社會資源的使用。1.2智能物流的特征。1.2.1采集物流相關信息的自動化,借助于RFID技術、各種傳感器、掃描讀寫裝置和互聯網可以實現物流相關數據自動采集;1.2.2物流信息監控主動化,在整個貨物運輸全過程中,可以主動監控運輸車輛和貨物,自動獲取信息,能夠實現整個物流過程的監控;1.2.3物流過程數據信息共享化,借助于EDI、Internet相關技術能夠實現全部供應鏈物流信息的共享;1.2.4物流過程決策最優化,借助于大數據和計算機,通過對物流歷史數據對比分析能夠做出更加合理的科學決策;1.2.5物流倉儲及分揀自動化,倉庫運用AGV及自動分揀設備,可以大大提升整個物流管理過程的效率,降低物流運營成本。1.3智能物流的組。智能物流由三層結構組成:基礎層——數據的感知層、中間層——數據的決策分析層及最總應用層。基礎層最主要從事物流數據的收集及傳輸。由無數傳感器、一維碼及QRCode掃描讀寫設備構成感知節點收集系統的物流信息數據,收集的物流信息通過Internet、智能終端、通信衛星等快速傳輸到后臺物流信息數據中心,為物流信息決策分析打下基礎。中間層最主要使用Cloud計算、AI技術、相關決策系統,對收集的物流大數據進行相關分析和處理,從而能夠對物流相關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及高效使用,從而使物流相關決策更智能化。應用層就是使用經過整合和處理的物流數據及信息為物流活動服務。智能物流是借助物流信息收集模塊、數據分析決策模塊,能夠為物流過程提供較科學的決策和優化物流方案,可以高效地完成整個物流活動。

2.蘇州智能物流的現狀

2.1Strengths分析。2.1.1蘇州地區交通優勢分析。蘇州位于長三角經濟圈的腹地,蘇州地處溫帶氣候,毗鄰國際大都市上海。蘇州位于長三角交通連接點,同時也是滬寧杭高速、滬蘇杭高速中心位置,區域位置得天獨厚,交通非常便捷。北起黑龍江同江南至海南三亞的國道主干線、G318線都在蘇州相交,京滬鐵路、京滬高速公路、寧滬高速公路、G204、橫穿東西的長江及貫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均環抱蘇州城。另外虹橋機場、蘇南碩放機場一東一西構成航空網。蘇州優良的交通條件為發展智能物流打下堅實的基礎。2.1.2政府政策及項目支持。蘇州市處于上海一小時經濟圈最佳區位,“十三五”期間可以為上海的新一輪改革提供便利:首先,蘇州大力開展太倉市、昆山花橋區、吳江區汾湖,這些與上海接壤的區域協同發展,組建沿上海經濟的發展帶;其次,蘇州全面開展太倉港的建設,可以與上海自貿區的國際航運綜合試驗區對接,促使太倉港逐步邁向國際航運組合港的方向發展,這些都為蘇州市發展智能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與載體。2.2Weaknesses分析。2.2.1物流相關基礎設施不完善、物流設備水平較低。在倉庫的設備方面,七成的倉庫為普通的平房倉庫,現代化立體倉庫主要集中在京東亞洲一號倉、蘇寧的立體倉,其他自動化立體比較少。在運輸設備方面,七成運輸車輛為普通車輛,而能夠運輸集中箱貨柜的特種大型車輛較少。2.2.2物流經營方式較粗放。絕大多數物流倉儲配送直接根據客戶采購訂單或者合同從事較粗放的、簡單的規劃與計劃,沒有從供應鏈整體出發進行供應鏈的動態響應,不能形成科學的、合理的、動態的、高效的集約式配送模式。整個物流配送從消費者端到制造商端無法做到數據的實時的和有效的監控,常常導致物料需求變異放大,最終造成供應鏈上游的牛鞭效應。2.2.3物流信息化水平較低。如QRCode技術、RFID技術、各種傳感器、GPS系統,這些智能物流設施和技術使用程度較低。沒有地區性物流信息公共平臺、監管信息的系統,以及多種運輸方式物流信息共享的機制,物流行業的監管、企業的運營、企業的服務智能化水平較低。正因為整個物流作業過程中各信息系統各自獨立,導致物流配送信息無法在配送企業間共享,無法進行協作貨運服務,無法進行集約化的共同配送,很多小規模的配送企業無法將配送信息和供應鏈上的其他物流企業即時分享。2.3Opportunities分析。2.3.1利用國家宏觀政策。隨著國家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將發展一系列的基礎設施及相關產業的項目,已經將現代物流業列為國家未來十大振興產業,國家及江蘇省相繼出臺許多扶持政策。蘇州市在不久的將來享有多項項國家級的、省級的政策支持,這些利好政策,將為蘇州現代物流業發展蓬勃提供了更強的引擎。2.3.2利用Internet大好環境。“互聯網+”不斷改變著絕大多數傳統生活方式,基于Internet的電子商務物流迅猛增。蘇州將來發展成為擁有千萬人口的重要城市,將成為電子商務物流的物流配送中心。電子商務物流對產品的配送要求更加準時、及時、高效。所以,要求物流企業大力推行集約化配送模式,這也為蘇州發展智能物流提供良好的機會。2.4Threats分析蘇州物流行業實現快速彎道超車,必須緊緊抓住目前傳統物流不斷向智能物流、智慧物流轉型升級大好機遇。但是,大多數物流企業從業人員認識仍然在傳統物流認識和觀念水平上,如何使用Internet、大數據分析方法來運營和管理物流企業不是十分了解,缺乏掌握和使用現代物流技術的專業人才。

