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產業發展下專業群構建研究

時間:2022-09-30 03:07:49

導語:物流產業發展下專業群構建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流產業發展下專業群構建研究

1物流專業群現狀分析

專業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基本單位,是高等學校根據社會職業分工需要以及學科體系的內在邏輯而劃分的學科門類。專業群是按專業技術門類組建的、由若干個專業或專業方向組成的專業集群。專業群建設以高校服務地方經濟、提升學校專業建設水平為目標,以聚集具有相通性的優勢專業為組群方式,從而達到群內各專業之間資源整合和共享的效果。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努力探索物流管理專業及專業群校企行“共建共享、互利共贏”的建設運行機制。依托五糧液集團物流產業鏈,結合宜賓物流行業崗位多樣需求的特點,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開展“按需定向”的專業培養模式,分別為五糧液集團物流產業、宜賓物流行業、川渝地區物流行業相關崗位群培養滿足多樣需求的多方向人才。①重構課程體系,圍繞職業能力,形成“平臺+方向”的課程體系。②需要進一步加強產教融合,對新工藝、專利等先進資源引入到教學不充分,還應進行課程整合與改革,探索對標一線行業發展水平的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培養體系。③專業重大科技項目立項和以技術轉換為目的的服務項目不多,成果轉化尚在起步狀態,專業老師還應深入企業開展各項技術研發服務項目。④專業國際視野不夠,應通過強化校企聯合與國際化合作,采取各種方式,實現學生與境外學生的多元化交流。引進國際先進教學理念、標準和資源,逐步建立與國際通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相適應的本專業群的教學標準和資源。

2宜賓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四川省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根據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規劃,宜賓在四川省對外開放發展“突出南向”戰略中,確定了四川南向開放樞紐門戶的作用和地位。宜賓市明確“一體兩翼”轉型升級方向,宜賓市委、市政府提出“產業發展雙輪驅動”戰略———一方面鞏固提升名優白酒、綜合能源、化工輕紡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另一方面加快培育發展智能制造、汽車、軌道交通等新興產業。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五糧液集團實現營業收入931億元、利潤總額201億元,2019年1-5月,傳統優勢產業增加值增長10.7%,其中機械、紡織、化工、酒類分別增長17.3%、15.3%、13.6%、11.5%。在《宜賓市支持智能終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等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下,智能制造、汽車、軌道交通、新材料等產業從無到有、加快發展,八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均超過30%,產業影響力迅速提升。

3基于區域物流產業鏈的物流專業構建路徑

不論個人、企業甚至是一個國家,要想突破發展的瓶頸期都必須要時刻緊跟時展步伐,樹立全新的大局意識,不斷改革、創新工作方法與形式,打破以往固有的思想意識和工作模式,打造符合當下時展需要的最新科學化工作模式,從而最大提升自身競爭力、實現社會價值,使之不落后于社會需要。對于我國物流人才培養而言亦是如此,物流專業群建設的理念與組織正是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秉承因勢利導的原則,及時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和專業學科布局,體現出學校領導極強的戰略眼光以及清晰的發展思路。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及專業群主動對接“一帶一路”發展倡議及西南、宜賓地區重點發展布局,培養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時代下智慧物流所需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構建“多樣需求下的多方向培養”人才培養模式,打造一支“雙師”結構的“顧問型”師資隊伍;建設擁有先進技術和設備的集咨詢、應用型科研、生產培訓的產教融合共享型物流產業人才服務基地。以物流管理專業為核心輻射帶動電子商務、物流工程技術專業,建設深度產教融合,國內一流的物流管理專業及專業群。3.1做實產教融合、理實融合。開展多樣化的校企合作形式,推進產教融合發展工程。堅持政、校、行、企協同育人模式,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堅持制度建設強化保障,確保有充足的市場需求以容納專業人才的輸出。為了保障供求關系的平衡,校地、校企、校校之間應最大限度達成合作,相互協同配合并建立長效機制,力求花費大量人、財、物力培養的高端物流專業人才可以切實投入到工作當中,發揮應有的價值。開設“訂單班”,為學生傳輸業務實戰經驗。實施企業三級導師制,聘請一線專家精英為學生導師、企業中層部門經理為青年教師導師、企業老總為整個專業建設的導師。大力倡導并培育工匠精神,繼續實施并逐步完善“帶徒工程”、“特長生”人才培養項目激勵機制。3.2深化“多樣需求下的多方向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物流管理專業及專業群深化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和行業發展需求為目標,以培養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管理的職業綜合能力為主線,基于“產業導向、厚德重能”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多樣需求下的多方向培養”戰略方向。在培養高端專業人之初,要先明確人才的輸出方向,確定對接產業需求,從而按需培養人才。引導方向選擇,實施定向培養。在方向崗位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不同的專業發展方向,配套相應的課程,培養學生支撐崗位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識、技術技能和職業素質。3.3“雙驅動雙循環、平臺學多樣包”的教學模式。專業群以一線企業活動為主線,結合宜賓及川南物流行業發展的需要,設置了公共課和專業基礎課組成的專業基礎教育平臺,設置了智慧物流方向、大件物流方向、糧食物流方向對應的專業方向課程包,依托“平臺+方向”的課程體系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實現學生學校學習、工學交替、頂崗實習及就業的選擇和定向。

4物流專業群建設的保障措施

4.1健全診改機構和工作機制。按照“需求導向、自我保證,多元診斷、重在改進”的指導思想,開展物流管理專業及專業群內部質量保證診斷與改進工作,成立由行業企業人員、教學管理人員、專業教師組成的物流專業群教學指導委員會。形成專業群教學指導委員會開展專業群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規劃、實施、監督和分析、反饋機制。實現專業群自我約束、自我評價、自我改進、自我發展,不斷提高技術人才培養質量。4.2建立和完善專業建設標準。不斷探索建立、完善專業群診斷項目。通過教學評價、畢業生跟蹤調查等手段,及時掌握和分析人才培養工作狀況,開展多維度診斷和改進工作。建立專業群人才培養標準體系,打造專業標準工作狀態數據管理系統,引領本專業持續發展,穩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4.3實施教學評估與自我診斷。實施經常性的內部質量評估,可以適當借助第三方機構對教學質量進行全面的診斷,避免出現“當局者迷”的現象,通過聽取“旁觀者”的意見與建議,做到有著改之,無則加勉,對于暴露出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及時止損,對于存在風險的問題要找出解決措施加以規避,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思想意識作為工作開展的重要基石,正確的理念是提高工作有效性的催化劑。宜賓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專業群建設就是以服務宜賓經濟社會發展為辦學宗旨。以宜賓產業發展為依托構建物流專業群不僅是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方向,也是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物流專業群的發展既需要師資、教學資源、經費保障等各方面的不斷完善,也需要群內所有參與者的積極努力和協同合作。

參考文獻:

[1]李文瑛,趙鴻雁,職亮.產業鏈視角下物流專業群構建研究———以蚌埠學院為例[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9,21(5):39-43+47.

[2]閆玉蘋.基于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特色與專業群構建淺析[J].教育現代化,2019,6(64):238-239.

作者:楊曉 盧琳 何夢嘉 翁勤晴 單位:宜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