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市煤炭行業循環經濟發展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29 10:54:00

導語:萍鄉市煤炭行業循環經濟發展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萍鄉市煤炭行業循環經濟發展研究論文

摘要:在分析闡述循環經濟的主要特點、國內外應用的基礎上,分析總結了煤炭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要內容和經濟對策,依據萍鄉市煤炭資源形勢,基于萍鄉市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城市、我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提出了萍鄉市煤炭行業為了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的途徑。

關鍵詞:煤炭行業;循環經濟;途徑

Abstract:Thearticleanalysisthecirculationeconomymainfeature,indomesticandforeignapplicationfoundation,analysissummarizedthecoalprofessiondevelopmentcirculationeconomyprimarycoverageandthebusinessgame,resourcessituation,proposedrealizestheresourcescomprehensiveutilizationdevelopmentcirculationeconomyway.

Keywords:coalprofession;circulationeconomy;way

1前言

發展循環經濟是煤炭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循環經濟,即物質閉環流動性經濟和資源循環經濟。其主要特點是:[1]①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主要目標;②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主題原則;③以物質閉路循環和能量梯次使用為突出特征;④以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方式運行的經濟模式。

循環經濟的使命和特點使生產、消費和廢物處理過程中,經濟增長方式由傳統開環模式轉化為閉環模式,使物質和能量得到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環境的配置效率,實現社會經濟的生態化轉向。

煤炭是萍鄉最為豐富的礦物資源,百年發展中,為繁榮萍鄉經濟和文化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萍鄉境內煤炭儲量為7.2億噸,含煤地層占全市總面積的60%。1898年,清末郵政大臣盛宣懷為解決漢陽鐵廠燃料之需,在萍鄉創辦了中國最早的煤礦——安源煤礦(中國近代史十大廠礦之一)。它的創辦不僅給安源這塊紅土地留下了無數文化瑰寶,而且也為萍鄉工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更為萍鄉的繁榮昌盛作出了重要貢獻。[2]新時期對萍鄉市煤炭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是必然的選擇。

1.1國外循環經濟發展實踐

西方發達國家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先行者,已經實現了循環經濟的法制化和社會化,其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們借鑒。

目前歐美發達國家已形成了3種比較成熟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1)美國的企業小循環模式。其運用范圍局限于企業內部。

如美國的杜邦化學公司,通過運用循環經濟,在全公司內部已基本實現廢物的“零排放”。

(2)丹麥的卡倫堡中循環模式。其運用范圍是區域層面。如在丹麥的卡倫堡工業區,發電廠、石膏板廠、煉油廠、制藥廠之間形成資源可循環利用關系。

(3)日本的社會大循環模式。其運用范圍是社會層面。如日本已初步形成由廢物回收、廢物拆解、利用系統及無害化處理為主要內容的資源再生系統。

1.2煤炭行業循環經濟內容

1.2.1綜合一體化開發

開采煤炭資源的同時,將與煤共伴生的礦產品、煤層氣、礦井水、煤礦瓦斯等多種資源及廢棄物,統籌規劃,綜合開采,并進行加工利用。

1.2.2產品深度加工

對不同煤種、品質的煤炭進行粗加工、深加工或精加工,把煤炭加工成高附加值產品。

1.2.3資源高效利用

將煤炭開采和洗選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如煤矸石發電、煤矸石及粉煤灰制磚、生產水泥、筑路和回填地表塌陷區等。

1.3煤炭行業發展循環經濟對策

1.3.1推進煤炭企業節能生產

實施煤炭清潔生產技術,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按照廢物減量化的首要原則,減少煤炭生產過程中各種廢物的產生量,利用各種清潔開采技術減輕對土地資源的破壞,實現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的良性循環。

1.3.2延伸煤炭產業鏈

拓展“煤矸石——煤泥——熱電”、“灰渣、矸石——建材廠——建材產品”、“煤矸石——充填復墾——土地資源”、“礦井水——水處理站——供水”等產業鏈,在發展煤、電、建材聯產循環經濟的同時,發展煤、化工、煤和焦等高附加值產業,實現煤炭生產的多元化經營,提高煤炭生產的經濟效益,促進循環經濟的良性發展。萍鄉市已被確定為我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延伸煤炭產業鏈,對促進經濟轉型,實現萍鄉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1.3.3加強礦區環境綜合治理

以土地復墾為重點,把固體廢物的利用與礦區生態建設結合起來,建立各種類型的礦區生態重建示范基地,逐漸形成與生產同步的生態恢復建設機制。

2萍鄉市循環經濟發展

2.1萍鄉市概述

萍鄉市地處江西省西部,東靠宜春、安福,南鄰永新和湖南茶陵,西接湖南醴陵和攸縣,北連湖南瀏陽。歷來以資源豐富著稱,特別是煤炭,因煤而生,因煤而興,被譽為“江南煤都”。

