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業化循環經濟原則論文
時間:2022-03-31 11:00:00
導語:新型工業化循環經濟原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型工業化與循環經濟原則【摘要】循環經濟原則下的工業經濟特征是自然資源的節約、保護和循環利用,指導理論是系統論和生態學;目標體系是全面建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關鍵詞】循環經濟原則下的工業經濟特征自然資源的節約保護和循環利用
【本頁關鍵詞】學術期刊征稿職稱論文投稿職稱
【正文】
一、新型工業化與循環經濟原則藕合互聯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組織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物質反復循環流動的過程,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基本上不產生或者只產生很少的廢棄物。因而,發展循環經濟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實現新型工業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發展循環經濟與新型工業化存在著內在的必然聯系。從不同工業型態比較看:傳統工業經濟的特征是征服自然,指導理論是社會財富論;目標體系是高增長、高消費,最大限度創造社會財富;價值觀是金錢至上、競爭;經濟要素是勞力、土地、資本;資源狀況是掠奪性地開發自然資源。循環經濟原則下的工業經濟特征是自然資源的節約、保護和循環利用,指導理論是系統論和生態學;目標體系是全面建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價值觀是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統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經濟要素是勞力、資源、資本、環境、科技智力資本;資源狀況是逐步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新型工業化包含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和人力資源優五個方面的要求,這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統一體。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追求的工業化,不是只講工業增加值,而是要實現五個方面的兼顧和統一。因而,新型工業化是全面統籌資源開發利用的、以信息化帶動的、依靠科技創新的、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新型工業化與循環經濟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上是一致的。二、按照循環經濟原則,構建恩施州生態工業體系循環經濟在生產領域的發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構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產業,使其向生態化方向轉型,重點包括建設生態工業體系、生態農業體系和綠色服務業體系,其中改造現有的工業體系,建設生態工業體系是生產領域的核心內容,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本質要求。1.明確生態工業發展目標。從可持續發展目標著眼生態工業化建設,恩施州新型工業化應確立四大目標體系: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目標。把生態系統建設作為基礎設施建設,是循環經濟的基本原則。循環經濟認為生態系統建設也是基礎設施建設,如狠抓“清江流域環境保護”,加強“鄂西林?!苯ㄔO,集約利用土地資源、規劃利用水能、風能和硒鐵磷等礦產資源、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等,既是產業開發,更是生態系統建設。通過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來提高生態系統對經濟發展的承載能力,實現人與自然、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以優化整個經濟結構為目標。從產業結構分析,“十五”期末,全州三次產業結構已由2000年的44.1:24.9:31調整為41:23.5:35.5,但二三產業在三次產業的組成中相對偏低,并且二產內部本身的結構也有待進一步調整,“十一五”期間全州第一、二、三產業增長目標分別為3%、11.5%、9.5%。從城鄉結構看,2005年全州城鎮化率達到21.3%,分別低于同期全國43%和全省47.3%,按照新型工業化發展的要求,差距較大。從勞動力就業狀況在三次產業中的構成講,在二產中所占比重相對偏低,按照成熟工業化階段的要求必須占到15%以上。從所有制結構看,2005年民營經濟總產值占全州總產值的比重為70%以上;其中,工業總產值所占比重達85%以上。要進一步改善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就業結構和所有制結構,提高人均GDP;通過生態工業化帶動農業產業化、生態城鎮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成“小康恩施”。以強化科技教育為目標。盡可能利用高科技,是循環經濟和新型工業化的共用原則。要加大科教投入,促進科技與經濟圓滿結合,加速科技成果轉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合理使用現有科技專業人才,合理引進緊缺人才,科學配置各類人才,從而使人才結構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動態需要;要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加強基礎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實施科技強州和人才強州戰略。以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為目標。充分提高生產和再生產活動的生態效率,以最少的資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產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形成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成“生態恩施”。2.重點構建“特色資源開發型”工業體系。為實現生態工業目標,要選擇循環經濟增長方式,結合州域資源特色,充分發揮水力電力、醫藥化工、建筑材料和富硒綠色食品加工等支柱產業的支撐作用,繼續做大做強特色工業。支持卷煙工業適應結構調整,漸近培植煙草產業的替代產業。支持電力工業加快優質電源點和電力外送通道建設。扶持藥化工業拓寬市場空間,做大做強中藥材及成品藥工業,實現穩步發展。培育壯大富硒綠色食品工業,提升企業整體素質。引導建材工業科技創新、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產品質量??茖W規劃、開發和利用各種礦產資源,建成特色礦產工業基地??茖W謀劃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構建特色生態資源工業體__【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耙孕抛u求生存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 上一篇:發展循環經濟實踐論文
- 下一篇:循環經濟綠色制造研討論文
精品范文
10新型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