3.蘇州市發展智能物流措施

3.1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機遇,逐步建設地區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地區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即匯集整個地區全部物流相關信息,可以通過其是了解整個區內的物流資源。借助信息平臺,政府能夠監控整個物流行業發展狀況,能夠提供宏觀決策的依據,同時物流企業在平臺上信息可以找到客戶,同樣客戶也能夠在平臺上信息可以找到物流服務,蘇州可以建設以Internet為基礎的地區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地區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由政府來主導,可以采用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讓資金雄厚的物流企業共同參與建設和運營。3.2建立標準化、智能化的示范倉儲基地。現代物流就是要發展智能化倉儲,信息技術在倉儲的運營管理過程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借助于信息收集和決策系統及RFID技術,使得自動化倉儲正逐步向朝智能化倉儲轉型和升級。在蘇州市,物流設備水平、信息化較低,使得標準的、智能化的倉庫很少。政府可以出臺相應政策引導與鼓勵資金雄厚的物流企業把在建的項目建成標準的、智能化的示范倉儲項目,從而可以將其經驗進行全面推廣。3.3推進使用智能物流設備。建設智能物流最重要的必須在相關企業里推廣和應用智能物流技術,鼓勵地區內所有中小企業推廣和應用GPS技術、一維碼和QRCode技術、RFID技術、Internet先進物流技術,提高先進物流技術普及程度,這樣可以對整個物流過程進行追蹤、透明化的、可視化的與智能化的管理。當蘇州市的絕大多數企業在原料采購、產品的生產、完成品的打包和銷售運輸及配送等物流過程中運用先進物流技術時,這樣才能夠真正實施“互聯網+”下的智能物流。3.4不斷培養智能物流人才。第一,對目前的物流從業人員進行在職培訓,通過物流企業和高等院校合作可以對物流行業人才進行培訓,經過理論知識學習和實戰訓練,從而提高物流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第二,通過物流企業和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在物流管理專業開設智能物流相關的專業課程,對物流從業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培養物流行業眼前緊缺的智能物流專業人才。第三,企業不斷開拓經營范圍,不斷拓展增值服務,增加利潤空間,提高物流人才吸附力,留住物流行業的高端人才。第四,不斷完善和創新智能物流人才的管理機制,通過多層次、多渠道方式吸收和引進高技能的智能物流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何玥.“互聯網+”與我國智能物流發展探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06)

[2]楊鈺灃,張祺.我國智能物流行業發展現狀及問題研究[J].納稅,2018(21)

作者:陳金章 單位: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