然而經過上百年的機械化大規模開采,可利用的資源越來越少,煤炭可供開采的年份最多不過20年,且開采規模越來越小,年產量由1994年的1600萬t下降至2007年的995萬t;煤礦數量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1116家急劇衰退到2007年的132家,現存的132家煤礦企業中,列入待關閉名單礦山的煤礦就有15家,且其余的絕大部分煤礦剩余服務年限不足10年。

而循環經濟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它抓住了資源相對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癥結,對解決資源對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

萍鄉市被確定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城市后,充分利用煤炭開采過程伴生的大量粉煤灰和煤矸石,發展粉煤灰、煤矸石發電和制磚。大力發展煤——焦——化工、煤——電——鋁——型材——制品、煤——電——新型建材磚產業,拉長產業鏈條,優化產業產品結構,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利用和可持續發展。重點圍繞三大工業園區和三大產業基地、重點企業開展循環經濟建設工作,探索建設生態型企業、生態工業園區和生態型工業體系,實現園區企業內部資源循環利用和企業間資源循環利用。抓好節能和污染治理,堅決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全面推行清潔生產,以建設節約型社會、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產業為重點,逐步實現經濟發展與自然和諧統一。公務員之家

例如,煤電鋁一體化經濟循環經濟項目是萍鄉作為全國20個循環經濟試點市的第一個項目。這個項目通過產能改造,運用萍鄉豐富的煤矸石發電,再用煤矸石發的電支撐鋁業的需要,形成煤、電、鋁產業一體化。該項目的實施,開創了萍鄉百年煤城走科學發展、循環經濟發展之路的先河,為國家環境建設,為萍鄉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2.2萍鄉市依托循環經濟實現煤炭資源綜合利用

2.2.1加強礦井資源管理工作

各煤礦嚴格貫徹執行《礦產資源法》、《煤炭法》和《礦產資源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高度重視煤炭資源開發管理和保護工作,最大限度地開采現有資源,減少煤炭損失,提高礦井采區回采率。

2.2.2推廣使用先進的裝備和技術

萍鄉市大部分煤礦服務年限長,設備老化比較嚴重,因此,應加大投入,進行技術改造,淘汰落后設備、工藝和技術,提高煤炭資源的回收率。積極找煤、探煤,穩定煤炭產量,延長礦井服務年限。

2.2.3加大煤炭洗選力度

煤炭洗選加工是潔凈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大煤炭洗選力度,推廣應用潔凈煤技術,進一步提高原煤入洗率,減少產品中的灰分、硫分,為社會提供精品煤炭和潔凈能源。

2.2.4對煤矸石進行再利用

全市有3個煤矸石發電廠,電廠全部燃用礦區產生的低熱值煤、煤泥和矸石,但現有的矸石電廠發電單機僅為0.6萬kW,應該進行循環硫化床改造,或建設5萬kW以上發電機組,這樣可提高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率,而且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由于矸石堆放等原因造成的環境污染。還可以利用矸石電廠產生的熱能,建設熱電聯產工程,既節約能源,又大大改善了環境。

2.2.5建設與煤矸石發電相配套產業

建設粉煤灰、煤矸石墻體材料廠,消化矸石電廠產生的工業廢渣和粉煤灰。隨著各地對實心黏土磚限制生產使用,鼓勵發展新型墻體材料有關政策的實施,粉煤灰、煤矸石渣墻體材料項目不僅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也將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如粉煤灰硅砌塊生產、高摻量粉煤灰燒結磚生產、粉煤灰輕質墻板生產、粉煤灰陶粒生產等等。

2.2.6全面開展礦井水處理于復用工程

建設礦井水處理廠。處理后的礦井水復用于井下,如消防、噴霧滅塵等。必要時對礦井水進行深度處理,在保證工業用水的基礎上,能夠提供生活用水。

3結束語

為了充分發展循環經濟,萍鄉市尤其是中、小煤礦應全面規劃落實資源環境觀,從萍鄉市實際出發,把煤礦廢氣、廢水、廢渣以及塌陷地等作為環境資源,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延伸產業子鏈,調整產業結構,真正實現閉合型的全面循環經濟模式。

參考文獻

1周宏春、劉燕華.循環經濟學[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5

2陽學文、周敏.穩步推進煤炭行業促進萍鄉經濟可持續發展.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6)

3陳艷艷.國外循環經濟的最新發展趨勢.上海企業,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