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視角下茶產業發展探索
時間:2022-10-16 03:07:18
導語:循環經濟視角下茶產業發展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運用循環經濟模式發展茶業是大勢所趨
2015年以來“霾”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并成為了人們重點討論的話題之一,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依靠空氣生長的農作物的產品安全令人擔憂,茶葉也不能幸免。如何促進茶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循環經濟作為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先進模式不失為解決的重要途徑。循環經濟發展機制和對策研究是2008年國際社會科學基金的議題,并有學者完成了“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機制與對策研究———基于農產品供應鏈集成機制的視角”的課題,系統闡述了未來農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機制與對策。2009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給出了循環經濟的權威概念:循環經濟是指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進行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活動的總稱。這個概念遵循的是3R原則,適用于各個行業。對于農業循環經濟的解釋,季昆森的的內涵解釋得到了廣泛認同,即:循環經濟在農業上的運用有更廣闊的領域,其實質就是循環經濟的“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再思考”四個原則在發展生態農業上的運用,稱之為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如何從這四個原則出發來發展茶葉產業成為各個省份研究的重要課題。
二、貴州茶產業實施循環經濟發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茶業發展取得了新的突破。通過近幾年的發展,2014年底,貴州省茶園面積已達662萬畝,成為全國名副其實的茶葉種植第一大省。根據《貴州省茶產業三年提升行動計劃》安排,到2016年,全省將建成茶園面積700萬畝以上,其中投產茶園500萬畝,茶葉年產量27萬噸,茶產業綜合產值超過500億元,農民人均茶葉收入達到1000元。蘭馨茶業、栗香茶業、國品黔茶等三家企業入選中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湄潭翠芽、鳳岡鋅硒茶、梵凈山茶等區域公共品牌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國品黔茶、蘭馨茶業、栗香茶業負責人成功入選了2012、2013、2014年度中國茶行業年度經濟人物。
(二)政府政策大力支持。貴州省是一個“欠發達、欠開發”的省份,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了打造“五張名片”,其中一張就是黔茶名片。貴州省加大對茶葉生產的投入,包括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2014年,省農委印發了《關于印發<貴州省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方案>、<貴州省茶園用農藥規范化專營店(專柜)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確列出了我省茶園禁用的114種農藥名單。從2016年起,貴州省農委還將從省財政安排的病蟲害防治經費中,每年劃撥500萬元支持茶葉主產縣推進綠色防控工作。
(三)貴州市場經濟發展蓬勃興起。首先是茶業行業市場逐漸成熟,突出表現在貴州省綠茶品牌發展促進會的成立。2010年8月,在全省17家大型茶業企業自發倡議下,貴州省綠茶品牌發展促進會正式成立,該促進會定位為“立足品牌、面向市場、服務企業、惠及茶農”的專業性協會組織。自從該協會成立以來為貴州省茶葉產業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使茶葉行業向著更規范、健康的方向發展。其次是貴州高鐵經濟時代的來臨,使貴州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隨著貴陽高鐵的開通,貴陽成為西南地區重要的樞紐站,到北京、上海、廣州的高鐵已經開通,貴陽與沿海城市的時間行程大大縮短。這對貴州茶葉走出貴州,邁向全國、走向世界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再次是大數據產業在貴陽落戶,主席在今年6月份來貴陽考察時說“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貴州發展步入云時代。貴州茶葉產業要搭乘云時代的快車,充分利用大數據平臺,展示和推廣貴州茶葉,打造黔茶品牌。
三、貴州茶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對策
(一)促進茶業發展方式從數量增長轉變為質量增長。目前,貴州茶葉種植面積已經達到662萬畝,成為了全國種植面積最多的省份,而且仍然在新建茶園。建議貴州在茶葉產業發展上能更多的注重質量品質提升,在量的基礎上認真貫徹落實農業部2007年提出的“穩定面積,提高產量,提高質量,提高效益”的產業政策,茶葉產業效益增長從依靠產量增加轉變為主要依靠質量提高,提高茶園單產面積,大力發展名優茶,提高品牌知名度。
(二)繼續加大茶葉生產清潔化、標準化、規模化。茶葉清潔化生產包括茶園管理、茶葉加工、儲運等環節,清潔化生產是茶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核心。在清潔化發展的基礎上推進茶葉生產標準化建設,推廣茶葉加工的機械化,實現茶葉加工過程不落地連續化生產。最后要實現規模化,到2016年底,著力培育10家黔茶產銷聯盟(企業集團)、重點扶持3000家初制加工企業、60家精制加工企業、50家精深加工企業,實現加工年產值250億元以上。
(三)提高茶業加工精深化,延伸茶葉產業鏈。茶葉精深加工就是用化學工程的原理和技術,從醫學、食品科學和輕工業的視野出發,從茶樹鮮葉、成茶和茶葉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中提取、分離其中的茶葉次生代謝物和有效活性成分,比如兒茶素、茶氨酸、茶黃素、茶多素、茶皂粉、咖啡因等,應用于其他行業,由此獲得高附加值的深度加工終端產品。它是茶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也是循環經濟發展的高端,未來發展前景廣闊。貴州茶葉可以充分抓住機會,加大研究開發,延伸茶葉產業鏈。
(四)建立茶業和其他產業間的循環鏈。茶葉產業與種植業、農產品加工業、生態旅游業、工業等領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相互之間可以構成一個大循環。這個循環鏈是一個閉合的循環鏈,茶葉生產中沒有廢棄物,都是資源,對環境的破壞最低,重復利用資源。尤其是貴州的旅游業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呈現蓬勃發展的井噴趨勢,貴州茶葉生態旅游要介入旅游業,共同構建一個閉合的循環鏈。
(五)構建貴州社會循環大概念。推進循環經濟分為三個層面,一個是企業層面上的小循環模式,一個是區域層面上或行業層面上的中循環模式,還有一個是社會層面上的大循環模式。貴州省政府應該加大對貴州社會層面上的循環意識的培養。貴州目前是一個非常適宜人居的省份,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污染少,但是如果不注重環境的保護、不倡導循環經濟的發展,貴州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將逐漸消退。貴州茶葉產業循環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貴州社會的大循環,要不斷提高人們的循環意識,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提高綠色環保意識,從而促進貴州茶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李雷 熊名寧 單位:貴州商學院財政金融系
- 上一篇:農村經濟管理的現狀與對策
- 下一篇:世界糧食日節糧宣傳工作總結8篇